美国最不想看到的一条消息,终于来了!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突然开始下降,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下降了1.9%,而且从趋势上看,中国未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量都会逐年下降。
这应该是美国方面最不想看到的一幕,中国在整个2024年的时间里,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为963.9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7%。美国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能源贸易商,但现在却掉出了十强,掉到了十一名。
在2024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同比下降了1.9%,总额为55344万吨,这相当于平均每天进口1104万桶石油,同比平均每天下降20万桶。这是20年来中国首次在正常年份进口石油总量的下降。
石油进口量的下降,让我国的对外石油依存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至72.2%,有分析认为中国的石油进口很快就能达到顶峰,然后逐年下降,对外石油依存度将降至70%以下,甚至60%。
进口石油下降有多个原因,例如中国GDP增长的放缓,中国经济效率的逐年提高,单位GDP所消耗的石油能源的下降,中国新能源应用的增加,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煤炭发电的效率也得到提高,能源结构占比不断优化。这些因素都促使石油需求转头向下,再加上我国坚持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多样化,因此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效率都有了较大改善。
中国减少进口石油,让卖油国的开始发愁。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会稳居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中国进口石油除了用于燃料,还用于石化产业。
你知道吗?全世界90%的国家,连化肥袋子都造不出来。要想生产化肥袋子,首先要能炼油,得能先生产化纤材料。石油炼化,然后搞出乙烯,再混合颗粒造纤维,最后纤维编织袋子。没有大规模的化纤工业,就是造个简单的化肥袋子也要进口纤维原料。
石油是一种工业原料。石油化工产业链很长,才能将原油的附加值最大化。中国是少数几个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工业国。单纯的炼油,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业。但是要把炼油做成规模和效益最大化,就成了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活,这是大国和工业化国家的专利。
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全套的石油炼化技术,这其中只有更少的国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建设规模和效益都满足要求的全套石油化工体系,其中就包括中国。
而且,目前全球石油产能明显过剩,进口石油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石油马上要枯竭”是20世纪最大的谣言之一。与大众认知正好相反,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实并没有逐渐枯竭,而是越来越过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增加将变得越来越容易。
20世纪最大的谣言之一就是:石油马上要枯竭!我就是听着这个谣言长大的,如今都快退休了,石油价格并没有涨到天上去,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反而连续创造新高。
石油枯竭说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有人根据当时的探明储量除以当时的世界石油年消耗量得出的。但他们忽视了探明量不断增加,开采技术不断进步,石油利用效能不断提高的因素。此外,能源结构的变化也导致石油消耗量的下降。
在所有的经济顺畅、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强大的国家里,单纯的开采和销售石油的产业,产值占比都非常的低。例如美国的石油和页岩油产业的产值仅占美国经济总量的2%,只有大约5000亿美元。
而中国在2020年的国内油气开采和进口石油天然气的营业总额大约为4000亿美元(国内油气开采营收1600亿美元,进口油气2400亿美元),大约只占中国GDP总额的3%。由此可见,单纯的石油天然气产业都不是中美两国举足轻重的产业。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花的钱,甚至还没有进口芯片的货值高。
所以,制造什么和怎么制造,才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地球上的真正地位。依靠挖石油和天然气,只能一时爽,是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国的,最后只能坐等制造业强国的工业品收割。
世界经济可以直接影响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但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绝对不会主导世界经济的走势。 这就是中国不太在乎世界油价涨幅的真正原因。我们欢迎低廉的油价,但也不惧怕油价飞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