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Z世代”动妹儿的多彩人生:擅长国画当过兵 在旅客的肯定中找到职业价值感

0
分享至

工作中的付艺卓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在四川,人们会把高铁乘务员亲切地称为“动妹儿”。列车上,身着统一制服的动妹儿用微笑和专业服务,为旅客带来舒适的出行体验。

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成都客运段,有这样一群“95后”“00后”动妹儿,她们多才多艺,且敢于展示自我。脱下制服换上便装后,有人善于跳街舞,有人会川剧变脸,有人则擅长用镜头记录生活。

3月7日,在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被一名“95后”动妹儿的故事击中:她从小学习书法、国画,当过两年通信兵,兜兜转转进入铁路系统成为一名乘务员……于她而言,过去的每段经历都是成长的养分,成就了她如今多姿多彩的生活。

工作中的付艺卓

动妹儿靓丽妆容背后

是每趟值乘行走两三万步的艰辛

付艺卓1998年出生,她不到27年的人生轨迹,划过了大半个中国:成长于山西晋城,18岁进入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就读国画专业,毕业后前往辽宁入伍,退伍后回到母亲的故乡四川求职。

2023年12月,两年通信兵退伍后,付艺卓通过社会招聘进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成都客运段。作为乘客的时候,付艺卓觉得高铁乘务员很轻松——她们穿着靓丽的制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好像不用干啥活。然而,真正从事这份工作后,她才了解其中艰辛。

付艺卓大学就读于国画专业

付艺卓值乘的是泸州至北京西G308次长编组列车(16节车厢连通),全程11小时12分。每次值乘,她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准备,晚上11点结束,一趟下来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这趟车上,每个乘务员负责4节车厢,那就意味着服务大约300名旅客。整理行李、补票、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即便在狭小的车厢里,一趟下来行走步数也有两三万,“第一次退乘回到家,我妆都没卸就睡着了。”

付艺卓在列车上向乘客展示书法作品

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在旅客的肯定中找到价值感

比起“每天两三万步”的身体劳累,更难熬的是精神压力。

“像春运客流量大的时候,车上的突然情况特别多,一趟下来要处理十多件。”付艺卓解释,比如旅客丢失物品、需要接站、突发疾病、醉酒,甚至发生争吵,都是她们可能面对的突发状况。每当这时,她的大脑就要飞速运转,按照规程想出解决方案,再通过有效沟通让旅客满意。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心里很慌,手足无措,只能求助车长。”她说。过去的成长经历中,她不需要与他人进行如此大量的交流、沟通,最初很不适应。直到后来,当她一次次通过真诚服务、有效沟通,帮助旅客解决问题,收获由衷感谢和认可时,她才找到职业获得感和价值感。

付艺卓将书法作品送给旅客

军旅磨练造就踏实作风

书法国画可以调节心性

付艺卓从小学开始练书法,高一开始学国画,大学期间继续在国画宋人小品和没骨画领域深造,可以说她的求学生涯是围绕艺术展开的。

“我的背景和铁路没啥关系,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会从事这份工作,刚开始也有点抵触。”她说。不过,慢慢地,她发现,每段经历都不是白走的,都会成为成长的养分。

先说部队经历,练就了她踏实沉稳的性格。付艺卓说:“铁路系统也是半军事化管理,部队这段经历让我不那么容易浮躁,可以踏实地做很多事情。”

付艺卓写书法

再说专业技能,成都客运段给了她许多施展的舞台。小年夜、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时,巴南高铁开通时,她都在列车上展示了书法、国画,赠送给旅客,为大家的旅途增添一抹色彩;平日休息时,她依然坚持画画、写书法,让自己彻底放松、放空,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心态,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付艺卓的书法、水墨画作品

新闻链接>> 什么是“Z世代”?

“Z世代”通常指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之间的人群,也被称为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等。他们紧接在千禧一代(Y世代)之后,是目前全球消费市场和社会文化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群体。

“Z世代”逐渐进入职场,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和价值观也在改变着传统的职场文化,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追求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富有创意的工作环境。

本文图片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成都客运段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入一线、抽查暗访!6省份已迎来执法检查组

深入一线、抽查暗访!6省份已迎来执法检查组

政知新媒体
2025-09-19 22:15:50
学医后你见过最恐怖的事是啥?网友:此生再也没有半点欢愉了

学医后你见过最恐怖的事是啥?网友:此生再也没有半点欢愉了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8 16:27:41
马杜埃凯展现双边能力,一项数据领跑阿森纳,可当英格兰秘密武器

马杜埃凯展现双边能力,一项数据领跑阿森纳,可当英格兰秘密武器

臻体育
2025-09-20 00:00:43
为什么女人偷情发生关系的地点,反而会选择在人多的地方?

为什么女人偷情发生关系的地点,反而会选择在人多的地方?

思絮
2025-08-25 08:45:12
专家解读“小学春秋假”:每年或新增消费5000亿—8000亿元

专家解读“小学春秋假”:每年或新增消费5000亿—80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13:53:23
iPhone 17全网最强评测:性能与散热均惊艳,这点不如Pro

iPhone 17全网最强评测:性能与散热均惊艳,这点不如Pro

雷科技
2025-09-19 22:50:09
落选大名单,全红婵本人发声,官宣决定,中国跳水队批准

落选大名单,全红婵本人发声,官宣决定,中国跳水队批准

懂球社
2025-07-09 00:09:09
马斯克畅想:如果我们走出地球,可能会发现大批灭绝的文明!网友:先把地球上的烂摊子收拾好

马斯克畅想:如果我们走出地球,可能会发现大批灭绝的文明!网友:先把地球上的烂摊子收拾好

大白聊IT
2025-09-18 16:50:15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如果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如果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5 09:41:04
中吉乌铁路,给了中欧班列更多可能?早开通20年也就没波兰啥事了

中吉乌铁路,给了中欧班列更多可能?早开通20年也就没波兰啥事了

历史摆渡
2025-09-19 22:30:02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二大爷观世界
2025-09-19 12:38:54
实探:香港65公斤黄金劫案打金工场日常紧闭大门 警方:16人控制现场、1人转运黄金,可能涉及商业纠纷

实探:香港65公斤黄金劫案打金工场日常紧闭大门 警方:16人控制现场、1人转运黄金,可能涉及商业纠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21:27:04
2场丢9球!三镇2-5河南队近11轮仅1胜 阿奇姆彭2射1传卢永涛双响

2场丢9球!三镇2-5河南队近11轮仅1胜 阿奇姆彭2射1传卢永涛双响

直播吧
2025-09-19 22:03:26
原来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几十片止痛药当饭吃,去世半年公众才知道

原来他早已逝世,一天吃几十片止痛药当饭吃,去世半年公众才知道

晓焎科普
2025-09-18 23:14:33
随着国足选帅进入到最后一天,4位候选者当选概率如下!

随着国足选帅进入到最后一天,4位候选者当选概率如下!

田先生篮球
2025-09-19 21:42:19
上海人的十大怪规矩!外地人看了“直呼离谱”!

上海人的十大怪规矩!外地人看了“直呼离谱”!

今日搞笑分享
2025-09-19 02:27:45
一声巨响,胡塞用导弹证实,卡塔尔被炸是沙特不开火,美军不拦截

一声巨响,胡塞用导弹证实,卡塔尔被炸是沙特不开火,美军不拦截

优趣纪史记
2025-09-15 20:40:13
仅播4集,收视直逼第一,央视这回又抓到王炸了!

仅播4集,收视直逼第一,央视这回又抓到王炸了!

蓝莓影视推荐
2025-09-18 13:50:36
葡媒:穆里尼奥保留了前任拉热教练组里的两名成员

葡媒:穆里尼奥保留了前任拉热教练组里的两名成员

懂球帝
2025-09-19 10:58:11
明星卸妆后,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曾黎和闫妮就像村里老阿姨似的

明星卸妆后,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曾黎和闫妮就像村里老阿姨似的

黄小仙的搞笑视频
2025-09-19 18:24:07
2025-09-20 02:03:00
封面新闻 incentive-icons
封面新闻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04)。
323057文章数 8864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家居
教育
房产

手机要闻

小米 17 Pro 系列手机用上 L 型电池,背屏斥资 10 个亿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教育要闻

外国新闻史重点背诵清单。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