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借助“秘境之眼” 共赴一场绿野寻踪之旅

0
分享至

来源:西安日报

红外相机拍到的在森林中觅食的豹。 (受访单位供图)

关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生态廊道上,大熊猫活动的身影被清晰记录;密林之中,三只金钱豹同框的画面被接连拍下……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背后,红外相机功不可没,它宛如一位默默坚守的“自然记录者”,隐匿于森林之中,成为探寻野生动物神秘踪迹的“秘境之眼”。

在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板房子保护站,跟随巡护员一起借助红外相机的“慧眼”,共赴一场绿野寻踪之旅。

红外相机拍到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受访单位供图)

循着野生动物活动轨迹

在森林中布设“秘密武器”

2月27日下午,在板房子保护站的值班室里,站长李强正在部署一次野外巡护任务,只见参与此次巡护的巡护员们拿出背包,装上大小、外形与手机相似的数据采集手持机以及红外相机、电池、存储卡等,穿上登山服、登山鞋准备出发,老巡护员刘一通还特意带上了一把山民特有的大弯刀。“别小看它,这可是野外巡护的‘法宝’,既能‘披荆斩棘’,又能防毒蛇侵袭。”他笑着对记者说。

此次巡护任务,是前往位于板房子镇秦岭梁上的108国道废弃公路段检查红外相机工作状态,并在动物活动频繁的地方增设红外相机。记者跟随巡护员一起,驱车20分钟到达任务路段,但由于道路狭窄、加上积雪未消,大家只能沿着小路、踩着20厘米厚的积雪向核心保护区前行。

红外相机拍到的黑熊。 (受访单位供图)

一路上,巡护员们时刻关注沿途是否有野生动物留下的痕迹。“野生动物在林间行走,常常会留下痕迹,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地上。除此之外,动物粪便也是动物活动的证据。”李强告诉记者。

几分钟后,道边树下的一串羊蹄状的脚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仔细再看,这串脚印左右两半明显分开,掌跟处略微靠近,经在场的巡护员辨认,很有可能是小麂留下的。再往山上走,在一坡道处,巡护员又有了新发现,平地上有两处黑色颗粒状的粪便,往坡下看,没有被落叶覆盖处有一条“Z”字形的小路,上面分布着多种动物足印,路边的树木还有被动物蹭过的迹象。“从粪便上看,这正是毛冠鹿出没的证明,而坡下的则是一条标准的兽道,种种痕迹都说明这里是被多种动物认定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布设红外相机大概率会有收获。”巡护员陈琛说,通常红外相机的最优布设点,会避开人为活动干扰频繁区域和相对容易通行的路线,向密林灌丛、偏远难行地区、高海拔地区延伸,比如山脊、山梁的垭豁,食物、水源比较充沛的地方。

红外相机拍到的森林中的秦岭羚牛。 (受访单位供图)

红外相机藏于隐秘角落

开启野生动物寻踪之旅

说着,陈琛从背包中取出一台灰绿色的方盒子,准备在刚刚选定的位置布设拍摄点。

按照以往的经验,陈琛和另一名巡护员孙亚东选择了坡道顶端的一棵胸径为30厘米左右的大树,初步确定树干距离地面1米处为红外相机的固定位置。“接下来,我们还得进行微调。”孙亚东边说边操作设置摄像参数、将相机朝向、左右角度、俯仰角度、离地高度、拍摄夹角以及灌草生长影响等要素一一进行考量。最后,还要在镜头前,不断蹲起、站立,或前进、或后退,模仿着不同动物出没时的情景有意无意间“闯”进镜头中,确定红外相机能达到最佳拍摄效果后,装上电池、存储卡,用扎带对红外相机进行最终的固定。

巡护员根据拍摄到的照片分析野生动物活动轨迹并制定后续监测方案。 (记者 王健 摄)

陈琛告诉记者,红外相机采用红外线智能识别,能够全天候自动拍摄图片或录像,相机在未探测到人体(动物)时处于待机状态,待机时长一般为6个月左右,一旦有人或动物侵入其探测范围时,拍摄功能立即启动,自带红外线照明,在昏暗的光线下也能拍摄出清晰的图片。虽然红外相机机身防水、防尘、防锈、体型小,但是对于野生动物而言,毕竟它还属于“外来物种”,为避免野生动物受到惊吓,安装时在考虑其隐蔽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镜头不能被遮挡;日常巡护时需特别留意红外相机周围的草木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干扰因素,以确保达到最佳监测效果

巡护员观察雪地上的兽迹。 (记者 王健 摄)

野生动物镜头前频“打卡”

新科技让人类更了解自然

如今,红外相机成为自然保护区监测野生动物的标配。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启动了重点区域布设红外相机的工作,通常按照每4平方公里1台的标准进行布设。但像108国道大熊猫生态廊道这样的重点监测区域,在加大布设密度的同时,还会根据野生动物出现频率进行实时调整。截至目前,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区内已累计布设红外相机279台,多次拍到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这些“老朋友”活动的画面。

“我们保护站共布设有49台红外相机,每年的5月和10月,我们会集中进行更换红外相机电池和收集存储卡工作。回来后仔细研究分析拍摄的每张照片、录制的每段视频。这也是大家最期待的时刻,就好像开盲盒一样,不知道哪一台红外相机里就会有惊喜。”陈琛说,去年1月至10月,板房子保护站共回收拍摄影像超4万条,拍摄到野生动物的有效影像1.6万余条;共拍到野生动物29种3235次,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豹、秦岭羚牛、中华斑羚、豹猫、果子狸、小麂、黑熊、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在看到3只豹同框、大熊猫实体穿越生态廊道,首次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雕的影像时,板房子保护站内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巡护员从山坡滑下追寻兽迹。 (记者 王健 摄)

记者发现,通过拍摄动物数量和种类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野生动物在逐年增加。根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保护区内有野生大熊猫50只左右,金丝猴24群、1900多只,豹10只左右,秦岭羚牛近600头……一向神秘的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由“隐士”变为了“常客”,足以说明保护区内的有效管护为野生动物撑起了“保护伞”。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朱代博表示,在过去,研究人员若想要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自深入到野外环境中进行蹲点守候。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极易对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状态造成干扰。而如今,红外相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24 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其敏锐的红外感应技术有效解决了对在夜间、密林、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区域活动的野生动物进行观测的难题。除此之外,无人机、天地空一体化监控网络等数字化、智慧化技术、设备的应用与推广,逐渐成为生态保护的“秘密武器”。不断拉近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的距离,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也为公众认知大自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记者 龚伟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降温后发现,奶奶棉服不兴了!满大街的“费尔岛”外套,个性时髦

降温后发现,奶奶棉服不兴了!满大街的“费尔岛”外套,个性时髦

小陈聊搭配
2025-11-20 20:13:37
许绍雄出殡众星相送,78岁林子祥双眼含泪,佘诗曼哭着脸奔赴灵堂

许绍雄出殡众星相送,78岁林子祥双眼含泪,佘诗曼哭着脸奔赴灵堂

开开森森
2025-11-18 11:22:50
矮小亚裔被8名白人围殴,当场击杀6人,身份曝光才知其厉害

矮小亚裔被8名白人围殴,当场击杀6人,身份曝光才知其厉害

纪实录
2024-01-12 21:04:08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7:15:05
定位9系:鸿蒙智行首款旗舰MPV基本确认归属智界品牌

定位9系:鸿蒙智行首款旗舰MPV基本确认归属智界品牌

IT之家
2025-11-20 21:53:07
“丑娘”张少华,人丑心更丑,年轻时做恶事,晚年眼中常布满泪水

“丑娘”张少华,人丑心更丑,年轻时做恶事,晚年眼中常布满泪水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7 22:18:08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为登陆而生!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为登陆而生!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20 19:31:13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中日打不起来——实力、舆论与“打嘴炮”的深层逻辑

郑说
2025-11-19 11:08:49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20 15:28:26
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中方警告已升至最高,大刀随时砍下

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中方警告已升至最高,大刀随时砍下

boss外传
2025-11-19 21:00:02
让《鬼灭之刃》下映,是对中国动画和未成年观众的有效保护

让《鬼灭之刃》下映,是对中国动画和未成年观众的有效保护

光影新天地
2025-11-19 17:25:35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京东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1年9516亿,22年10462亿,24年令人意外

徐徐道史
2025-11-05 15:10:34
一身赘肉的选美冠军遭群嘲!

一身赘肉的选美冠军遭群嘲!

新动察
2025-11-20 15:55:33
辽沈战役最大胆一战,毛主席彻夜未眠,最终回电:按你们的方案来

辽沈战役最大胆一战,毛主席彻夜未眠,最终回电:按你们的方案来

小港哎历史
2025-11-18 06:59:13
广东全运篮球夺4冠:王浩然34+7率U22男篮登顶 男女篮+U18也夺冠

广东全运篮球夺4冠:王浩然34+7率U22男篮登顶 男女篮+U18也夺冠

醉卧浮生
2025-11-20 22:24:11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场均22+7+4!队史最强新秀!联盟最烂球队终于迎来救世主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11-20 16:53:17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体坛周报
2025-11-20 00:26:12
骨干团集体逃离,惨遭背刺的马斯克,还敢用中国人对付中国人吗?

骨干团集体逃离,惨遭背刺的马斯克,还敢用中国人对付中国人吗?

沙雕小琳琳
2025-11-20 04:40:28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2025-11-21 01:40:49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全媒体数字一体化协作平台
177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头条要闻

日本政府被判赔偿39亿日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教育
健康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旅游要闻

旅超大赛!金山主打“免费潮”,周末快来薅羊毛

教育要闻

2020年吉林省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时间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