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2 月 14 日爆料,中国正筹备一个超厉害的项目 —— 深海空间站。
消息一传出,瞬间引爆全网,还有网友打趣说:“干脆叫‘东海龙宫’得了!”
按照规划,这座深海空间站将部署在 2000 米深的海底,预计 2030 年正式服役。
2000 米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是 200 多栋普通居民楼摞起来的高度,水压大得超乎想象,能把一辆小汽车瞬间压扁。
可咱中国科学家偏要挑战这个极限,在这黑暗、高压的深海建一座 “科研城堡”,让 6 名科学家长期驻扎搞研究。
为了让科学家们在里面舒舒服服搞科研,空间站配备了超先进的生命支持系统。
就好比一个超级 “生命保障仓”,能循环处理氧气、水,还能妥善管理各种废物,把深海里的艰苦环境,变成一个宜居的科研小天地。
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 70% 以上,深海更是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宝藏。
在南海,就藏着约 700 亿吨的甲烷水合物,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可燃冰”,这相当于中国现有油气储量的一半 ,是未来清洁能源的 “潜力股”。
有了深海空间站,科学家就能长期、实时监测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变化,为后续开发提供关键数据。
除了资源,深海里还有各种神奇的生物。
它们在高压、无光、低温的环境里进化出独特的生存技能 ,身上的活性物质说不定能为医药、材料等领域带来新突破。
比如有的深海生物能分泌超强的抗菌物质,要是能研究明白,说不定能研发出超级抗生素呢!
建造深海空间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首先,得找到能扛住 2000 米水压的材料,这就像给空间站穿上一层坚不可摧的 “铠甲”。
其次,深海通信也是个大难题,电磁波在水里衰减严重,怎么让信号稳定传输,科学家们绞尽了脑汁。
还有能源供应,在深海里可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随便拉根电线,得研发出高效、稳定的深海能源系统。
好在中国科研团队一路 “披荆斩棘”,从 “蛟龙号” 到 “奋斗者号”,一次次的深海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也攻克了不少关键技术 ,为深海空间站的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实,美国的Proteus海洋集团之前也宣布过类似计划,但具体进度一直没个准信。
全球深海探测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过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向来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之前通过 “蛟龙号” 国际合作航次,就和不少国家一起探索深海奥秘。
未来,深海空间站也有望成为国际联合科考的大平台,大家一起分享技术、数据,共同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
曾经的豪言壮志,如今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中国深海空间站的亮相,是迈向深海的一大步。等 2030 年 “东海龙宫” 正式建成,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