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GVHD) 作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呈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预后。值得注意的是,cGVHD的疾病进程具有显著的动态演变特征,然而临床实践中由于缺乏可靠的实时监测手段,导致治疗资源投入与疗效产出的严重失衡。
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难题,发现能够及时准确反映cGVHD进程的特异性标志物显得尤为关键。已有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与GVHD进展密切相关。然而,传统基于已知B细胞亚群的回顾性功能分析方法存在局限,一方面难以全面揭示B细胞亚群在GVHD病程中的动态调控网络,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cGVHD临床实时监测的需求。因此,深入探索B细胞亚群的动态特征及其调控机制,将为开发新型cGVHD实时监测策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项鹏教授团队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团队,在Lancet的子刊,eBiomedicine发表了题为Dynamic forecasting module for chronic graft - versus - host disease progression based on a disease - associated subpopulation of B cell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的科学论文。
本研究创新性地运用高通量光谱流式细胞术 (spectral flow cytometry)对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成功鉴定出一个cGVHD特异性的B细胞亚群(表面标志物为CD45+CD19+CD27+CD86+CD20-) 。研究发现该亚群在生理状态与cGVHD病理状态下的分布呈现显著差异,基于这一特征性改变,研究团队开发了cGVHD病情进展量化评分系统(cGVHD Progress Score, cGPS) ,通过动态监测该特异性B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实现了对cGVHD病情的精准评估。
研究团队随后纳入91例受试者 (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发生GVHD患者及66例cGVHD患者) ,通过多中心回顾性与前瞻性的整合研究,系统验证了cGPS在cGVHD病情监测中的准确性。在回顾性研究中,cGPS在区分未发生GVHD患者发病风险与预测cGVHD患者病情进展方面表现出色,其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达到0.98和0.88 (AUC范围为0-1,其中1代表完全准确) 。在前瞻性研究中,cGPS在平均3个月的观察期内实现了对所有入组病例病情演变轨迹的精准预测。
这些结果表明,cGPS作为新型cGVHD动态监测工具,不仅在病程监测准确性方面表现优异,同时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稳定性与可重复性。该系统的成功研发为cGVHD的早期预警、精准监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在改善患者预后、优化治疗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前景。
中山大学项鹏教授、陈小湧副教授、黄玮俊副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刘启发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远尘、中山大学陈洁盈和南方医科大学范志平为并列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96425000313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会议资讯
BioART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