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仅震惊了科技圈,更让教育圈瑟瑟发抖。
作为一款先进的人工智能,其短时间内存储和调用海量知识、快速准确地回答各种复杂问题,协助完成文案撰写、代码编写等多项复杂任务的能力让人惊叹。显而易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替代。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的公司新上了一批AI员工,从此数据分析,汇总报表全部都有AI员工完成,想要任何的分析数据,都可以实现秒给,且数据精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批员工成本低,还可以24小时不停歇。
近年来,AI的快速发展让人措手不及,人们甚至开玩笑说“短短几年,电影《流浪地球》已经从科幻片变成了纪录片。”
这一切一切都让走在 “鸡娃” 路上的家长开始担忧:"辛辛苦苦'鸡娃',AI几分钟就能完成,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AI 迅速崛起,到底要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不被淘汰呢?
挖掘孩子的兴趣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OpenAI前主管Jack Clark说:“DeepSeek雇佣了一批高深莫测的奇才。”而梁文锋却回应:“哪有什么奇才,我们招人就看两条:热爱和好奇心。”
票房百亿的动画电影《哪吒2》的导演饺子,大学是学医药的,后来因为兴趣转行做了3d动画,最终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智力活动的巨大动力,是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心理因素。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孩子学习,强烈而稳定的兴趣是从事活动、发展才能的重要保证。
只有喜欢,感兴趣,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他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这会给他带来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帮助孩子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往往会伴随他们一生。
当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时,他们会更愿意尝试新方法,提出独特的想法,并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认为: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只有先拥有兴趣才会带来入迷。
激发创造力才有机会创造独特价值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和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也正是人类的创造力无限推动了AI的发展。
然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专访中提到,创造力是中国学生的短板 。很多家长总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对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一旦面临选择,却又习惯包办!
“鸡娃”让孩子成为了复制粘贴下的流水线产物,循规蹈矩,听话懂事,毫无主见和创造力。
《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黄灯老师就指出,越来越多大学生“像打湿了的火柴”,毫无活力。博士生导师刘永谋在众多高校讲课中的最大感受就是“这几届的本科生,突然变得很呆,可以说是呆若木鸡。”
在 AI 可以高效完成重复性任务的时代,创造力永远都是人类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鼓励鼓励他们提问和探索未知,引导孩子思考,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否定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长大。
强大的学习能力,拥抱变化
有人说“未来AI不会淘汰人,只淘汰不会用AI的人”。
就像智能手机时代,不会使用聊天软件,移动支付就会寸步难行一样。AI时代,如果你还墨守成规,死守着老一套的学习工作方式,同样会被淘汰。
当你还不知道Deepseek是什么的时候,早已有人通过Deepseek实现了知识迭代,甚至赚到了钱,且收入颇丰。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职业的转型,还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都需要孩子具备快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主动学习的能力。
要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学会接受新事物,要让孩子掌握自学的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热爱阅读,勤于观察,主动思考等等;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拥有自学的能力和方法,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和进程等。
一个愿意持续学习,拥有学习能力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抛下。
DeepSeek 的爆火只是 AI 发展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知识量的比拼,而是能力的较量。作为父母,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 AI 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脱颖而出,迎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