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武冈市文化馆美术专干史志军的绘画作品连续三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获得一系列国际展览的优秀作品荣誉证书。他的绘画作品为什么能够走出国门获得国际展览评委们的认可呢?本文认为真与美的追求就是他的绘画作品走向世界的通道。
在史志军八九岁的时候曾经学习过临摹和默画中国传统的花鸟和山水国画,陶醉在超现实的诗情画意的美丽意境当中,曾经想象自己置身于远离现实的浪漫的山水画境的美感之中。八十年代初武冈文化馆举办了武冈有史以来第一期美术培训班,史志军在这里接受了较正规的从画石膏几何体开始的写生绘画培训。史志军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地兴奋,可以以自然为师,能够更真实地表达自然的本来面目。求真自然就成为了他素描写生的唯一目的。虽然在写生对象的衬景选择,光源方向和写生角度上有一个预先的审美要求。但是这种审美要求在他过去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就已初具雏形,再加上老师的现场摆放,基本已经心领神会。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学会如何在纸面上真实地再现写生对象,同时也从写生的角度也反过来领略到现实生活的真实美。
如何在二维的平面上真实地再现三维对象,无非就是在二维平面上准确地把写生对象的形体比例、空间结构和透视变形准确地落幅到自己的画面上,再准确地把写生对象受光情况的三面五调及空气透明度对视点的影响的明暗变化表达出来。基本上就可以真实准确地把写生对象再现出来。能够真实地把写生对象再现出来既是写生绘画的能力,也是写生绘画的目的。检验真实性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符合与不符合的问题。
但是在照相机已经发明几百年的今天,仅仅能够用画笔再现写生对象的光学图像是不够的。照相机比人的再现能力更准确更迅速,同时,也不是所有照相机拍下的真实照片都是令人愉悦,让人喜欢的。学画画虽然要掌握再现写生对象的真实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发现写生对象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引起观众愉悦、让观众目不转睛、过目不忘和浮想联翩的能力。美术究竟是姓美,绘画是美术中最重要的表达形式,绘画的目的就是追求美,视觉形象美。但是绘画中的美是在绘画对象真实性的基础上的美,在写生对象真实性的基础上再来寻求最美的光源角度,最美的写生角度,最美的对象衬景,最美的色彩笔触,表现方法等等的美。
史志军的美术作品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在于他对真和美的孜孜不倦地不断追求。比如他第一幅走出国门被美国艺术工作室画廊Art Room Gallery举办的“黄色艺术展览”“Yellow”art exhibition.国际竞赛中获得优秀奖的水粉画《黄色的遗迹》:
这幅画是在武冈市双牌乡浪石村的现场写生作品,写生的第一目的就是表达对象的真实性。这个真实不是事无巨细地满版照抄,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典型化的真实,他并没有把黄土砖的砖缝画满,画满了反而不像这块黄土墙了。黄色土砖屋及其木屋架等实物是表达得较为真实了。但是天空的颜色他也并没有按照蓝天白云的概念把天空画成蓝色,如果在现场仰望天空,天空肯定是蓝色的。如果把天空画成蓝色这幅画就和普通照片差不多了。史志军根据自己掌握的色彩知识把占画面四分之三的黄色土砖屋上面的天空大胆地画成了黄色的补色——紫灰色。形成了视觉上的补色协调使画面更加美丽。
他的第二次走出国门,入选由艺术家空间画廊Artist Space Gallery举办的“绿色艺术展览”Green Art Exhibition 国际展览作品:
这两幅写生水粉画是2024年5月,史志军随武冈美术家协会写生队伍到武冈市龙溪镇塘田村写生画桐子花,响应武冈市委市政府,文旅广体局主办的“唱响家乡桐子花开”抖音短视频大赛,唱武冈,画武冈,推动武冈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所画的两幅桐子花写生作品。
虽然是去画桐子花,但是桐子花花型很小,可以用特写的形式把桐子花画大,但是不能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因为有这种桐子花的地方太多了。史志军就决定画两幅画,一幅桐子花特写《绿叶白花》和一幅体现地方特色的《绿树红庙》。确定了写生对象,接下来的就是取景构图,在阳光充足的自然光线的照射下选择对象最美的角度进行取景构图。阳光下的色彩绚丽多彩。5月份的季节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绿色自然就是主调。关键是要画出多种类型的漂亮的绿色,形成一种类似色的绿色织体,然后再在适当的地方给出绿色的对比色红色形成补色关系的视觉协调。当然红色不一定要是纯度很高的红色,偏红就可以了。
比如《绿叶白花》里的白桐子花,看起来是白色,实际上是偏红的白色,小花苞偏黄。这幅画就形成了以绿色为主调的红黄绿光学三原色互补协调的色彩织体。《绿树红庙》本身就有更强烈更大块的色彩对比,灰紫红色的庙墙和桐子花树变化多端的绿白色很自然地形成了红绿补色协调。不必去拘泥于绿树的形体细节,用大笔触把树丛的大模样点出来就行,这不仅体现了画作的潇洒舒心,也更进一步地把画作和照片区别开来。这两幅画最大的看点就在于漂亮的色彩,所以史志军选择这两幅画投稿绿色国际展览。
史志军第三次走出国门荣获灰立方画廊Grey Cube Gallery 在2025年元月举办的第五届肖像艺术国际展览获得优秀作品荣誉证书的两幅肖像画,就更加体现了他对艺术真和美的更严格和更高标准的要求了:
这幅素描自画像,是史志军早年掌握了素描写生技法后对镜子写生画自己的所画的几幅自画像之一。当然画这幅画的目的就是求真,真实地把他自己的正面头像画出来,形体轮廓必须准确不允许出现差错。不可否认,他肯定也想把他自己画得英俊潇洒。但是这种求美的要求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哪怕他把头像画得再美,如果不像他自己,这幅自画像也是失败的。要想美化他自己,只能找最佳角度的光线和最佳角度的视点,对着镜子看过去看过来,扬长避短地把他自己面部最精彩最满意的地方展示出来直到满意为止,再来重点刻画主要关键部位,大胆地虚掉次要部分突出主体。这幅肖像写生自画像做到了求真和求美的完美统一,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一幅素描头像写生作品。
这幅油画自画像也是求真和求美的统一,只是在形体求真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程度的色彩变化和彰显个性化的绘画风格。史志军创作这幅油画自画像的目的就是要创作一幅特立独行具有标志性作用的自画像,又要体现史志军自己的职业身份和审美取向。史志军的职业就是绘画,所以这幅肖像画必须尽可能地画得像一幅绘画作品而不能像相片,要尽可能多地留着笔触印痕和生硬的色彩,他一反莫奈和梵高用小笔触点小色彩的印象派做法,用大笔触画大色块,但又不像马蒂斯的野兽派那样画出整版的纯色,把他自己的脸面画得更粗狂个性更张扬。既表达了他的职业特点,又表达了他对当代艺术的审美取向。
所以求真和求美是史志军的绘画作品能够不断地走出国门引起国际展览评委们的共鸣,获得认可的根本原因。
来源:邵阳市文艺论家协会
作者:隆柏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