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岁的Keep,走对了哪条路?

0
分享至

提起健身和运动,你第一个想到的公司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Keep。

不知不觉间,Keep上线已经十年,从一个人的健身灵感,长成了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了运动科技第一股。

而Keep的十年,也是健身行业的十年,见证了运动这一需求在中国的演变史,见证它从细微而小众,到席卷服装、食品等各行各业,让瑜伽裤、冲锋衣、网球裙成为随处可见的日常穿着。

同时,观察Keep的这十年演变,也可以清晰看到品牌这件事的价值。

健身和运动是非刚需,偏向精神需求,是需要被激发和解释的,所以你会看到,Keep在不断回答何为Keep、为何Keep这两个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回过头看这十年,从产品业务和品牌表达这两条线出发,复盘Keep是如何一步步长成了如今的样子。

业务明线

更全、更深

回答何为Keep

Keep是干什么的?

这个问题,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答案。Keep至今十年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5-2017年,关键词是移动健身工具。

一个公司的创业初心,往往可以追溯到创始人身上。起步阶段的Keep,可以理解为,通过健身工具App+免费训练课程,帮助更多像创始人王宁一样的小白开始健身。

而通过自己锻炼瘦了 20 斤的王宁,本身就是Keep的目标用户,这也在创业早期,为公司带来了细致的用户洞察和极致的用户体验。

举几个内容上的细节。比如对结构化的重视,把健身动作组合成训练,将训练组成计划,对用户来说更清晰、也更有获得感。再比如Keep早期放弃了视频中讲解的过程,上来就是陪伴式的训练。王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早期的 Keep 就是个陪伴者,不是教授者,也不是监督者。这背后也是考虑到健身的反人性,要让用户快速感受到健身的快乐,才可以坚持。

2015年2月,Keep的APP上线,靠着紧紧贴合用户需求的好内容和好工具,圈定了大批用户。

第二阶段,是2018-2020年,关键词是自由运动场。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内容、线上。第二阶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加法。

一方面,Keep对线上课程进行升级,拓宽品类,推出定制化智能训练计划「会员服务」,还向平台运营商的方向发展,引入更多内容供应方,引入直播形式,甚至发展出了直播教练这一全新职业。

另一方面,不止于线上内容,Keep推出了消费品业务,包括自营商城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装备、服饰、食品等商品。

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是一个单点,而是囊括衣食住行练等方方面面,这也是自由运动场应有的样子。

第三阶段,即2021年至今,关键词是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供应商。

到了如今,Keep愈加走向了开放。这里的开放,包括在渠道上,也包括在运动场景和运动项目上。

前者很好理解,典型举措就是增加其他品牌设备在Keep APP的接入。后者则指的是增加运动品类,一口气增加了60大运动功能,不但向户外扩张,还上线了爬楼梯、遛狗、室内行走等轻运动品类。

纵览这三个阶段,Keep属实历经了无数探索,跨度从线上内容、智能器械,到了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手环、运动手表,但其中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

第一个,为什么要变?是随用户需求而变。

比如在2020年全面聚焦家庭运动场景,通过提供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从运动意识、提供装备、内容和社交等运动链条上的全部需求,形成服务闭环。而在这两年户外风起时,Keep又重押马拉松。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Keep创立的初心,就是服务健身小白。所以,这群人在哪里,做什么,Keep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第二个,变成了什么样?更深、更全、更运动。

老话说得好,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Keep也确实已经成为健身消费链路布局最完整的公司。这种完整和深入,能真正帮助更多人让运动融入生活。

品牌暗线

从自律到快乐

回答为何Keep

明晰了产品业务这一明线,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暗线,即Keep品牌定位和表达的演变。

事实上,无论是消费品,还是互联网服务,用户在乎的从来都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借助产品,来帮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用户需要的不是一把电钻,而是在墙上打出一个孔,好挂上喜欢的美术画。

而运动并不属于衣食住行这种生存刚需,而是人们主动的进行的额外“增值”选择,所以其实对用户来说,在乎的往往也不仅仅是运动本身,而是通过运动可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Keep深谙这一营销真理。

比如,基于用户“运动角色”与“运动目标追求”, Keep有一个分类维度是将运动人群划分为运动维持派、佛系活动派、美体塑身派、硬核健身派等。

近年来,硬核健身派之外的泛运动人群变多,且开始走向户外,这是Keep业务重心发生偏移的原因,也影响了Keep的品牌表达。

接下来,我们就对应以上三个业务阶段,来看看Keep推出的3个代表性TVC。它们传递了不同的品牌价值观,回答因何Keep,也持续回应着用户对运动这件事的需求。

第一个TVC,对应移动健身工具这一阶段,是很多人都熟悉的《自律给我自由》。

2016年5月,Keep已经坐拥 3000 万注册用户,在彼时的中国,健身还并不算一个大众爱好,想要实现用户量的突破,关键是要给更多人一个用Keep的理由。

这里的解题关键是,跳出健身的工具属性,找到背后的心理动因。换句话说,不是每个人都想减肥,但有更多人向往自律和自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这支广告片的效果立竿见影,投放之后,Keep 用户量从 3000 万增长到了 5000 万。

值得一提的是,经此一役,Keep逐渐在大众眼里成为了健身的代名词,并且是一个酷、时尚、有态度的存在。

这不仅为之后的用户拉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Keep的用户们更具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了黏性。

第二阶段的代表性品牌TVC,则要属2019年的《这都算 Keep》。

如前所述,这是一个在产品功能上,Keep做加法的阶段。但对于品牌所做的一切,用户的认知却往往跟不上。关于什么是Keep,Keep要在用户脑海中做一次更新。

所以,你可以在这个广告片中看到地铁橄榄球、会议室划船和打苍蝇羽毛球,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融入普通人生活的体验,告诉用户,Keep与这些都相关。

此外,这种使用场景上的泛化,也必然伴随着对于运动中的硬核的部分消解,Keep不只是硬核,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生活化的。

第三阶段的代表TVC,是2024年的《处处皆主场》。

产品的第三阶段是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乍看起来跟第二阶段,即自由运动场很像,都代表着多元和开放,但从内核来看,其实很不同。

在《处处皆主场》中,有在家骑单车、凉亭玩滑板,也有山野越野跑,但用户最终奔赴的,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也就是说,这一个个运动场,其实是一个个人生的主场。运动是一种自我节奏,主动尝试更多运动,享受心流状态,拓展人生的边界。

这也是为什么,在Keep的2024春响大会上出现了一个词——激发。“激发每⼀次运动,让世界充满活⼒”是Keep全新的品牌使命,致力于“成为10亿运动者的自由运动场”,则是Keep最新树立的10年愿景与目标。

这背后,还是要回到用户对运动这件事的需求变化。

无论是高驱高能的硬核自律派,还是健身刚需的美体塑身派,在泛人群中都正呈现结构性下降。相对应地,社交乐活派和求动力咸鱼派在泛运动人群中比例最高,且在持续提升。

对于更多人来说,运动是解压的手段,是交友的场域,是快乐本身。

/ 总 结 /

回过头来看Keep这十年的演变,其实经历了一个入圈、破圈、出圈的过程。

第一阶段,入的是健身的圈,成为了圈中的旗帜。第二阶段,破的是运动的圈,更多项目、更多人群,都纳入了Keep的版图。第三阶段,Keep又出了运动的圈。始于运动,但不止于运动,看到埋藏其中的生活底色。

品牌的本质是心理印记,包括功能联想和精神联想,告诉用户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

产品业务和品牌表达,一明一暗,一表一里。Keep在提供与时俱进的产品功能的同时,也不断更新着精神表达,而二者背后共通的本质,都是对于用户的洞察。在服务用户中,Keep成为了自己。

这个“自己”,还在不断更新。

2月4日,也就是Keep十周年当天,王宁发布了一封全员信,宣布Keep将All in AI,基于十年的运动数据积累与沉淀,让在线健身从推荐走向生成,持续引领运动科技行业。

这封由王宁与DeepSeek联手完成的内部信,是Keep下一个十年开启的注脚。这一宣言乍看大胆,让人意外。但在第一个十年,Keep不就是带着对“运动是否只能线下发生”的质疑,写下了第一行代码,走向了颠覆行业之路,成为了运动和健身的代名词。

新十年,Keep没有丢掉初创时颠覆常规的勇气和魄力,但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次的他们,还带着更多的底气和实力。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点击下方关注首席品牌官公众号。

首席品牌官创立于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长及经验共享平台,平台包括自媒体、社群、培训和品牌活动

「首席品牌官」自媒体系“CMO 价值营销自媒体联盟”发起机构、“公关传播行业最具影响力原创自媒体”。投稿、内容合作,请联系「品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沉默了,美国FBI局长访华,事先没有半点风声,拜登再闯江湖

中方沉默了,美国FBI局长访华,事先没有半点风声,拜登再闯江湖

策略述
2025-11-11 15:12:27
全运会开幕式落幕:四大惊喜、三大感动、两大遗憾,刘德华赢麻了

全运会开幕式落幕:四大惊喜、三大感动、两大遗憾,刘德华赢麻了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0 17:12:25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尴尬!房主任抱杨幂引争议;被吐槽没有边界感,杨幂嫌弃写在脸上

TVB的四小花
2025-11-10 12:20:14
鸡娃失败:网传武汉顶级高中,学生开始退出!

鸡娃失败:网传武汉顶级高中,学生开始退出!

文雅笔墨
2025-11-11 10:00:28
女子高铁推婴儿车堵道后续:正脸照流出,黑皮胖脸,知情人曝更多

女子高铁推婴儿车堵道后续:正脸照流出,黑皮胖脸,知情人曝更多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0 14:37:42
27岁博士掉湖中溺亡,安徽人,事发前向家人展示女友买的新衣服

27岁博士掉湖中溺亡,安徽人,事发前向家人展示女友买的新衣服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1 12:27:54
神秘飞机抵京,中美秘而不宣,中方特殊安排,彻底堵上特朗普的嘴

神秘飞机抵京,中美秘而不宣,中方特殊安排,彻底堵上特朗普的嘴

基斯默默
2025-11-11 13:27:34
唐晓东成改革开放后苏州落马的第四位副市长

唐晓东成改革开放后苏州落马的第四位副市长

江南江南
2025-11-11 14:48:48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在坦桑尼亚遭遇武装人员索贿,小伙用练功券机智化解,当事人提醒在坦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潇湘晨报
2025-11-10 19:10:13
以1敌7国,中方为琉球正名,高市已为战争铺路,日本前首相出山

以1敌7国,中方为琉球正名,高市已为战争铺路,日本前首相出山

沧海旅行家
2025-11-11 15:13:24
确认了、是知名演员黄晓明

确认了、是知名演员黄晓明

黄谋仕
2025-10-21 23:55:48
特朗普与叙政权领导人闭门会谈

特朗普与叙政权领导人闭门会谈

新华社
2025-11-11 12:26:07
11月11日中央5台直播女排时间表:13点CCTV5直播全运会女排!附赛程

11月11日中央5台直播女排时间表:13点CCTV5直播全运会女排!附赛程

皮皮观天下
2025-11-11 11:07:39
无论年轻时候多帅的男人,老了都会令人失望

无论年轻时候多帅的男人,老了都会令人失望

乡野小珥
2025-11-11 07:50:46
男子去试驾开了40公里,销售小姐姐提醒也不听,网友:买车送媳妇

男子去试驾开了40公里,销售小姐姐提醒也不听,网友:买车送媳妇

唐小糖说情感
2025-11-10 10:42:26
绝了!C罗腹肌碰伊莲娜高跟鞋,分手后各自活成顶流典范

绝了!C罗腹肌碰伊莲娜高跟鞋,分手后各自活成顶流典范

罗氏八卦
2025-11-11 08:29:02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辞世,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赞不绝口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辞世,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赞不绝口

现代快报
2025-11-10 23:15:04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干涉台海引火烧身!高市早苗拒不道歉,中方联大直接为琉球正名

干涉台海引火烧身!高市早苗拒不道歉,中方联大直接为琉球正名

闻识
2025-11-11 15:07:16
2025年11月6日红军城战况:俄军“兔耳朵”突出部崩解

2025年11月6日红军城战况:俄军“兔耳朵”突出部崩解

高博新视野
2025-11-08 17:51:06
2025-11-11 15:56:49
首席品牌官 incentive-icons
首席品牌官
只发你看得懂的高品质内容。
3772文章数 113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宫本茂透露《宝可梦》推出双版本的秘辛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潘玮柏太太穿公主裙亮相幼儿园,5岁女儿软萌可爱,同框似姐妹花

教育要闻

有人硬算,有人巧算,会方法就是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