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作为一个父亲,这两天在思考一个命题:
AI大爆发,最终到底将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现在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以能够更好的迎接未来世界?
这个命题很大,但也很现实,甚至可以说相当紧迫,部分人的命运甚至已经被改变。
先讲两件最近发生的事件:
一是马斯克带领6名DOGE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借助AI工具,仅用了两周就完成了美国政府几十年未曾实现的行政重组。
二是国内知名的媒体澎湃新闻,宣布砍去一半采编中心,同时将AI技术全面引入内容生产流程。
马斯克的DOGE,这是AI重塑行政治理结构的样板,我相信,未来两三年,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均会将AI引入传统行政治理体系,尤其是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接下来AI更会加速导入,继而结构性提升行政效率,并大幅降低人为的弹性执法空间,这是未来政府更具效率也更为公平的信号,这是一个好的且势不可挡的信号
澎湃新闻的大幅裁员,这是一切服务行业、乃至所有行业的未来趋势。
在AI大爆发、且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之下,未来两三年,不仅仅媒体、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机构等服务行业,接下来会通过导入AI技术大幅裁员,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行业,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实体制造业,未来均将与AI加速融合继而大幅裁员——只不过,就实体制造业而言,是通过AI软件+智能硬件取代大量传统员工——AI将导致大批量人员的失业,这是一个不好的但同样势不可挡的信号。
面对AI对传统劳动力的加速取代,今天我与同事讲:10年后,我们这个社会至少80%的人会没有存在感,因为没有任何工作机会需要你,10年后,绝大多数的工作,注定会被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所取代,这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悲剧。
当然,基于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未来你即便找不到工作、没有任何工作机会,也是会好好活着的,但这个好好活着仅仅属于纯粹的肉身层面,在精神层面将注定会分裂和撕裂。
因为,你无法想象,当一个人连续三五年没有工作,当一个人彻底不被这个社会所需要,他的精神怎么可能会好,更何况10年后,这种景象不是小部分人群,而将是普遍性的,将是覆盖至少80%人群的。
所以,我开玩笑说,也许2026年我们要好好研究和挖掘一下精神治疗和精神类药物的细分领域和相关公司了。
讲完了AI对这个世界的改变,我再来讲一讲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以便能够更好的迎来未来世界。
1,保护好孩子的感知力。
AI的强项,是对资料或知识的加工、模仿、以及逻辑推理,这个人类是不能与之PK的。
但是,AI是没有感知力的,AI没有生命又怎么可能拥有感知力,要知道,感知力才是人类原本最最重要的能力,感知力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源力,感知力是人类一切伟大发明的源头。
只不过,很可惜,人类这种最最重要的能力,被近现代的工业化束缚了或规制了,工业化时代的教育诉求,就是将人工具化、格式化。
那么,孩子的感知力应该如何保护呢?
在孩子人身安全和基本价值观正确的情况下,对孩子的言行,给予更多的空间,尽量不要干扰,有时候孩子会盯着某个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很久,比如看雨看雨中的树木或人群,大家尽量不要干扰,这是他们在释放感知力。
同时,至少在孩子10岁之前,尽量不要刻意培训孩子某种能力,刻意培养某种能力,本身就是在消减感知力,让孩子在尽量松驰的成长环境,自己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家长适度的鼓励和引导就可以。
2,杜绝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情商教育。
对所谓的情商教育,我一直都是很讨厌的,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情商就是真诚简单,没有必要将这个搞得太复杂。
但是,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教育,以及中国式的社会环境,将却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变成了人精,许多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家长就会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要有眼力劲,也就是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样的孩子,姑且不说价值观的问题,事实又怎么可能能够迎接未来的AI世界呢。
未来的AI世界,各行各业的80分以及80分以下的从业者,肯定会遭到人工智能的无情替代,但是,90分以上的从业者,我想绝大多数是不会被替代的,比如,我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实战投资的预判和研究,我就很自信,AI再怎么发展,也无法取代我,因为我自认我是这个领域的95分以上的选手,未来做私募,我也肯定会超过95%的同行。
但是,在同样智力和同样勤奋的前提下,一个孩子怎么能够成长一个90分以上的选手呢?
我认为,除了上述讲的保护好孩子的感知力,就是杜绝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情商教育,这样才能减少孩子对人情事务的消耗,减少了这种不必要的消耗,孩子长大了才能简单专注,才能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持续精进、并继而成为90分以上的选手。
其实,AI大爆发,事实不仅在重塑各行各业,在重塑行政治理结构,也在重塑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未来的世界将更加透明,由信息差导致的人情获利空间也将彻底不复存在。
所以,未来的人,很有必要对人情事务钝感,只有对人情事务钝感,才有可能对自身从事的事业敏感,对自身从事的事业敏感,事实才有可能持续精进,并继而成为90分以上的选手。
今天有感而发,写得有点长。
最后,简单迎一下今天的市场。
今天的市场,冲高回落明显,尤其是港股,下午恒生指数一度暴涨超过3%,但是最后一个半时间遭到内资猛砸,收盘竟然是微跌0.2%。
对今天这样的走势,我在盘中有所感知,因为,在下午两点之前,港股主要是互联网巨头在大涨特涨,但其他行业几乎都拉不上去,原本想港股指数高点稍微减点然后明天或下周一做T的,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操作。
但是的港股,其实很简单,外资在疯狂暴买,部分春节前进入的内资,面对比较高的浮盈,选择阶段性落袋为安这也很正常——毕竟,恒生指数从1月13日的低点算起,截止今天高点,一个月时间已经大涨了32%。
同样,A股的科技热门板块,比如DeepSeek概念股、算力概念股、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最近一个月大涨特涨的,今天也开始整体冲高回落,这其实也很正常,热门赛道涨得多了,适度的震荡回调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今天市场也不是没有亮点,白酒、猪肉等弱周期大消费今天逆势走强,这种短期或超短期的风格切换,在去年10.8之后,事实也发生了至少三次,总之,现在的市场热度还在,远远没有到需要担心的时候。
还有,这两天,美联储继续释放偏鹰信号,昨晚的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小幅超预期,但这些利空因素,事实并不妨碍这两天外资对中国资产的积极拥抱。
最后讲一下建议,除非节奏感特别强,建议相对忽略这一次可能性的超短期震荡或回调,同时,仓位比较轻的,接下来如果市场继续回调,这样的机会建议好好把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