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眼看寒假就快结束了,虽然老母亲们基本都在盼着赶紧开学,但我有一个朋友却陷入了深深的内疚,现在跟个祥林嫂用一样,一天要叨叨八百遍:“娃这个寒假没安排好”。
怎么回事呢?寒假之前,她决定奉行“快乐假期躺平政策”,尝试“纯自由版假期”,让孩子自己安排作息,搞定作业,不安排旅行、游学以及任何课外班。
结果,假期还没过完,她一天比一天后悔,“纯自由版假期”现在已被重新定义为“纯鬼混版假期”,作业也没怎么做,作息也没什么作息了,据说孩每天的日程就是吃,睡,发呆,躺着,看手机,上厕所,不练琴,不运动,不出门,也不说话,偶尔翻开作业本假装学习几分钟......
本来倒也没什么,结果群里有个没眼力见的,非要秀自己孩子“充实有意义的寒假”,一会儿是在滑冰,一会儿展示绘画作品,一会儿又发个英语口语作业视频,一会儿又秀一下写的作业有多工整好看......
其实仔细一看就总结出来,能被家长拿来秀的基本还是小学的娃,鬼混版假期都属于初中及以上。
古人云,中年老母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可以没有,但不可以你有我却没有。
于是,她就陷入了emo,进入了亏欠模式,觉得没给娃安排好日程。
“我没带他出去旅行是因为我懒,我没给他排课是因为我懒,我让他在家横七竖八浪费一个月都是因为我懒......”
爱是常觉亏欠,她现在可是亏欠他妈给亏欠开门,亏欠到家了。
她就反复跟我叨叨这些,把我都给听烦了。于是我就问她:如果让你重来一遍,你打算怎么给你娃安排这个假期?
她一听这个完全不困了,张口就来——
“阅读课!首先就是阅读课!这次不知道怎么抽风就没报上,就为了让我儿子好好放个假,早知道这个就不能停,你想啊,一个寒假下来,一天一节课,这阅读能力还不飞跃地平线啊!” “还有网球课!现在想想我太蠢了,一个假期每天打个一小时,身体好了,精神状态好了,腹肌都练出来了!”
“还有哦,逻辑思维刚给他报了个班,选课的时候我还特意选了从3月开始的,你说我傻不傻,如果从寒假开始,一天两小时听听课,刷刷题,等一开学,甩别人三条街!” “钢琴课我也不应该放那个钢琴老师的鸽子,现在倒好,练琴也跟蜻蜓点水一样,全白费了,等一开学又得每个周六等着挨老师骂!”
“就算这些课都不安排,我也至少能带他去旅个游,写几篇游记,看几个博物馆,涨涨见识啊,反正干什么都比现在这样在家无所事事混日子强多了!”
等她滔滔不绝讲完,感觉她儿子 一天能有72个小时来满足妈妈的各种期待。
真的,广大中年老母的通病:越是得不到越敢想,反正得不到,再不想一想岂不更亏了。
发点疯怎么了。
我又问她:“如果你真这么安排了,你儿子会开心吗?”
“管他开不开心了,我反正开心了。”
可不是么,对有假期恐惧症的中年老母来说,花钱投资是最开心的,因为爱是常觉亏欠,花了钱之后,亏欠就好多了。
最后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你这么安排,一定比现在这样更有收获吗?”
她沉默了三秒,回答:“没有又怎样,过程比现在舒服就行。”
看到了哇,当代中年老母个个女中豪杰,投资不看回报,只享受过程。
当代妈妈们搞教育投资,活像一群被套牢的韭菜基金经理。
我也听说寒假要弯道超车,有人连夜下单机票+滑雪私教+编程集训营三件套,结果孩子蹲在雪山脚下嗦泡面,妈妈举着单反拍"母子心灵对话"vlog时,背景音全是"妈妈什么时候回家"。
当初是因为“常觉亏欠”才花的这笔钱,好像不带孩子出去玩一次刺激的就对不起娃,毕竟别人家的妈妈都这么干了......最后才知道这堪比《荒野求生》的亲子活动,妥妥一个亏了大本,谁亏谁自己心里有数。
妈妈们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扮演人形计算器——隔壁老王家孩子钢琴八级,等于我家娃落后0.8个身位;闺蜜朋友圈晒出冰岛极光营,立即触发"童年完整性赤字警报";要是娃的五年级同班同学英语已经学到大学四级了,这个家的平静程度就取决于报英语班的速度......
对你的亏欠,是一天又一天~周围看一圈回来,又觉得亏欠了,赶紧再花一点钱~
投资学里有个术语叫ROI,投下去多少和收益多少之间的比值。大多数常觉亏欠而不断剁手的妈妈们,被亏欠感勒得发紫,从来都无暇计算ROI。
七八万的欧洲游学,最大收获可能仅仅是孩子学会用七国语言说“你好”“再见”“我要拉屎”,自认为高阶的教育成果落不落地不知道,屎反正得落地。
两万块的马术课,培养出能精准摆出帅气pose的当代儿童,供父母拍照发朋友圈,然后下马回学校继续写作业。
有些明明不知道为什么要培养的兴趣,最大的兴趣点在于“让家长觉得没有落后于别的家长”。
“常觉亏欠”的妈妈,是当代教育圈最绿得发光的韭菜。
这届母爱经济学存在一个致命的悖论:投资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性价比和回报率,等发现亏本的时候还是要继续投资。
于是我们疯狂扫货教育期货,活像在拼夕夕抢购未来——99元体验课是钩子,29800元精英计划才是杀猪盘,等发现娃把乐高机械组拼成烧烤架,才惊觉自己当了十二年的人肉碎钞机。
建议各位常觉亏欠的老母亲研读《风险投资指南》:
天使投资人从不在A轮就把棺材本押上,聪明妈妈也该学会分散育儿风险。
让奥数老师教思维导图,不如教孩子用导图规划寒假游戏时间。
而现在的育儿风险在于明明没有收益却假装以为收获了许多,例如很多妈妈以为的“见世面”,实际上只是让娃知道五星酒店自助餐的哈根达斯不限量,中产幻觉的致命破碎已经碎了一地,可她们却认为如果没有带孩子去这一趟,就是最大的亏欠......
下次再幻想着用报班和消费填满孩子的假期时,不妨默念:真正的富养是允许孩子至少在短短假期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当个快乐的废柴。
接受孩子不时时刻刻尽如你意,也是一种爱。
高级的教育是承认自己就是个普通家长,毕竟育儿这场豪赌,最大的赢面其实是——及时止损,见好就收。
千万别跟风投资,盲目撒币,仍觉得亏欠,恨不得多一些跟风,多一些撒币。
那些不知所踪的付出,最后换回了零个回报,这也就算了,说不定还亏本,倒贴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折进去了父母在娃心目中“聪慧”的程度。
别忘了,爱是常觉亏欠,可不是常觉亏本啊。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