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洞头发布
以乡情牵引为桥梁
不断集聚洞头籍人才力量
为“海上花园”引智赋能
随着“博士之家”工作的持续深入
洞头崇学向学、尊才敬才的
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今天“走近博士之家”专栏
让我们一起走近博士徐晓静
追逐生命健康的基因梦
徐晓静
1993年出生于大门镇豆岩村,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硕博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基因组学专业,现任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院长科研助理等。近年来,先后发表SCI研究论文10篇,其中国内核心研究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SCI研究论文2篇,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临床和转化医学》《分子肿瘤学》《免疫学前言》《科学报告》等杂志,累计影响因子57.9,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2篇,以第一申请人申请专利1项,获批软著10项。
本科期间,徐晓静的专业成绩排名保持年级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平均4.1的学分绩点创造了本专业实施学分制以来的最好成绩,本科学习给她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2015年3月,世界一流的基因组学研究机构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杨焕明院士等的主导下,在全国一流大学招募“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在重庆市两江学者、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斌教授的推荐下,徐晓静破例获得了考核资格,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成为30名入选者中唯一一名非985高校学生。
进入“创新班”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深深地影响了徐晓静,让她暗下决心要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深耕细作。毫无计算机编程基础和生物信息分析相关知识背景的徐晓静每天熬夜钻研编程知识,自学Perl语言和R语言,不断调试脚本直到得到正确的输出结果。此外,她还积极向身边生物信息专业的同学请教专业知识。为了不耽误项目进度,同时更好地备战考研,徐晓静利用碎片时间,经常熬到夜里两三点复习专业课,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组学专业。对于徐晓静而言,参与到对最新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出更多可以在临床上治病救人的颠覆性新技术,她由衷地感到自豪。
未来,徐晓静希望能够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克服各种挑战,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期盼着洞头能发展成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自己能作为中坚力量反哺家乡,她也勉励洞头年轻学子,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不懈奋斗!
洞头是一座与大家
怀揣同样梦想的城市
期待在外博士们
为家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厚植人才智力根基
也期待更多青年人才
来到洞头 爱上洞头 建设洞头
共绘更美好的未来
洞头百晓爆料号来了!
马上扫码加小编爆料
爆料加微 : wzs112 务合作: mocheng057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