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哪有不胖的!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走亲访友,暴饮暴食和缺乏运动成了常态,体重增加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体重秤上的数字,感慨“幸福的烦恼”。
然而,节后减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总是事倍功半。那么,节后减肥的“秘密开关”究竟在哪里呢?如何科学减肥才能不反弹?
01
“肥胖记忆”导致体重快速反弹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减肥时,一开始还能坚持少吃多运动,体重也有所下降,但没过多久,体重又反弹了,甚至比之前还重。
可以说,反弹才是减肥最大的“杀手”。
为什么减肥后容易反弹呢?其实,这背后有一个科学原因——“肥胖记忆”。
简单来说,“肥胖记忆”就像是身体的一种“记忆功能”。当身体曾经胖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在细胞层面留下一种“记忆”,即使体重下降了,这种记忆也会让身体更容易恢复到原来的体重。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体重反弹”或“溜溜球效应”。
“肥胖过”的小鼠回归高脂饮食后体重迅速反弹/图源:参考资料1
那咋办?这肥是减不成了,就只能任它胖下去了?
虽然“肥胖记忆”听起来很可怕,但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打破这种记忆。比如,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可以逐渐改善脂肪细胞的状态,减少“肥胖记忆”的影响。
02
下午5点后不吃饭,有助于减肥
“16+8轻断食法”,是近几年非常火的减肥方法。
它的核心在于将一天的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内,剩下的16小时则保持空腹。比如,你可以选择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进食,其他时间则不再进食。
2025年1月,《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参与者分配到4种饮食模式中:
常规饮食:进食超过12小时
早禁食模式:9:00~17:00进食
晚禁食模式:14:00~22:00进食
自主禁食模式:随便选择8小时进食
图源:参考资料2
结果显示,采用限时禁食模式的人群,平均体重减轻了3到4公斤。更令人惊喜的是,早禁食模式(9:00~17:00进食)的人群不仅体重下降明显,腹部皮下脂肪也显著减少,同时空腹血糖水平和夜间平均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改善。这说明,16+8轻断食法不仅能帮你减重,还能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16+8轻断食法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只限制了禁食的时间,不需要节食挨饿,所以比较容易坚持。
虽然16+8轻断食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首先,进食的8小时内,饮食应该均衡多样,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选择高纤维、低热量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其次,虽然在8小时内可以进食,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16+8轻断食法是一种科学、健康且相对容易坚持的减肥方法,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儿童、孕妇或哺乳期女性、经常低血糖、神经性厌食、存在胃肠道疾病等人群不建议尝试。
03
这些减肥误区,会让你越减越肥
减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如果用错了方法,那结果就会——越减越肥。
误区1:低脂食品=健康?
低脂食品听起来很健康,但很多低脂食品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和精制淀粉。
例如,脱脂酸奶中常常加一些糖来增加甜味,反而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引发代谢紊乱。因此,选择低脂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免陷入“低脂陷阱”。
误区2:减肥不能吃主食?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碳水是身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减肥期间,身体需要稳定的能量供应来维持正常运转,不然就会出现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对于想减肥的人群来说,并非主食吃得越少越好。但主食的选择很重要,应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误区3:只要运动就能减肥?
运动能消耗热量,但如果不控制每天热量摄入总量,同样达不到减肥的目的。
减肥之路虽充满挑战,但选对方法,成功就在眼前。减肥的意义远不止于外在的美丽,更在于追求健康的生活。在此也提醒大家:减肥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勿急于求成,以免损害健康。
参考资料:
[1].L. C. Hinte et al., “Adipose tissue retains an epigenetic memory of obesity after weight loss,” Nature, 2024, doi: 10.1038/s41586-024-08165-7.
[2].Dote-Montero, M., Clavero-Jimeno, A., Merchán-Ramírez, E. et al. Effects of early, late and self-selected time-restricted eating on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in participa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at Med (2025).
如果您还有健康相关疑问,
随时随地在线问诊,专业医生极速解答
在看点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