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记忆中的闵行剧院丨老闵行的故事

0
分享至

崔鸿生,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质保部退休技师。著有《见物遇事说俗语》《小学生写作词林》。现为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会员,江川文学社社长,惠南文学社会员。“今日闵行”与崔鸿生老师携手推出“老闵行的故事”。

三大章节、50篇文章、11万字……这是崔鸿生老师两年时间的成果。让我们一起记录闵行岁月,追梦闵行乡愁——

闵行剧院是闵行人的精神家园,也是闵行新城的五大景点之一。我1968年到闵行工作,逛马路时少不了要逛它,在它面前走一走,看看门前的海报,这是我逛马路的内容之一。我常常逛闵行剧院,却很少进去,这是因为剧院电影票要二角钱一张,而厂大礼堂电影票只要一角钱一张,而且时常可以混进去,所以在闵行剧院看电影多半是单位发的票子。

那时候放电影都是跑片,片子要一家一家单位轮着放,中间有人骑着摩托车传递胶片,有时接不上片银幕上会打出:“跑片未到,请稍候”字样。那时电影常有放到一半停电的现象。有一次,闵行剧院的领导找到汽轮机厂领导,要求从厂里搭一根从上海来的电源线。因为闵行电厂供应的电时常断电,厂里的几台大型关键设备不能停电,一停电,加工到一半的零件上就会留下一道断痕,因此厂里有一条从莘庄直接拉过来的电源线,关键设备就用两根电源进线。闵行剧院的要求厂部是同意了,可架线要动力科电工,他们找到了科领导,那时干活没有好处费,他们就拿来了几张电影票,恰巧我在办公室开会,也得了一张关系户电影票。

在我的记忆里,闵行剧院放的最长的电影就是老掉牙的《南征北战》,再加上前面的几个《新闻简报》,足有两个半小时以上。那时中国电影很少,因此小青年嘴边有个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欧洲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当时的单人宿舍还没有空调,连电扇也没有,记得有年夏天特别热,星期天我也没有回上海,午后热得受不了,我花了一角五分钱看了一场《南征北战》,在舒适的空调下,在轰隆隆的炮火声中,我睡得不知天南地北了。

在闵行剧院看电影睡觉还有过一次。那是七十年代初的建军节,那天上午在闵行剧院召开庆祝建军节大会,会后放的是《地道战》,看着看着我睡着了。因为前一天下午在厂大礼堂看《计划生育》片,厂部规定四委会的委员(党政工团)都得看,我是团干部,自然是逃不了的。晚上看的是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半夜两点又看了场内部影片《血的秘密》。这也是我这辈子看电影最多的一天。

更有趣的是,我还在单身宿舍的床上看过闵行剧院的无声电影。我朋友的宿舍就在电影院对面的楼上,床铺就对着电影院,有年夏天晚上,我逛荡到他那里,无意中看到闵行剧院沿街的楼上窗户全打开了,隐隐约约地闪着银幕上的光亮。朋友床上有一架望远镜,我拿起望远镜看上了电影。朋友说:看不长的,只是解解馋。一是电影无声没味,二是时间久了手有点酸。

1979年,我借闵行老街的房子结婚了。从此到闵行剧院看电影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我记得看单位发票的最后一部电影是《白发魔女奇遇记》,我个人出钱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风靡一时的《少林寺》。再以后就是忙孩子了,还有就是家里有了电视机,我再也没有进闵行剧院看电影。但是每当我走过闵行剧院我都会停下来,端详上一番,是回想,是留恋,还是可惜,还真说不清。是啊,五十年来,闵行剧院陪伴我一路走来,在近二十年来闵行剧院换了好几次脸,但我总觉得还是原来的脸面好,又朴素又大方。

2016年夏天,孙子要读小学了,妻子叫我去闵行剧院楼上的培训中心给孙子报名读拼音班。我这才又一次走进闵行剧院(现在叫江川儿童城),剧院楼下开了一家小吃店,左边是药房,问了保安怎么上楼。保安说:乘东面观光电梯。上了二楼,二楼是儿童娱乐世界,门口有个卖饮料的小店,里面成群的大人带着孩子在玩耍。我来到三楼给孙子报了名,然后我又上了四楼,四楼也是培训机构,有人说里面只有一个小的放映厅,但我也没找着,不知是否已经拆除。

我失落地走出闵行剧院,站在剧院门口,我端详着高大门面的“江川儿童城”、思量了好久,我想可能是我落后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当年我用海鸥203相机拍摄了黑白的“闵行剧院”照片,前几年,我用数码相机拍摄了“闵行影城”,今天,我又用手机拍摄了“江川儿童城”。这正是说明闵行也在改革的春风下快速地发展。一号路的13幢大楼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荣耀,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建的大楼,奉浦大桥、闵浦二桥相继建成,轨交5号线穿城越江而过。一个旧的“四大金刚”的闵行正离我们远去,一个新的航天闵行城,一个新的高科技闵行城矗立在闵行的土地上。闵行变了,闵行变得越来越美,当然包括我熟悉的,怀念的闵行剧院。

写于2019年3月12日

作者:崔鸿生

编辑:赵若楠

初审:汤婧娴

复审:石思嘉

终审:王婷婷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玄学提醒:记住这五点,你做什么都会顺风顺水

玄学提醒:记住这五点,你做什么都会顺风顺水

一口娱乐
2025-09-14 07:19:31
西媒披露弗里克私底下话语:亚马尔不完全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

西媒披露弗里克私底下话语:亚马尔不完全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

雷速体育
2025-09-16 10:19:25
击中俄第二大炼油厂,又一个大油港被炸停:西方担忧乌克兰炸太猛

击中俄第二大炼油厂,又一个大油港被炸停:西方担忧乌克兰炸太猛

鹰眼Defence
2025-09-14 16:48:26
炫富翻车,华裔真豪门锤爆假千金,400万人围观上流社会鄙视链!

炫富翻车,华裔真豪门锤爆假千金,400万人围观上流社会鄙视链!

BenSir本色说
2025-09-11 22:47:22
陋居法国农村的张曼玉,给不婚不育的人提了个醒,蔡澜的话应验了

陋居法国农村的张曼玉,给不婚不育的人提了个醒,蔡澜的话应验了

史行途
2025-09-16 07:53:34
詹姆斯没标志性动作?查尔莫斯:他标志性动作是三分线外突施冷箭

詹姆斯没标志性动作?查尔莫斯:他标志性动作是三分线外突施冷箭

直播吧
2025-09-16 11:03:02
WTT中国大满贯9月25日至10月5日赛程,国乒王楚钦等15人参赛

WTT中国大满贯9月25日至10月5日赛程,国乒王楚钦等15人参赛

乒乓球球
2025-09-15 17:24:03
柯克为何能引发美国青年的强烈共鸣?原因有三

柯克为何能引发美国青年的强烈共鸣?原因有三

生活魔术专家
2025-09-14 12:58:57
日本兵的回忆:日军进村找“花姑娘”,最喜欢的是一种人

日本兵的回忆:日军进村找“花姑娘”,最喜欢的是一种人

红梦史说
2025-09-14 06:40:02
我40岁还是大姑娘,新婚夜把床单弄湿7次,老公说:感谢你等我!

我40岁还是大姑娘,新婚夜把床单弄湿7次,老公说:感谢你等我!

第7情感
2025-09-16 08:46:21
古代福建的举子是怎么进京赶考的?一位举人老爷的流水账

古代福建的举子是怎么进京赶考的?一位举人老爷的流水账

东江学习社
2025-09-14 19:42:06
“川超”成都队队服、队徽亮相,还有这句超燃口号!

“川超”成都队队服、队徽亮相,还有这句超燃口号!

红星新闻
2025-09-15 16:50:53
一场3-2!让西班牙人成西甲大黑马:10打11绝杀+4轮10分有望争四

一场3-2!让西班牙人成西甲大黑马:10打11绝杀+4轮10分有望争四

体育知多少
2025-09-16 07:08:02
俄罗斯突然公布涉华解密文件,看完让人心里发沉

俄罗斯突然公布涉华解密文件,看完让人心里发沉

闫树军论评
2025-08-24 21:23:59
10个姐妹抱团养老4个月散伙,64岁老人感叹:想象美好,久住太难

10个姐妹抱团养老4个月散伙,64岁老人感叹:想象美好,久住太难

诗意世界
2025-09-09 16:14:05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又一"邓文迪"!34岁东北女孩拿下81岁新任世界首富,已育有两娃

又一"邓文迪"!34岁东北女孩拿下81岁新任世界首富,已育有两娃

律便利
2025-09-15 19:00:06
白露过后,少吃冬瓜和绿豆,多吃这3种“白色食物”,安稳过秋天

白露过后,少吃冬瓜和绿豆,多吃这3种“白色食物”,安稳过秋天

江江食研社
2025-09-15 08:30:11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6:48:04
梦幻西游:旭宝宝稳坐网游第一宝座,他究竟是靠什么走红的?

梦幻西游:旭宝宝稳坐网游第一宝座,他究竟是靠什么走红的?

九分游戏
2025-09-16 10:03:04
2025-09-16 11:20: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54536文章数 7567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青海秦刻石被认定 曾被质疑系现代电钻等精密仪器所刻

头条要闻

青海秦刻石被认定 曾被质疑系现代电钻等精密仪器所刻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宋祖英事业巅峰隐退?李谷一道破原因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优质智能体验/1.5T增程 别克至境L7正式亮相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亲子
时尚
数码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这些动画片,孩子越看越聪明~

2025秋冬靴子八大流行趋势!

数码要闻

苹果 iPadOS 26 发布,液态玻璃焕新界面、全面提升生产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