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地都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征集活动,或通过现场交流座谈面对面了解民意,或广发公开信听取民声,或通过网络平台征集民需,目的就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广大群众也踊跃讨论、积极参与,期待满满,希望自己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能进入政府决策,及早得到解决。
为广大群众办实事,是党员干部的份内之责,理应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但是,基层那么广,群众那么多,事情那么杂,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来办理,却考验着干部的能力和智慧。办得好,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办不好,就可能造就不好影响,甚至起到“副作用”。为此,办实事也要讲技巧,把准着力点,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办实事要把准重点。基层的事情,有的群众可以自己做,有的时机不到做不好,还有的问题比较复杂不宜做等等。干部下基层,要保持兼听则明,多听广大群众的意见,多收集普遍反应的问题,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分轻重缓急建立办事台账,一件一件地办事,防止啥事都主动揽,能力和时间有限却办不好。
办实事要注重长效。其实,基层的许多事情,办起来容易,但要长期保持却非常困难。比如,农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大清扫,只能管三五天,但要长年累月保持,就需要下真功夫。为此,办实事更要办长事,注重分析研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透过表面看本质,善于从源头用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常态落实相关工作,而不是一时兴致而做,真正把事情做好。
办实事要强化引导。为群众办实事,不能大包大揽,把本该群众完成的事,也一并接了过来,就可能喧宾夺主,反而令群众当起了“旁观者”,看着干部干。久而久之,问题反而会越帮越多。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引导,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共同完成一些重大任务,啃下一些“硬骨头”,助力基层的良性发展。
万事开头难,坚持更难。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热情,更要靠定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勇于攻坚克难,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刘正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