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年起,房价走势逐渐明朗,打算买房的家庭,建议看这3个忠告

0
分享至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楼市不断调整,房价持续下行,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刚开始,仅仅是环京楼市和三、四线城市出现房价下跌,但到了2023年,像是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也扛不住了,房价纷纷出现下跌走势,到了2024年上半年,楼市调整越来越明显,几乎全国楼市都陷入了一片低迷。

但从2024年中下旬开始,各地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的政策,比如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减免契税和增值税、取消限购等等,甚至连存量房贷利率都下调了,不可否认的是,高层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稳住楼市。

另外,根据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高盛的预测,中国房价将在2025年末稳定,开发商的利润率也将在2025年到2027年稳定,凡此种种信号,都表明了,2025年起,房价走势逐渐明朗,这也为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增强了购房者和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话虽如此,但2025年起,打算买房的家庭,以下3个忠告,建议先看看。

1,优先考虑二手房或者准现房

以前很多人都觉得二手房价格贵,不如买新房期房划算,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买新房虽然能省点钱,但万一遇到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房子大概率就烂尾了,到时候,房子住不上,每个月还要还房贷,惨不惨?而二手房是现房,可以直接去看房子的质量怎么样,小区的物业服务好不好,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齐不齐全,像超市、医院、学校等等,这些都一目了然,不像新房期房,你只能看着图纸和模型想象,等交房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那就晚了。

所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优先考虑二手房或者准现房是很有必要的,既能降低风险,又住着踏实,何乐而不为呢?

2,优先考虑城市和地段,尽最大可能确保房产的保值增值。

前亚洲首富李嘉诚说过,地段是决定房产价值的核心要素,你可以不喜欢李嘉诚,但他说的话还是要参考的,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人家的实力地位在那摆着呢,要清楚,现在房价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城市之间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基本情况是:一线城市,因为人口和资源的吸引力,房价具备较强的抗跌性,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教育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房价相对稳定,而且有上涨潜力;二线城市,房价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像那些产业支撑强、人口流入多的城市,房价还有可能会上涨,但那些经济欠发达、产业分散的城市,房价可能会面临下行的压力;三、四线城市,就不用多说了,随着人口不断外流和经济增速放缓,楼市投资价值正在逐步下降,房价回调的可能性较大。

像一些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失严重,如果房价偏高,建议先别着急买,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县城里的房子越来越不好卖,房价也跌了不少,而一、二线城市,虽然未来人口还会继续涌入,但也不是所有地方的房子都能升值,比如那些远离主城区的偏远郊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配套也跟不上,房子的价值就相对有限。

所以,就算是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也要精挑细选,最好选那些位于市中心或者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区域,像有地铁、学校、医院、商场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房子不仅住起来方便,而且未来保值增值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3,优先考虑口碑好、实力雄厚的房企

当下楼市,买房子不能只看房子本身,还要看是哪个开发商建造的,口碑好、实力雄厚的房企,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团队,从选址、设计、建造到后期的维护,每个环节都能把控得很严格,所以,盖出来的房子相对来说质量会好一些,小区的物业服务也贴心。

值得肯定的是,口碑好、实力雄厚的房企开发的小区,不仅绿化好,物业服务也周到,有什么问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解决。但小开发商开发的小区,停水停电,电梯出故障,这些都是常态,别指望物业,他们才不管,住着闹心。

所以说,买房的时候一定要选口碑好、实力雄厚的房企,这样才能住着安心,后续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事。

总的来说,2025年起,随着房价走势逐渐明朗,大家买房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按需购买,量力而行,毕竟,房子是我们生活的家,是承载幸福的地方,不能马虎大意。对此,你怎么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无意间窥视到别人隐私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一个案例就很炸裂啊

无意间窥视到别人隐私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一个案例就很炸裂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0 00:15:03
当了17年中国女婿,圈中国的钱回到日本竟公然辱华,如今他还好吗

当了17年中国女婿,圈中国的钱回到日本竟公然辱华,如今他还好吗

黄谋仕
2025-09-14 21:59:13
医院发不出工资了?医护们的铁饭碗,为何碎了?

医院发不出工资了?医护们的铁饭碗,为何碎了?

医脉圈
2025-09-14 20:06:20
上交所发布!王兴兴等在列

上交所发布!王兴兴等在列

数据宝
2025-09-14 08:37:29
你算中产阶级吗?需过4关,只有3300万户入围

你算中产阶级吗?需过4关,只有3300万户入围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4 05:25:38
太帅了!南京理工大学硬刚极端女权,这就是“国防七子”的含金量

太帅了!南京理工大学硬刚极端女权,这就是“国防七子”的含金量

热点菌本君
2025-09-13 14:45:12
以色列打遍中东无敌手,唯一吓不倒的“硬骨头”,买了中国红旗-9

以色列打遍中东无敌手,唯一吓不倒的“硬骨头”,买了中国红旗-9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4 16:21:34
战神回归!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登场!

战神回归!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登场!

科技堡垒
2025-09-14 12:01:53
前TVB花旦苟芸慧宣布正式离婚:现在非常自由,希望进组拍戏

前TVB花旦苟芸慧宣布正式离婚:现在非常自由,希望进组拍戏

陌识
2025-09-14 18:55:15
超铁的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额还清,还赠送了一份百亿能源大礼!

超铁的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额还清,还赠送了一份百亿能源大礼!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9-14 21:00:44
下架“罗永浩套餐”,暂停开放后厨参观!西贝或就“冷冻西兰花”发公告!门店被曝疑似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最新回应

下架“罗永浩套餐”,暂停开放后厨参观!西贝或就“冷冻西兰花”发公告!门店被曝疑似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最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0:23:07
轮换大胜!巴萨6-0瓦伦暂升第2 拉菲尼亚、费尔明、莱万三人双响

轮换大胜!巴萨6-0瓦伦暂升第2 拉菲尼亚、费尔明、莱万三人双响

直播吧
2025-09-15 05:04:11
自加盟利物浦后,萨拉赫已直接参与273粒英超进球居同期第一

自加盟利物浦后,萨拉赫已直接参与273粒英超进球居同期第一

懂球帝
2025-09-15 06:10:07
具俊晔拿到巨额遗产15号就回韩国!给出的理由好奇葩

具俊晔拿到巨额遗产15号就回韩国!给出的理由好奇葩

金牌娱乐
2025-09-13 09:29:32
猴面包树在广东结果了,比非洲的还大!网友:好吃吗

猴面包树在广东结果了,比非洲的还大!网友:好吃吗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9:51:04
美国专家认为飞入波兰的无人机是由乌克兰情报部门操控

美国专家认为飞入波兰的无人机是由乌克兰情报部门操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9-13 16:06:06
夸梅:库里的错在于找了不爱自己的女人 她会分走你一半财产

夸梅:库里的错在于找了不爱自己的女人 她会分走你一半财产

直播吧
2025-09-12 14:02:13
国家出手整治小红书,男女对立、仇视父母、女权横行只是冰山一角

国家出手整治小红书,男女对立、仇视父母、女权横行只是冰山一角

说历史的老牢
2025-09-12 11:58:07
网传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出轨,与第三者裸聊打飞机被录屏,尺度太大

网传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出轨,与第三者裸聊打飞机被录屏,尺度太大

社会酱
2025-09-14 12:45:00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2025-09-15 07:28:49
大川说楼市
大川说楼市
言尽地产人与事,洞悉楼市风云
248文章数 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头条要闻

罗永浩深夜发文:贾总 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

头条要闻

罗永浩深夜发文:贾总 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亲子
时尚
教育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手机要闻

手机周报份额再次出炉:小米逆袭上位,iPhone蓄势待发!

亲子要闻

孩子上课坐不住、成绩差,警惕多动症

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都“歪七扭八”的?

教育要闻

山东多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费曼学习法被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