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不停休,退休之题引思忧。日本举措眼前现,且看其中有何由。” 近年来,延迟退休这一话题,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社会各界激起层层涟漪。2025 年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正式落地,而我们的邻国日本,更是将退休年龄延长到了 75 岁。这一举措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我有个朋友老张,最近正为退休的事儿发愁。他常跟我念叨:“这退休政策一变再变,我都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能真正闲下来享享清福咯。” 其实,老张的困惑也是很多人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退休不再是简单的到了某个年龄就停下工作,而是牵扯到经济、社会、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议题。
先来说说日本。日本的老龄化程度那可是全球名列前茅,早在 1970 年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一晃都持续半个多世纪了。就拿我之前去日本旅游的经历来说,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工作。在一家便利店,收银的是一位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动作麻利,笑容和蔼。后来我了解到,在日本像这样年纪大了还坚守岗位的老人随处可见。
1986 年,日本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到 60 岁。当时日本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政府想着,让大家晚点退休,既能让劳动力持续发挥作用,也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就好比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多运转一会儿,能创造更多价值。
到了 2006 年,日本又把退休年龄推到 65 岁,还搞出个灵活退休制度。60 岁能退,不过退休金会少些。这背后反映出日本对老年人工作态度的转变,也体现出他们想让养老金能细水长流的想法。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前面的人跑慢点,后面的人压力就能小点。
2022 年,日本再次出招,将退休年龄延长到 75 岁。这一决策对日本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挑战,但也展现出他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决心。数据显示,2023 年日本 60 岁以上仍在工作的老人多达 914 万,这个数字连续 20 年攀升,创下记录。这些老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出租车司机、便利店店员、保洁员等等。他们为啥这么大年纪还不歇着呢?说白了,就是退休金不够花呀。
不只是日本,放眼全球,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大多超过 65 岁。据统计,在 50 个国家和地区里,男性平均法定退休年龄为 63.4 岁,女性为 62.3 岁,都比我国现行的男性 60 岁、女性 55/50 岁要高。全球差不多 90% 的国家退休都比我们晚。这么一对比,咱国家的退休年龄确实相对较早。
再聊聊咱们国家 2025 年实施的退休政策。这政策可充满了灵活性,符合条件的职工在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后,能选择灵活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可达法定退休年龄前 3 年,同时保证女职工退休年龄不低于 50 岁或 55 岁,男职工不低于 60 岁 。比如说,一位 1970 年 1 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 61 岁 4 个月,按政策他最早能在 60 周岁退休。要是单位和职工协商一致,还能弹性延迟退休,最长延迟 3 年。
政策归政策,真正要实现安稳退休,还得提前规划养老。光靠社保退休金,恐怕不太够。就拿我另一个朋友老李来说,他退休后靠着社保退休金过日子,虽说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想要偶尔出去旅旅游、享受点高品质生活,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这时候,商业养老年金就派上用场了。
给大家讲个例子,一位 40 岁女性,每年交 20 万,连续交 5 年。保单第 7 年,现金价值回本,达到 102 万。从 60 岁起,每年能领取 7.37 万,一个月有 6100 多呢。到 70 岁,现金价值还有 97.6 万,80 岁时是 63.8 万。要是到 99 岁,还能一次性领取 107.52 万祝寿金;106 岁时,可领 73.7 万满期金 。这商业养老年金的金额、缴费期、领取年龄,都能根据个人需求定制,都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
咱不得不思考,日本将退休年龄延长到 75 岁,这一做法在我国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呢?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在保障职工权益和适应社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地方呢?在商业养老年金的选择上,我们又该如何擦亮眼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呢?** 这一系列问题,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晚年生活,值得大家深入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