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第一期作战计划,首先是想要侵占以沈阳为中心的南满路和安奉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以图牢固控制南满。
而这一期作战计划,又分为几个重要步骤:第一步制造柳条湖事件;第二步,攻占沈阳城;第三步在攻占沈阳的同时,占领安东、凤凰城、营口;第四步,占领长春。
日军首先攻占安东、凤凰城、营口,目的在于切实掩护沈阳以南铁路线, 以保持作战自由;其次,保证迅速运输从朝鲜方面来的增援部队和对付可能从锦州方面来的中国军队。由于日本方面事前就已作了充分的准备,所以9月19日凌晨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三、四大队开始行动后,于上午5时30分侵占了安东,上午8时30分侵占了营口,上午10时侵占了风凰城。
由于不抵抗命令已经下达,在日军攻击下中国军警毫无反抗即被缴械。
就在占领这几个城市前后,日军还占领了抚顺、鞍山、辽阳、开原、公主岭等城镇,此后不久,又攻占了法库、怀德、通辽等城镇。这样,以南满线、安奉线为主的辽吉主要城镇大部沦陷。
这种形势使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洋洋得意,他于9月19日下午5时40分给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发出第376号电文:
“我军主力扫荡奉天附近之敌,用一部兵力迅速解除营口、凤凰城敌之武装,并正向长春附近之中国军发动进攻。将全力以赴,完成南满铁路之守备任务。”
几乎在同时,19日下午6时,日本参谋本部发出了致关东军司令官的第15号电文:
“相信九月十八日夜以后关东军司令官之决心和措施自是适时之策,提高了帝国军之威。”
为侵占中国东北,日本政府与关东军一唱一和!而这时,攻占长春的日军也正在得手。
长春,当时是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的终点,又是吉林的门户。占领了长春,就可以东取吉林,北攻哈尔滨,西进洮南,占领齐齐哈尔。所以,在沈阳发动事变同时攻占长春,是九·一八策划者的既定方针。
9月19日凌晨3时零5分,当长春日军主力正准备南下时,接到本庄繁命令:“改变计划,不要撤防,继续守备长春,并做攻击长春中国军队的准备。”
长谷旅团长于凌晨3时55分下达了对长春进行总攻的命令。
这时,中国官兵还没起床,对日军的奇袭并无任何察觉。
黑石大队长命令日军首攻炮兵第一营, 日军越过围墙时,才被一营官兵发现,一营立即利用营房窗口进行阻击。在这危急情况下,团长穆纯昌用电话向军署参谋长熙洽请示。
熙洽是清皇族近支,一向亲日,回复说:“上方已请示过中央,不许还击,恐惹起国际交涉, 让士兵听候命令。”
一营官兵遂停止了还击。而这时日军却趁此攻入营房,见人就杀。一营官兵只好突围撤退,死伤惨重。
一营被日军占领,16门大炮全被日军破坏。随后,黑石大队长又集结兵力,分左右两翼,向炮兵团二、三团发起进攻。但因为不抵抗的命令,只得冒死突围,死伤百余人。二、三营地落入日军手中,20门大炮也被日军破坏。
当日军攻击炮兵十五团时,位于南面的步兵六七一团,却在隔岸观火,未对炮兵团采取任何支援行动。
实际上,该团也已接到熙洽的不抵抗命令,不敢擅自行动。但不久,日军便攻击到步兵六七一团头上。
上午10时,黑石第二大队和从铁岭赶来增援的日军独立守备队小河原第一大队分别从西侧和南侧向六七一团进攻,枪炮交加,气势汹汹。
六七一团官兵怒不可遏,激愤地说:“与其等死,不如拼命。”于是砸开武器库铁锁,取出枪支弹药,进行抵抗。
双方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近战、肉搏战,我守军为坚守营房打退了日军多次攻击,击毙日军守备队第三中队长仓本茂大尉等多人。但团长任云山因接到熙洽“不准军队抵抗,设法逃避”的命令,无抵抗到底的决心,至下午3时后,命部队撤出阵地,营地全部落入日军手中。
下午4时,日军攻占南岭,长春南大门失守。
在黑石大队袭击南岭的同时,奉长谷部旅团长命令袭击长春北大门宽城子的由大岛率领的第四联队主力也于19日凌晨4时10分出发,隐蔽地逼近宽城子二道沟中国兵营。
4时30分,日军在中国兵营前,架起四挺机关枪,开始进攻。当时营内驻军正在睡梦之中,哨兵发现日军后,报告营长傅冠军。傅营长不相信日军会偷袭营房,以为是日军在演习,当他开灯准备走向门外看明情况时,被日军机枪击中,傅营长立即身负重伤,随后死去。在日军疯狂扫射下,守军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伤亡多人,迫于无奈,开始抵抗,双方陷入苦战之中。
上午8时左右,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大岛联队长亲自到不足交战地百米处督战,并架起山炮、曲射炮袭击兵营,中国守军伤亡惨重,此时,又接到熙洽“紧急传令,避免冲突”的命令。守军战意受挫,放弃抵抗,一部突出重围,另一部被日军缴械。上午11时,日军完全占领兵营。
爱新觉罗·熙洽
从19日凌晨4时50分开始进攻长春市区的日军,先后袭击了东省特区第二警察署和特警长春公署、吉长铁路局,以突然开枪扫射击伤击毙警察的偷袭方式实行占领,随即占领了长春车站。
自19日晨6时许至晚上10时30分,日军先后侵占了长春公安局、各分局、派出所及无线电台等要害机关,占领了吉长镇守使署,将城内吉林省防军全部缴械。至此,不到24小时,长春市便全部被日军侵占。
日军在攻占长春时,对中国军民施以种种暴行。
据当时幸存的长春警察署警员李开富回忆:“当日军袭击长春警察署时,将无意抵抗的警察缴械,背手反绑, 并用刺刀乱捅致死,见到署内两名伙夫,便开枪射击,一人当场击毙,一人尚有气息,日军复开一枪,也被杀害。随后又将署内人员捆成一堆,要用机枪扫射,署长再三悬求,才得幸免。在中国军队撤退之际,许多百姓为逃避日军杀戮,也随军队逃亡,日军不分军民,一律炮击枪射,沿途伤亡百姓不计其数。”
据《国难痛史》记载长春市军警市民死于日军炮火者,达四五百名,仅长春红十字会救护伤员及掩埋死亡尸体即有伤兵45名,埋尸207具。
《华北日报》1931年9月25日报道了日军攻陷我长春宽城子军营后的惨烈情况:
“本月20日早7时20分,记者向二道沟视察一切。见我军营之围墙,已化为焦土; 而东西南北各兵士宿舍,亦被炮击崩塌。营内我军之死尸,有裸体者,有半裸者,有穿上衣而未系钮扣者,有只着下衣而未系带者,有缺一腿者,有胳膊被砍去者,周身血迹淋漓,腥气冲鼻,纵三横四,仰卧侧背,其惨酷情况,令人鼻酸,不觉泪下。
复往营之西南角,见一锅炉内,有一尸尚未死去,双眼犹知视人。但周围有武装日军,不准接近,又连声吓喝,逼记者速走,故未敢问伤者一言。休言活尸,即在死体亦不能运出,实属令人切齿。又向该营调查时,见左右岗楼内有尸两具,横卧地下,血迹淋漓遍地。知系日军偷入我营时,被其以刺刀扎死于岗楼内。观营门旁,有一穿军官衣服者,近前一看,乃傅营长是也。”
关东军占领长春后,按照“根本解决满蒙问题”的战略方针和不失时机地主动进攻“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进攻思想,决定以东取吉林、北攻哈尔滨为第二期作战的主要目标。
攻占长春后,板垣高级参谋和石原作战主任参谋迅速策划了攻占吉林的行动。
侵占吉林省城吉林市,可以说是攻占沈阳的故伎重演,也是首先制造出兵借口,然后进攻,实行军事占领。
9月21日凌晨3时,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在关东军幕僚会上,在板垣,石原两参谋强烈要求下,根据建川美次的指示,决定“出兵吉林”。侵占长春的第二师团长多门接到命令后,于早晨6时30分,率部向吉林市进击。他们首先攻打吉长铁路局和铁路警察所,炮击铁路局楼房,纵火烧毁铁路警楼房40余间。9时30分,多门率装甲列车进逼省城吉林市区。
当时东北边防长官公署副司令、吉林省主席张作相正在锦州奔丧。代理省主席、吉林边防署司令熙洽,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与在士官学校当过教官的多门是师生关系,作为皇族,他又是清朝复辟运动宗社党巨头之一,妄图借日寇力量复辟清朝皇权,已秘密降日。熙洽在20日下午就已命令中国军队撤出省城,以示投降诚意。
当多门率军兵临城下时,熙洽又派遣特使前往土门岭迎接。于是日军先头部队于9月21日晚6时30分进占吉林市。晚8时,多门中将命令第二师团主力占领了省边防署、吉敦、吉海,吉长三铁路车站、省城九门各关,各江沿要塞及吉林北山,并将财政厅、永衡官银号、金库全部封锁,武装警察一律缴械。到22日凌晨,吉林省城全部沦陷。日军在城内设岗布卡,使全城陷入高度紧张的气氛之中。
随后,22日至24日,日军又先后攻占延吉、珲春、和龙、汪清、敦化及西北各县。在不抵抗的政策之下,不到6天时间,吉林大部分山河尽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