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省财政厅获悉,四十载以来,四川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外国政府贷款,有力地助推了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医疗卫生等经济社会多个领域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引资金补短板
助力重点领域事业发展
四川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合作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多个领域事业发展。
助力打通交通瓶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成成渝、成南、雅西等高速公路项目;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成九黄机场、绵阳南郊机场。
推动能源发展。有效利用国外贷款实施能源能效项目,支持水力发电、电网建设、脱硫环保和能效提高。
补齐民生短板。实施医院诊疗水平改善项目,支持医院提升医疗等级,大幅提高项目所在地医院大型设备配置率。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利用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金融组织优惠紧急贷款,支持汶川、芦山地震灾区城镇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村道路、病险水库修复、生态恢复、农村沼气等项目建设。
引技术促发展
带动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
利用国家加速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机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
改善通信条件。利用世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引进交换机等先进通讯设备,改善四川通信状况。
加快设备更新。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进行消防装备升级建设,提升高层建筑抢险消防能力和化学消防能力。
抓创新促示范
不断寻求外贷合作新突破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加强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在外贷合作领域实现新突破。
突出绿色转型。在绿色发展、净零低碳等领域创新突破,成功实施绵阳市安州区河东新区复合生态、德阳市罗江区周家坝生态湿地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自贡市贡井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成功争取四川省气候智慧型净零农业发展示范项目列入国家规划。
强化方式创新。紧跟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工具创新形势,进一步拓展资金利用模式,成功争取实施世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拉开了四川省政府主权外债引入结果导向型贷款工具的序幕。
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部门和地方沟通协调,不断提升组织动员和政策协调能力,成功争取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列入国家规划。(赵蝶)
编辑:赵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