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改建后的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正式启用,现场还举办了一场"百年杨浦·百年好合"集体婚礼。
花海起誓,古树为媒。活动现场,18对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领到结婚证书,在现场百余名来宾的见证下,齐声宣读结婚宣誓词,用一场意义非凡、简约浪漫的集体婚礼共同缔结"爱的誓约"。同时,10对钻石婚、金婚、宝石婚、银婚夫妇获颁了结婚纪念证书和纪念品。
活动举办地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位于长阳路1111号江浦公园,契合婚姻路上"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美好寓意。改建后,整体建筑为全落地玻璃幕墙结构,门头选用中国传统红色系,组成半圆形鸾凤和鸣门;幕墙外侧贴有象征着"喜事临门""比翼双飞"的喜鹊与彩带。整个中心打造成为集婚姻收养登记、婚姻文化展陈、婚姻家庭辅导为一体的婚姻家庭综合服务体,为新人带来融合公园美景与文化底蕴的独特婚姻登记体验。
中心的婚姻文化展项区设置了3个集"功能、体验、互动"为一体的展项,对应刻画了三个不同时期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在"寻爱之旅"展项,新人双方可以点亮一件件共同完成的事情,比如一起过生日、一起旅行等,最后可以根据点亮的图标生成专属的甜蜜回忆录,并可扫描二维码导出电子版留作纪念;"缱绻情话"展项保留了杨浦"爱情邮筒"的实体,可以投递明信片,收获结婚纪念日邮戳,同时增设了"电子书信",可通过电子屏写下对另一半、对婚姻的承诺;"和美相守"通过点亮一扇扇小窗户里不同的家庭生活场景,让来者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温暖守护和精神力量。
而在中心的婚姻文化展示区,有很多承载着爱与回忆的"宝贝",都是向社会各界征集而来的婚姻文化"老物件",有保存完好的上世纪50年代的订婚证、结婚证、老照片,还有带囍字的喜糖罐、食盒、茶叶罐等,将一代代人的家庭故事凝结其中,定格了不同年代婚姻家庭生活的美好时光。
"杨浦婚登的‘新家’大气漂亮,是领‘红本本’的最佳选择!"新人陶先生是一名奋战在杨浦的人民空军,他说三年来,杨浦见证了他和妻子的爱情开花结果,两人于是决定将人生大喜事定在杨浦。"特别感谢杨浦民政局为我们举办的这场神圣浪漫的集体婚礼。"
贾起民、傅丽珍夫妇是婚龄62年的钻石婚伉俪,他们感慨道:"我们今年90多岁了,从复旦毕业后留校工作,成立了家庭,一转眼60多年过去了。我们凡事有商有量,形影相随,既是工作的搭档,又是生活的伴侣,更是灵魂的伙伴,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双向奔赴、共赴山河。祝贺杨浦婚登中心迁新居、开新篇,促成更多美好姻缘,见证更多百年好合!"
89年前,近代中国第一次集体婚礼就在杨浦(今上海体育大学办公楼——绿瓦楼)举办,开创了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先河。仪式上,通过一部婚姻文化主题宣传片和一场婚礼年代秀,展现了婚俗文化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还原了各年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睦家庭的期待。
今后,杨浦区民政局将通过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杨浦特色、文化特质的"沉浸式"婚姻登记为民服务新地标,持续打响"百年杨浦·百年好合"特色婚姻文化品牌,让市民群众感受到杨浦的民生温度和甜蜜指数不断攀升,助力打造"人民城市"的杨浦幸福样板。
作者:刘力源
文:刘力源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