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家里祖上六代都是烧砖窑的工人,在年少的时候,徐海东便开始和父亲一起去砖窑干活,在这期间,徐海东体会到了被剥削阶级的各种艰辛。
就在徐海东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当窑工的时候,红军来到了他的家乡,徐海东受到红军的感召,便加入了革命队伍,徐海东战斗英勇屡立战功,1925年被组织批准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徐海东回到湖北老家参加了当时的农民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徐海东全家66口人被杀害,不过这样的绝境并没有让他绝望,徐海东立志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徐海东此后,将革命斗争转到地下,努力发展地下党员,后来他又领导了西南农民的起义。
1931年,徐海东先后担任了红四方面军师长、红二十五军师长、军长等职务。
在长征之时,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第一个到达陕北,并与陕北红军红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一起整编为红十五军团,经历多次作战扩大和巩固了陕北苏区根据地,有效的接应了中央红军的到达,中央红军到达之后,徐海东又率部配合中央红军击退了国军的围剿,为中央红军扎根陕北奠定基础。
1937年,徐海东任职八路军115师的旅长,并参加了平型关大捷;1939的时候,徐海东担任新四军指挥兼司令员之职。
常年的战斗让徐海东多次受伤,在1940年的时候,徐海东病痛缠身再也无法上战场作战,只能一边休养,一边在后方工作。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徐海东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
徐海东将军为了革命舍生忘死,甚至还牺牲了66位亲人,那么现在他的后人如何呢?
和徐海东将军一样,他的子女们深受父亲的影响,没有一点官二代的奢靡腐化作风,皆以艰苦朴素、白手起家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徐海东将军共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长女徐文金
1925年,徐海东将军的大女儿徐文金出生,1927年大革命失败,徐海东的66名亲人被杀害,徐文金被三伯父用箩筐挑着连夜逃走,此后徐文金隐姓埋名,做了一个乡村人家的“童养媳”。
当时有传言说,徐海东将军已经牺牲了,直到1951年的时候,徐文金才知道了自己的父亲还活着,然后在大连的一家疗养院见到了她阔别23年的父亲。
在陪同父亲在疗养院住了2个月后,徐文金跟父亲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她想在城里找个工作。
徐海东将军沉默许久,这才说道:“现在刚刚解放,政府负担还很重,你又没有文化,怎能搞特殊化呢?”
徐文金最后还是回到了大山里,一辈子都扎根在农村,即使是在三年灾害期间,她的丈夫因为饥饿和疾病离开了人世,徐文金都没有再开口向父亲要求救济。
长子徐文伯
徐文伯幼小时候便喜欢读书,后来又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法律,其后担任我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组长等职务。
次女徐文惠
徐海东的次女徐文惠幼年就随着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奇女子,后就读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担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医生,为更多的人救死扶伤。
徐海东子女都是用自己的奋斗来继承父亲的遗志,二女儿还亲自重新走了一回长征之路,
徐文惠于1939年在延安出生,她幼年时期便跟着父亲辗转各地,是一位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奇女子:“那年9月,父亲随刘少奇调往华东新四军。路上,刘少奇改用化名,扮成父亲的秘书,抱着4个月大的我,前往华东。此后的行军中,我和哥哥就是被用筐子挑着,一头是我,一头是他,随着部队转移的。”
徐文惠后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学,毕业后在解放军总医院担任医生。
退休后,徐文惠一直在搜寻史料,出版纪念文集,为了纪念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她还主编了《巾帼英雄——长征女红军》大型邮册。
徐文惠还曾经带着女儿重走长征路,誓将红军长征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用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及子女的言行。
次子和三子情况不明,其中有一人在1997年的时候瘫痪了,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徐文惠和他的这个弟弟生活在一起,徐文惠悉心照料弟弟,不离不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