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体检人群是否有必要筛查Hp感染?Hp阳性者应如何进行管理?
撰文 | 球菊
Echo对本文亦有贡献
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及某些胃外疾病关系密切,既往关于如何有效根除Hp的话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在我国,Hp感染率较高[1]。为更加有效管理Hp感染者,此前,相关学会已发布了多部指南/共识意见[2-5],如何有效进行Hp的早期筛查,防患于未然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关注。
健康体检人群无疑是早期筛查的“大户”,为了将Hp根除关口前移,规范健康管理机构对于Hp感染的筛查与管理,有效降低Hp感染,预防胃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近日多位专家联合发布《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图1),从健康体检中Hp感染筛查及检测技术、Hp阳性者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1]。本文整理要点如下,快来看看对临床Hp管理有哪些裨益~
图1 《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1]
01
体检人群是否有必要进行Hp感染的筛查?
证据表明,20-40岁的年龄段根除Hp不仅预防胃癌发生的获益最大,还可以降低Hp感染相关的其他疾病风险(如消化性溃疡病、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进一步提高筛查的整体成本效益[1]。同时,年轻成人在组建家庭前根除Hp,能够降低新家庭及两个家族内的传播风险[1]。因此,共识认为,将无症状中青年(20-40岁)作为重点筛查对象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1]。
数据显示,我国不同地区体检人群的Hp现症感染率为25.8%-38.82%,表明有必要在体检人群中积极开展Hp的筛查,并加强检后的干预与管理[1]。共识也认为,有必要在体检人群中开展Hp筛查,对于参加健康体检的成年受检者,可将Hp筛查纳入其常规体检项目[1]。
02
体检人群应采用哪种检测技术进行Hp筛查?
Hp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检测(借助胃镜检查获取胃黏膜组织后进行检测)与非侵入性检测[尿素呼气试验(UBT)、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1]。共识认为,无症状体检人群首选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方法,其中UBT是最受推荐的方法;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便于居家采样后送检,可作为备选[1]。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质子泵抑制剂(PPI)、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等抑酸剂,铋剂、抗生素(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等药物会抑制Hp生长,降低尿素酶活性,易出现假阴性结果[1]。因此,除了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筛查Hp前,须停用各类抑酸剂至少2周,停用铋剂、抗生素至少4周[1]。此外,UBT结果在临界值的情况应参考《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图2)进行判断[6]。不难看出,Hp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药物影响、具体检测数值以及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1]。
图2《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6]
拓展训练
Q:[多选题]Hp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
A.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
B.血清Hp抗体测定
C.活检标本涂化
D.活检标本病理切片中寻找
E.粪便在微氧环境下培养
03
如何管理Hp阳性受检者?
对健康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是为了将Hp根除关口前移,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若健康人群体检发现了Hp感染,临床医生应该怎么做?
共识告诉我们,对于符合根除指征的Hp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前,需结合年龄、症状、一般健康状况、是否为胃癌高危人群、是否长期使用抗栓药物等以及治疗时机和方案选择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分层管理(图3)[1]:
图3 体检人群Hp检测与管理路径[1]
▌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除根除治疗外,还应进行进一步诊疗
Hp阳性受检者若年龄≥40岁、有消化道症状、存在其他胃癌危险因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感染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其他胃癌危险因素(包括摄入高盐、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等]、需长期服用抗栓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等情况,共识建议根除治疗并转诊专科进行胃镜等检查的评估及干预[1]。
▌强化“首战即决战”的理念
首次根除失败后反复治疗,不仅会导致Hp感染个体的后续治疗药物选择困难,还会加重所在地区的抗生素耐药,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1]。且反复根除治疗失败会使患者经受诸多的药物不良反应,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反复就医导致的误工误时等还会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因此提高Hp首次根除率意义重大[1]。
在体检人群中进行Hp筛查,更应强化“首战即决战”的理念,参考《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图4),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经验性根除治疗与个体化根除治疗,提高首次治疗根除率[1-2]。
图4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2]
▌根除治疗后复查的时间
为避免治疗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复查须在根除治疗结束后4-6周进行[1]。且共识不建议根除治疗结束1-2年内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判断[1]。
对于Hp根除治疗结束后复查转阴者及Hp筛查阴性者,结合目前国内成人Hp再感染率低的特点,共识不建议每年进行筛查,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个体的基础疾病状态、密接者感染情况、卫生经济条件、生活行为习惯、所在地区Hp感染率等情况决定[1]。
▌特殊人群应个体化处理
Hp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60岁老年患者胃癌发病率,但老年人群的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较多,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临床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群Hp根除的风险和获益,个体化处理[1]。此外,老年Hp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前需先行胃镜等检查[1]。
对于儿童患者,可按照《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图5)进行处理或转至专科[1,7]。
图5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7]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策略是现有“筛查和治疗”和“检测和治疗”策略的重要补充[1]。该策略建议对感染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治疗和随访,如此能够关注到再感染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染,以及被感染家庭成员胃黏膜病变进展等多个相关问题,有望阻断Hp的传播链并防止根除后再感染,是预防Hp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4,18(8):561-570.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11):745-756.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5):289-303.
[4]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4):221-233.
[5]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 等. 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9,39(005):310-316.
[6]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797-802.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专科联盟,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07):580-587.
责任编辑:林零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