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口警报”再次拉响,二胎效果不佳三胎没人生?奇葩建议频出

0
分享至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生育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现在全球的生育率都是呈现着下降的趋势,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原因。

虽然在非洲的一些国家生育率依旧还很高,可是现如今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和国家生育率都在下降,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国家还曾因为人口过多而实施过计划生育。

可近些年来,国家却在不断开放二胎、三孩政策,就是想要提高国家生育率,只不过这些政策起到的作用不算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成本变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育龄女性有了更多的机会,不再将生儿育女作为人生目标。

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各界频出高招,也有一些奇葩意见纷纷涌现。

一、从计划生育到二胎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国家饱受战火,人口损失严重,当时的政策也是很鼓励生育的。

短短30多年时间,中国人口就从建国之初的五点四亿一跃达到了10亿。

这也和当时中国的支柱产业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刚开始工业体系不够完善,国家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而要发展农业就需要人口。

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当时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的劳动力,一大批劳动力就这么剩了下来。

直到1978年,鼓励市场经济,这些被剩下的“劳动力”才有机会寻找其他的出路。

但此时,又有一个严峻的问题出现。

那就是人口如果再继续增长,以当时中国的农业水平是无法负担这么巨额的粮食。

于是为了保持国家的稳定,便有专家提出要进行计划生育。

政策刚实施的时候,老一辈人还不是很能理解,但随着这种宣传的深入,优生、少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国家最初对这种情况也是喜闻乐见,但慢慢的中国的人口问题却显现了出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古代活到60岁的老人,那已经算是长寿,可到了今天,能活到这个岁数的老人,却是比比皆是。

在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一举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这本来也不是坏事。

但是在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多的时候,中国的生育率却在持续下降,中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明显。

因为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相关的福利发展也必须要跟上来,才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

为了减轻社会压力,国家开始调节生育政策开放二胎,想要以此增加未来的劳动人口,从而减轻社会老龄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于是,在2015年10月,国家开始实施二孩政策,社会进入了“催生”时代,本以为之后中国的生育率会逐渐回升。

可没想到这个政策开放后,中国的新生人口数量还是在逐年下降,有些年轻夫妻不仅不愿意生二胎,甚至连一胎都不愿意生了。

二、从二胎到三胎

数据显示,在2011到2015期间,中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平均在1600万左右。

可在2019年,新生儿的数量却连1500万都没有达到,2020年这个数字更低,新生儿才刚刚超过1000万。

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甚至已经有专业人士认为,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还有人预估在2025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3,这毫无疑问会让社会的负担越发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不断有人呼吁应该开放三胎、四胎甚至是多胎,将生育自主权交还到人民手中。

但很明显,仅从政策的角度去鼓励生育,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小的。

当初二孩政策出来的时候,有很多家庭还挺高兴的,觉得可以多生个孩子,给独生子女做伴。

可是等到回归现实之后,很多家庭又会看到,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经济压力较以往大了很多。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一对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

如果要真再生一个孩子,那么家庭负担就可能会加重,甚至有可能影响一胎的教育质量和父母自身的生活。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生育问题依旧不够宽容。

社会的进步,给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在进入职场之后,女性创造的价值,也不见得会比男性少。

可即便如此,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依旧还是很普遍。

正常女性在分娩前后,工资甚至会有一些差距,还有一些女性在生孩子之后,会被认为创造的价值也可能会大大减少。

这种偏见,也让很多孕龄期的女性不敢生,甚至是不愿意生孩子。

即便二胎政策开放,女性在“要不要生”这个问题上,还是会纠结很久。

可当人们还在为二胎政策感到困扰的时候,国家又开始鼓励生三孩,而三孩政策出台,却显得更加没有波澜。

现在的年轻小夫妻,更注重追求自身幸福,还有不少人因为职业或者观念原因,会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于不婚不育。

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现在社会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投入都在逐年增高。从孩子出生吃的奶粉和用的纸尿布,到孩子成年需要准备的房子,车子,都给父母增加了很大的无形压力。

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在和其他人竞争中不落下风,那些想生孩子的父母在生一胎的时候,都会希望这能在自己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生孩子。

如果再生二胎,甚至是三胎,对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是巨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情感和精力的付出也得翻倍增加。

在这些难关面前,很多夫妻都会望之却步。

现在的社会包容度在提高,以前一个女生或者一个男人选择不结婚,所受到的社会歧视还是非常严重的。

现如今,虽然依旧还可能有偏见存在,但也不至于像传统社会一样让人觉得窒息。

因此,即便现在政策已经放开,很多人对于生育的态度都不是很积极,有年轻人甚至连婚都不愿意结,那就更别谈生孩子。

三、各种奇葩“催生”建议

出于对未来的担心,“催生”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社会各界也是脑洞大开,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有专家建议,彻底放开生育,将生育自主权交到人民的手中,听起来还不算离谱,但能起到的作用能有多大,还不好说。

毕竟这种生育自主权的开放,本质上只起到一个呼吁的作用,对于实际的生育过程,并没有任何利好之处。

在现今的社会,大家不愿意生,就是觉得自己负担不起一个孩子。

就算有政策鼓励,如果没有实际的帮助,这种鼓励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有些专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将生育以实际的福利补贴挂上钩。比如厦门大学的某个教授就提出建议,要适当惩罚那些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他建议要把生孩子和社保的养老金联系起来,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之后的养老金要适当下调。

这些下调的部分,用来奖励那些生了孩子的年轻人,他确实切切实实的将生育与实际利益联系起来。

但这项建议,却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离谱。

养老余金的多少,应该根据缴纳的保险来计算,单纯将其与生育挂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也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批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网友也出了一些奇葩的主意。

比如有网友建议将生育与公务员的考核标准联系起来,在那些事业单位工作,要首先响应和国家的号召,最少生两个,职位高的至少生三个。

他们生得越多,未来的职业前景越大,这听起来有些好笑,但其实也反映了部分网友内心的不满,这些话其实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矛盾的转移。

本来生不生孩子就是自己决定的,即便国家出了政策让人生,但这也不能是一个强制性政策。

既然国家觉得生孩子好,就得以身作则,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就成为了最好的示范对象。

还有一些网友觉得,让年轻人愿意去生孩子,至少要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比如最大头的教育支出,起码得保证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人负责,这样年轻人才敢生。

想要年轻人愿意生,起码得保证母亲每月能享受3000块的补贴。

甚至还有人提议这些成年的小孩儿,每个人还得配一套房子,这样才能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

这些条件听起来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但其实这也反映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敢生,更多的觉得自己没能力去承担生一个孩子需要面临的压力。

如今中国社会生活成本太高,即便是喜欢小孩的年轻人,也会因为自身无法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选择不生。

以上这些建议,虽然个个听起来都有些不合实际,但是毫无疑问这反映很多人所面临的一个社会现状,那就是“生不起,不敢生”。

要是这些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未来的生育率,恐怕还是可能很难提高。

结语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年轻劳动力的减少,确实会对国家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如果仅靠政策的呼吁,让大家响应,那么其效用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低的。

如今,人口警报虽然已经拉响,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感悟并不深。现在的人愿意去生育,肯定是因为他们觉得生孩子后的生活会更幸福,仅仅从劳动力方面来讲道理,触动性可能还是不够强。

参考资料: 2023-07-01第一心理《二胎、三胎政策均落空,人口警报拉响,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局面?》 2021-02-04 咨询师天生《高房价高压力,什么让中国陷入“生育断崖”?二胎政策为何失效?》 2020-12-18酷玩实验室Coollabs《从计划生育“偷”着生到开放二胎还不行,中国娃为什么生不动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泠泠说史
2025-11-11 18:10:39
上海刚刚通报:王卫明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上海刚刚通报:王卫明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2 18:31:05
华为新技术刚公布,就要被退场了!

华为新技术刚公布,就要被退场了!

科技堡垒
2025-11-12 11:10:14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张雪峰晒婚戒辟谣出轨后续:看演唱会女子账号被扒,海量美照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2 15:39:13
京东“凛冬将至”!大摩下调评级,称京东是未来12个月最差电商股

京东“凛冬将至”!大摩下调评级,称京东是未来12个月最差电商股

爆角追踪
2025-11-12 16:52:17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邻居被摔死后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邻居以故意伤害罪被公诉,案件一审将开庭

扬子晚报
2025-11-12 19:59:31
男篮颁奖!周琦队霸,吴前笑开花,赵睿咬奖牌,粤港澳三队合影!

男篮颁奖!周琦队霸,吴前笑开花,赵睿咬奖牌,粤港澳三队合影!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2 22:29:16
塞尔维亚总统:欧洲正准备与俄罗斯打仗!

塞尔维亚总统:欧洲正准备与俄罗斯打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6:34:09
第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主持周冬雨开场,网友:内娱影坛要完

第38届金鸡奖开幕,陈飞宇主持周冬雨开场,网友:内娱影坛要完

八卦南风
2025-11-12 16:29:56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男子100米仰泳:徐嘉余夺冠,收获四届全运会第13金

男子100米仰泳:徐嘉余夺冠,收获四届全运会第13金

懂球帝
2025-11-12 20:09:05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广东职工会员可申领千元学历提升补贴 计划补贴2万人

中工网
2025-11-12 09:00:01
张颂文等人在韶关街头救人续:当地称正开展见义勇为评定调查

张颂文等人在韶关街头救人续:当地称正开展见义勇为评定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5:54:51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这两个新闻放一起看,讽刺得让人无话可说

清书先生
2025-11-12 15:55:46
实探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苗王”的庇护所:堆着大量猕猴桃等野果,一个多月他只瘦了10多斤

实探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苗王”的庇护所:堆着大量猕猴桃等野果,一个多月他只瘦了10多斤

极目新闻
2025-11-12 21:49:34
刘道玉逝世:民间哀思如潮,体制内媒体为何却保持沉默?

刘道玉逝世:民间哀思如潮,体制内媒体为何却保持沉默?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2 02:24:35
我们大多数国人为何不擅长演讲?网友分析出根本原因了

我们大多数国人为何不擅长演讲?网友分析出根本原因了

清晖有墨
2025-11-12 14:55:36
江苏男子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央媒紧急介入,年龄信息曝光

江苏男子暴打母亲后续!已被刑拘,央媒紧急介入,年龄信息曝光

180视角
2025-11-12 13:44:25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2025-11-12 23:43:00
8点财经社
8点财经社
普及财经信息
2079文章数 110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原来不扫兴的父母都拥有孩子视角,太受触动了!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亲子
时尚
手机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亲子要闻

孩子出现抽动以后会影响智力吗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突然官宣:拍照按键+双版本,或在11月24日发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