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自放
胡玫执导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上映首周票房仅数百万元,并且遭受了部分网友的恶评,这部胡玫导演“十八年磨一剑”的经典改编电影真的如网友所言是烂片吗?今天,我们怎么看“红楼梦”,这个“红楼梦”不仅仅是《红楼梦》的影视化改编作品,也包括《红楼梦》原著小说。
不是烂片,中规中矩的经典呈现
《红楼梦》面世200多年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可说是中国最家喻户晓的小说之一。对于古典名著的改编一向争议颇大,尤其是《红楼梦》这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每一次影视化都会伴随着激烈争吵。有人认为:“原著已经如此完美,不忠实还原就是魔改!”也有人认为:“电影有电影的语言,若完全按原著拍,那还叫什么改编?”
看过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全片,可以确定,从艺术文本和影像呈现两个方面说,影片当然不是烂片,也不是魔改,而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经典呈现作品。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中规中矩的经典呈现,表现在影片基本上遵循了原著的核心内容,并大胆进行了艺术创新。电影以林黛玉回府奔丧开篇,此时的贾府表面风光,却欠下朝廷大量的银子无法偿还,为了迎接元妃省亲,王熙凤侵吞林如海家产修建大观园,在元妃的建议和贾母的默许下,王熙凤最终出卖了宝黛两小无猜的爱情,设调包计,让宝玉迎娶宝钗,逼死黛玉,最终情散人悲。除了贾坑林财这一情节,影片的绝大部分内容严格遵循原著,将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与以往《红楼梦》影视化作品不同的是,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在宝黛钗的青春化呈现方面特点鲜明。在原著中,宝玉刚开篇的时候14岁,黛玉也就12岁半,薛宝钗就14岁半,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宝黛钗主演与原著角色年龄设定基本相符,看多了以往同类作品中成人化的宝黛钗,《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中宝黛钗眼神中的幼稚懵懂肉眼可见。特别是这一版的林黛玉还有点婴儿肥,后期略瘦,堪称是与原著比较符合的设定。
在我看来,《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有两处有待商榷的处理。其一,电影开头是宝玉走在雪原,这是原著中最后的内容,这样的设置让影片入戏较慢。胡玫导演此前对这一安排有个解释,说是想将影片最后的内容倒序讲述,这也说得通。在整部影片中,还有许多内容并不是完全按照《红楼梦》原著的顺序进行的,这也是影视化呈现的必要,符合戏剧的规律,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刘姥姥进大观园”虽然是观众耳熟能详的典故,但电影篇幅有限,应该集中精力讲述爱情悲剧,用了四分多钟展现刘姥姥进大观园似无必要。对此,胡玫导演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有过解释,她说“刘姥姥”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作为全片中唯一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二是如果《红楼梦》里面没有刘姥姥,所有的红学家会过得去吗?所以穿插进去。
贾坑林财,逻辑链条清晰的创新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有两条清晰的故事主线,即爱情与阴谋,爱情当然是宝黛的爱情悲剧,阴谋则是“贾坑林财”。对于“贾坑林财”,有自媒体诟病很多,认为“看了几版《红楼梦》,没看到过这个说法”,并认为“影片既要爱情又要阴谋,到底想表达什么”。
什么是“贾坑林财”?即林如海去世后,贾琏借帮助黛玉料理丧事之际,将林家的财产运到贾府,这些财富被贾府占有,黛玉并没有支配权。在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表达了这一情节。
“贾坑林财”是魔改经典吗?当然不是。
在《红楼梦》原著中,“贾坑林财”确实没有被明确表达出来,在《红楼梦》第十四回中,只是讲述林如海在扬州身染重病而亡,林黛玉和贾琏一同送林如海的灵柩到苏州。
但在红学研究领域,“贾坑林财”是一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话题。清代人涂瀛最早提出林家财产的归属问题,他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刊行的《红楼梦论赞》中有个附录《红楼梦问答》,在论及林黛玉时,涂瀛认为林如海死后,林家“数百万家资尽归贾氏”。这一说法引起很多争议,有人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贾府是个贪财的“坑”;也有人认为,这个观点不过是主观臆想的“梗”。不管“贾坑林财”是否有其事,这一话题确实是红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将其放在同为艺术作品的电影中,并不是违背原著之意。著名作家王蒙看这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贾吞林财’的明面描写是一个突破,这倒是一个创新。”
也有自媒体博主批评说,影片中宝玉和宝钗形成“金玉良缘”的原因,好像是为了经济原因,修大观园用了林家的财产,贾府真的那么穷吗?贾宝玉为了钱与宝钗结婚,是不是儿戏了?提出这样的质疑,恰恰反映了影片遵循了原著,并暴露了部分观众对《红楼梦》原著的一知半解。
首先,当时的贾府确实大厦将倾,入不敷出。《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说贾府,“如今外面的架子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意思是兜里根本没啥钱了。小说原著中有丫环讨要月钱的情节,可见支出已经非常紧张。对于这一情形,电影中有明确的表现,一是用一场精彩的群戏讲贾府欠朝廷多少银子,二是周瑞家的替下人们问王熙凤月钱什么时候发。《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贾琏道:
“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再发三二百万”这样的话语,在影片中也通过贾琏的话体现出来了。
其次,宝玉与宝钗结婚,让阴谋与爱情的逻辑链条清晰起来。对于原著《红楼梦》和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而言,一般读者或者观众的认知里,核心内容肯定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至于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因何而来,原著是说封建大家族的指定,但对为什么这样指定语焉不详;电影里说了封建大家族的指定这一情节,更给出了合乎逻辑的银幕故事呈现,即宝黛钗的爱情悲剧来自影片中的“阴谋”。影片开篇不久,就展示了贾府入不敷出的窘况,欠下朝廷大量的银子,元妃省亲建大观园的开支过于庞大,两项开支里,王熙凤通过坑林家的财产补上了建大观园的窟窿,欠朝廷的大把银子怎么办?这时,家资丰盈的薛家及时示好,希望结亲,连薛蟠都知道贾家的权力和薛家的钱应该“联姻”,在这种情况下,宝玉与宝钗联姻被提出来并被迅速执行。可以说,林黛玉家的财产被坑掉,然后贾家需要更多银子选择了薛宝钗,然后导致宝黛分离,这条逻辑链条非常清晰,故事非常完整。
认知错位,网感爱情不懂古典爱情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不是烂片,影片的绝大部分情节是遵循原著并合乎逻辑的,但为什么在很多自媒体的评价里,影片却落了个所谓的“一边倒的负面评价”呢?
我觉得当下对《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所谓恶评的产生,源于两个错位,一个是内容表达上的错位,一个是传播方式的错位。在形成两个错位的过程中,不能说电影主创错还是观众错,而是说两者不在一个对话语境里,各说各的,这是当前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里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
首先说内容上的错位。
名著改编向来都难,因为改编自名著,合格的艺术创作也会被人放到放大镜下面去考究。现在被称为经典改编佳作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当初刚出来时也是被狂批,现在广受好评的陈晓旭版林黛玉,当初被公开报道批得一无是处,当初批评这版林黛玉的词语包括“拘谨呆板”、“黯然失色”,甚至批评导演王扶林对黛玉的解读“流于表象”。对87版黛玉的批评也有说不忠于原著的,比如周瑞家的送花,黛玉一边看花,一边鼻子“哼”了一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接着,她就直接把花扔回盒子里。其实原著中并没有黛玉将花扔回盒子里这一动作。这多出的一个扔花动作,当时被批不遵循原著。在新版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中,黛玉更是将花扔在了地上。于是有批评的声音说,这一动作将黛玉表现得毫无教养。作为这一人物形象来说,扔花确实不妥,但作为影像语言,适度的动作夸张也可以理解。
在对《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批评中,还有人顺带将李少红执导的2010版电视剧《红楼梦》进行了冷嘲热潮。李少红也好,胡玫也罢,都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杰出代表,她们在艺术创作上的能力毋庸置疑,对《红楼梦》实质内容的把控也是遵循原著的。胡玫版电影《红楼梦至金玉良缘》筹备了十多年,其表现的也是遵循原著的古典爱情,古典爱情的核心是爱情至上。问题是,十多年后的今天,浸润在玄幻剧中的这一代观众,已经不相信古典爱情,而是相信个性十足的有网感的爱情,在网感的爱情里,爱情在自我价值面前不值一提。
所以,在观看《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艺术文本上的错位。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段,黛玉在雾中的竹林散步,突然听到宝玉和宝钗大婚的消息,失去爱情的痛苦让黛玉瞬间崩溃,她奔跑在雾中的竹林,在自己的门前口吐鲜血。相信古典爱情的观众看到这里,会为宝黛的爱情悲剧而悲伤。而对相信网感爱情的观众而言,他们只会埋怨黛玉葬花的坑挖的不够大,只会埋怨宝玉、黛玉并排躺在床上说话不符合规矩。这已不仅是古典爱情与网感爱情的错位了,而是看没看过原著的差别了,这些观众只埋怨宝玉、黛玉的亲昵动作不够美,而不顾这是原著多次强调的事实。
其次是传播上的错位。
都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对《红楼梦》也有各自不同的解读,相信古典爱情的观众和相信网感爱情的观众,都可以解读自己心目中的《红楼梦》。问题是,当下的所谓主流电影观众,与相信网感爱情的观众重合度较大,他们不相信古典爱情。有个2021年的统计数据,当时影院20-34岁的电影观众占比超过7成,这个年龄段的观众,被业内称为所谓的院线电影的主流观众。电影作为一个艺术产品,当然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观看、评价,问题是,所谓网络上的口碑,主要来自于业内所称的主流观众,而这部分观众,恰恰是不认同古典爱情的那部分观众,所以对于古典爱情认真表达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遭受的批评的声量就比较大。这是传播上的错位造成的,并不能成为评价一部影片艺术文本水平的标准。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传播上的错位来自影片的发行。作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大IP,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上映首日的全国排片占比仅为4.4%,这是一个非常低非常诡异的排片比例。也就是说,在没什么人看过影片的情况下,在没多少人知道影片内容的情况下,影片得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排片比例。随后的四五天内,影片的排片比例继续下降,首周末之后排片比例下降至1%。这说明,影片的艺术文本和年轻观众的观影情绪出现了沟通上的大障碍。当下年轻观众更青睐情绪观影,在他们的认知里,影片能够提供情绪共鸣就是好电影,影片的艺术水准不重要。在部分自媒体博主对该片的恶评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位博主根本没有看过影片,但就是给予恶评。未看片就恶评,这已经超出文艺批评的范畴,而成为必须得到整治的文化传播乱象了。
(作者为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