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当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正在引发传统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教师的职业角色和素养被赋予了更多新内涵,如何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8月20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4)》撰写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在线学习研究院特聘专家刘曦葳主持。
文/在线学习新媒体撰稿人 王霖
研讨会现场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对莅临研讨会的专家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表示,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软实力,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支撑。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从2022年起,《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已连续两年发布《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年度报告,并于今年启动《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4)》项目。她希望专家团队群策群力、贡献智慧,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的行业影响力,藉此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报告总负责人从报告研制、调研、发布等方面对《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项目进行了总结,并呈现了《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4)》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进展,并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期待。
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学院教授汪琼主持研讨会。淮北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张琪从关键概念、指数构建、重点关注内容等方面对报告整体框架进行了介绍。作为报告中分别负责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领域的牵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柏宏权,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综合办主任、北大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冯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宗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前教育信息部原副主任、正高级教师茅红美(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张超逸博士代发言),对本领域报告的架构、问卷设计和案例方向作了汇报。
作为项目领衔专家,汪琼教授对专家们的汇报表示肯定,并从不同角度对报告内容、呈现效果作出具体部署,与专家们就重点概念、内容结构、问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她表示,在去年项目基础上,《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4)》将覆盖领域拓展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要突出高度、亮色与逻辑线,力图展现新时代教师队伍数字化学习的全貌。
在专家集体讨论环节,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马涛、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助理李晓梅、希沃副总裁魏振水等与会专家围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关注问题及项目整体框架内容进行研讨,并对项目整体安排达成了一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