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俗语“父不进子房”,下一句才是精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0
分享至

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塞西尔

俗语,往往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俗语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的经历总结,是祖祖辈辈的生活智慧。经历过岁月的沉淀,这些俗语对现在依旧适用。就如常常被提起的“父不进子房”。其实“父不进子房”还有下一句——“官不入民宅”,这句话更是这两句之中的精华,是上一句的衍生和升华。俗语“父不进子房”,下一句才是精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这“父不进子房”,字面上看是父母不应该走进子女的房间,但实际意义表达的要表面的深刻。这不仅是字面上父母不走近子女的房间,还表明:为人父母者,要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这句话对于今天仍然使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管关系再好,也要留有隐私和尊重,不能总想窥探子女的隐私,总想将他们紧紧的抓在手中。和谐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相互留有尊重与信任,尊重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并不是孩子年纪小,就可以随意窥视孩子的隐私。适当的给自己和子女留下适当的空间,适当的保持距离,才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特别是已经结婚了的子女,父母与子女更要注意保持距离。子女已经长大,总要离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各自的难关要闯,不能以爱为名,将他们永远的束缚在小小的天地里,一味地干涉,一味地反对。有赞成有反对,适当的提意见。当然肯定有人说,父母与孩子之间保持距离,就不会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越来越疏离吗。我认为是不会的,反而心会离的更近,试想当你有一个尊重自己隐私的父母,让你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以为你好而“绑架”你,你还会和父母闹掰吗?不会吧。尊重是相互的,爱也是。你的父母对你的爱,你不会因为一时的不理解而感受不到,为什么还会和父母疏离呢?

接下来要说的“官不入民宅”也是这个道理,“官不入名宅”表面上是当官的人不要随意的跑到老百姓的家中,实际上暗示着:官和民走太近,对自己和那户百姓都不会有好处。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当官的来自己家总是坏处比好处多。来的若是贪官污吏,那官入民宅就是来讨要银钱,或者巧取豪夺。若是两袖清风的好官来自己家里例行公事,那要么是家里得人有出事了,要么就是犯事了。总之,对于官员百姓总是惧怕的,自然是不希望官员随意来到自己家里。

而对于官员来说,为官者总是到百姓家跑,哪怕真的是去体恤民情,也会被人传闲话,扣上受贿的名头。并且也会给那些心怀不轨,想走黑路的百姓机会,让他们铤而走险通过巴结当官的人,来得到他们所想要的。因此,为官者若是常常光顾百姓的家里,哪怕是真心为人民服务,两袖清风,也会有不知实情的百姓被有心之人误导,认为这当官的已经失去了道德底线,不再公正廉洁。从而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将事情愈演愈烈,越来越糟。

“官不入民宅”还暗示了官与民之间那紧张的关系,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种遗憾。这种距离感,随着时间的增长,在渐渐的缩短。在当今这为官者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里,真正为民服务的人不是多跑几次普通百姓家就能体现的,而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和百姓一起解决问题,从百姓的角度考虑,解决百姓最担忧最急切的问题。是心系百姓,急百姓之急,忧百姓之忧。总的来说,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将它领会到心里的人,总是受益匪浅。“父不进子房,官不入民宅”这简简单单的俗语,却是话糙理不糙,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浓缩在这十个字之中。这道理浅显易懂,但影响深远至今仍然适用,甚至还能与现在的一些事情相联系。

俗语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智慧。即使这些话语产生的年代离我们远去,甚至还不知道它们流传的源头,但它们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提点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在广大群众中口口相传至今,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教会我们福祸相依,教会我们人性本质。它们虽简单,但蕴含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看清些人性。

因此,我们也应该如前人一般将这些俗语传承下去,启迪后世,不应该让这些文化结晶都消失在茫茫的时间成河之中。俗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当然若是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俗语自然要被淘汰。面对这些俗语我们也要批判继承,不盲目的相信,不盲目的不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洲杯预选赛:0-1,人口第一大国队遭世界第183掀翻,5轮0胜垫底

亚洲杯预选赛:0-1,人口第一大国队遭世界第183掀翻,5轮0胜垫底

侧身凌空斩
2025-11-18 23:59:03
美媒:快船管理层和伦纳德都辜负了哈登,他完全有理由愤怒

美媒:快船管理层和伦纳德都辜负了哈登,他完全有理由愤怒

懂球帝
2025-11-18 17:06:02
高市早苗的丈夫叫山本拓,比她大9岁还瘫痪了,两人没有子女

高市早苗的丈夫叫山本拓,比她大9岁还瘫痪了,两人没有子女

南宫一二
2025-10-06 10:43:46
被无数人吐槽的10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哑巴不许当设计师

被无数人吐槽的10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哑巴不许当设计师

Home范
2025-11-11 13:57:32
饺子拒绝金鸡奖,揭开内娱最大笑话:154亿票房,不配一个奖?

饺子拒绝金鸡奖,揭开内娱最大笑话:154亿票房,不配一个奖?

花心电影
2025-11-17 12:00:18
高市挑衅,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外媒:美军F35B登上日本护卫舰

高市挑衅,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外媒:美军F35B登上日本护卫舰

军机Talk
2025-11-19 09:59:38
香港知名电影人痛斥《新闻女王2》!称浪费佘诗曼黄宗泽好演员!

香港知名电影人痛斥《新闻女王2》!称浪费佘诗曼黄宗泽好演员!

我爱追港剧
2025-11-18 12:36:02
许绍雄出殡丨继子低调返港送别 父子情超越血缘界限 为太太龙嬿而将继子视如己出:介意什么?

许绍雄出殡丨继子低调返港送别 父子情超越血缘界限 为太太龙嬿而将继子视如己出:介意什么?

TVB资讯台
2025-11-18 22:37:45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华人星光
2025-11-16 13:19:17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奥运两负陈梦、全运两负王曼昱,留给孙颖莎的大赛时间不多了

奥运两负陈梦、全运两负王曼昱,留给孙颖莎的大赛时间不多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5-11-18 06:00:03
佩戴的项链有高科技违规?陈梦戴项链比赛原因找到,规则曝光

佩戴的项链有高科技违规?陈梦戴项链比赛原因找到,规则曝光

乐聊球
2025-11-18 14:28:18
昨夜美股血流成河,科技股全线溃败,今天A股要遭殃?

昨夜美股血流成河,科技股全线溃败,今天A股要遭殃?

财报翻译官
2025-11-19 05:41:48
王牌女间谍潜伏我国40年,嫁给矿工生7个娃,为何她却选择了背叛

王牌女间谍潜伏我国40年,嫁给矿工生7个娃,为何她却选择了背叛

睡前讲故事
2025-11-17 12:02:32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观察者网
2025-11-18 18:34:20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侯耀华北京别墅亲自做饭,灶台杂乱满墙油污,78岁穿范哲思很时尚

花心电影
2025-11-18 13:57:29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谭谈投研
2025-11-17 12:17:54
对于汪士钦的红牌男记者都在批评,而女记者李璇的说法与众不同

对于汪士钦的红牌男记者都在批评,而女记者李璇的说法与众不同

越岭寻踪
2025-11-19 08:19:37
南部战区空军重磅发布:《别太狂》!

南部战区空军重磅发布:《别太狂》!

新京报
2025-11-19 09:57:12
2025-11-19 10:36:49
无味秘惔
无味秘惔
爱阅读,爱生活!
2413文章数 3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头条要闻

女子被男友辱骂殴打后持刀刺胸口自杀 法院:男友无罪

头条要闻

女子被男友辱骂殴打后持刀刺胸口自杀 法院:男友无罪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县环卫所只招博士引质疑!可以“不拒博士”,不该“只招博士”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旅游要闻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