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虽然已经进入紧张的赛事竞争阶段,但开幕式所造成的各种争议,却并未平复。如果说法国巴黎奥委会主办方因为组织协调能力,导致大雨淋透全场观众、五环奥运会旗挂反、报错韩国代表队的入场名称,这些事都不算什么大事。而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几个涉及人伦道德和LGBT的节目无疑是争议的焦点。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由一个头戴施华洛世奇水晶光环的胖女演绎的耶稣和十一个妖魔鬼怪演绎的“最后的晚餐”。
这个节目一出,如果不了解基督教历史,或者不知道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的惊世之作《最后的晚餐》,可能还没啥感觉,只会觉得惊诧莫名,这一群奇装异服、胖女、裸男、跨性别的舞者组成的怪异无比的组合,究竟是想说明什么啊?
但是,虔诚的基督徒们,立刻就看出来了,这个表演,就是在模仿或者恶搞《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讲述的是耶稣和十二门徒吃饭,吃到一半耶稣说:“你们其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犹大听了惊慌的身体后倾,其他人的神情愤怒、激动、惊讶、表白、不一而足。不久后耶稣被罗马士兵逮捕,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圣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宗教故事。以《圣经》中耶稣去世前,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15世纪90年代由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绘于意大利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和教堂的食堂墙壁上。这是一幅被传颂千年的“奇画”,达·芬奇倾心创作的时间长达数年,绘画时从早画到晚,精雕细刻,废寝忘食。
而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耶稣变成了一个胖女人,头上还顶着施华洛世奇水晶做的大光环。而叛徒犹大的位置,居然是一个穿黄衣服的亚裔女孩。而耶稣的其它门徒,也是一群由异装癖、同性恋、多性恋的人来模仿,这就难怪虔诚而保守的基督徒们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了!一点不夸张的说,这个节目就是对基督教的亵渎,也是对全世界基督教徒们的侮辱。
虽然开幕式表演艺术总监兼策划人托马·若利对媒体表示,他从未想过“颠覆”宗教,并解释称表演是为了庆祝多样性,以及向这场体育盛会和法国美食致敬。“我的愿望不是颠覆,也不是嘲笑或震惊。最重要的是,我想传递一种爱的信息,一种包容的信息,而不是分裂。”他说,“我们想讨论的是多样性,多样性意味着团结。我们想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就这么简单。”
但这位艺术总监肯定也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绝对不想参与这种“团结”。于是,他就在全球媒体关注的最重要时刻,放行了这么一个注定将引发巨大争议的节目,不管他是假公济私,还是刻意为之,那个策划并制作这个节目的女人,也确实如他所愿,让全世界都差点破防。
这个差点让全世界破防的女人,也就是这个碰瓷《最后的晚餐》节目的创意和制作人,就是那个饰演耶稣的胖女士。她叫芭芭拉·布彻(Babara Butch),犹太人,女同。而她也以此为傲,看看她的自我介绍:“我是一个骄傲的犹太人,女同性恋者,酷儿。”
至于什么叫酷儿?通俗点解释:我今天说自己是男的,就是男的,明天说自己是女的,就是女的,想女同就女同,想男同就男同。酷儿这个词,最早是一个贬义词,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欧美白左的推波助澜下,它被重新定义,现在居然变成了一个自豪和亲属的身份认定。
据说就是这位芭芭拉女士构思了这个节目,然后自己戴上光环去扮演耶稣。在法国左翼群体里,这位芭芭拉女士也属于一位“光环性人物”。她最开始是做酒吧DJ的,后来做着做着,开始涉足平权领域,经常以自身为榜样,为肥胖者和同性恋平权发声。其实这倒也就算了,她还很爱拍裸照,在法国的不少杂志上都曾经有过她的裸照。要不是奥运会管太多,芭芭拉甚至想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全裸出镜,替肥胖者发声、争取更多的权利。按照她的说法,她想通过拍裸照的方式向世界宣传肥胖者的美,也要告诉全世界的肥胖者,不要有身材羞耻,不要害怕展现你的身体。
从个人角度上来说,我应该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胖子没啥歧视,对同性恋也无感。但我很介意在全世界关注的体育盛会的开幕式上,将如此赤裸裸、而又毫不掩饰的左翼意识形态宣传,为了宣传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和“政治正确”,硬生生将这种节目塞进开幕式的艺术表演中,让全世界都迫不及防,却又无可奈何地看那么一群妖魔鬼怪演出十几分钟,那就有点恶心人了。更不用说,还有那些世界各地同样在电视机前观看的孩子们,他们都还年轻,三观尚未建立,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顺便说一句,这位芭芭拉女士还是一个犹太教徒。外网上已经有人形容她此举无异于:犹太教徒向基督教徒脸上吐了一口痰!
现在这件事显然没有那么容易结束。外网已经流出一段有趣的信息,国际奥组委在重新审查巴黎奥运会闭幕式。之前的审查人员已经被全部换掉,因为之前的审查人员已被证明极度不可靠,不仅给国际奥委会惹下了大麻烦,甚至有可能挑起宗教之争。现在不光是一个节目一个节目的审查,甚至是精确到每一分钟可能会出现的画面来审查。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把基督教和穆斯林得罪了。国际奥组委会担心闭幕式会把正常人全得罪了。法国搞出的这场开幕式,一味讨好LGBT,一味夹带私货,已经搞的天怒人怨。基督徒义愤填膺,地区赞助商要求退出,许多国家大幅删减开幕式的内容。世界多地网站都紧急下架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连奥委会官方都对这次的巨大争议表达歉意。
无论多么开放的社会,都无法接受巴黎奥组委的标新立异。尽管法国开幕式的艺术总监振振有词,说什么以艺术的形式,传递一种社会包容和爱的信息,即尊重多样性选择,即使是这些和传统相异的人士,也得宽容其存在。但即使在法国本土,也有许多人在抗议这种标新立异,抗议以“开放、包容”的借口宣扬这种“多样性”。
中国也有句老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