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街头最多的是什么?除了摩托车,大概就是便利店了,其中最多的是台北人口中的小七--7-Eleven。据官方网站统计,台北市共有872家(2024年4月)。如果加上全家、莱尔富、OK等品牌,大约有1700多家。每平方公里就有6.27家。西门町则是台北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区域,1.5公顷的面积就有数十家便利店。
在这里除了购买各类的日常用品、食品,还有广泛的生活服务,诸如充手机费、买高铁票。此外,在这里还能托管暂时无人看管的小孩、夜间叫计程车、收发快递等。便利店已经深刻嵌入市民的生活。根据统计,台北每个家庭每年在便利店消费达新台币10.4万元(2022年)。
在人人称羡的便利店生活后面,也反映了台北生活的压力。便利店多样性服务的背后,是大家的工作时间长、忙碌而无法顾及生活,巷口超商的支援就变得非常及时。但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专家反思,台北的便利店现象的利弊,如此强大的体系,意味着便利店的供应商得支付高额的上架费,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反而不利。对市民来说,太过依赖便利店,生活少了可能性与想象,也减少了人与人交流的机会。
便利店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在日本发展壮大,九十年代开始在大陆沿海城市兴起。走在上海街头,各种品牌的便利店随处可见,从罗森、全家、7-ELEVEN,到上海本土的便利店好德、快客、可的,以及传统的夫妻便利店等......从1993年沪上第一家便利店开业起,如今上海已拥有超7000家便利店,几乎覆盖了这座城市的大部分角落,让魔都人的生活尽享便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