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古人就用看火来形容观察事物的透彻程度,即所谓“洞若观火”。但事实上,看似简单的火焰,其实是一场复杂的“表演”,依赖于流体力学、化学反应等多种学科的结合,影响因素也非常多。
在地面上,当你点燃一根蜡烛,它会舞动着亮橘色泪滴形的火焰。这是因为,火焰燃烧时,周围的空气被加热,重力这双无形的“魔手”指挥着热空气上浮、冷空气下沉,从而形成空气对流,托着火焰向上延伸,于是呈现出泪滴形的火苗。
蜡烛在地面(左)
和在太空(右)燃烧的火焰对比
太空环境中的火苗是什么样的?
在太空中,微重力的环境导致重力效应几乎消失,火焰周围也就难以产生对流,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都一样,使得火焰变成了一个球形的“矮胖子”;同时,由于燃烧过程更加稳定和均匀,火焰也变成了蓝色。
这个变化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道理,即:在地球上,火焰的一些特性被重力效应所遮盖,这使人们很难深入理解燃烧的本质;而在太空环境中,重力效应几乎消失,科学家可以验证和发展地面无法观测的燃烧现象及机理,并为如何在地球上提升燃烧效率和更好地节能减排提供新思路。同时,这样的研究还有助于尽早发现航天器火灾隐患,开发更安全的太空灭火技术。
为太空观火设计的“慧眼”
燃烧科学实验柜
为了揭开火焰的秘密,中国科学家给太空实验室量身定制了一个高科技装置——燃烧科学实验柜。这个实验柜是个工作“多面手”,可以全自动地进行气体、液体和固体各种燃料的燃烧实验;它还是个拍照达人,每秒能拍摄3000~5000张照片,是科学家观察火焰的“慧眼”。
2023年2月,燃烧科学实验柜进行了首次点火测试,先后两次点火共持续约30秒,成功展示了它的能力。它的任务有很多,要完成10个研究计划,共计79项实验目标,可谓重任在肩!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绕地飞行的太空实验——探秘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
现订购2024年
只需288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