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段网络视频挺火的,一位妈妈在线为儿子征婚,她说:“未来的儿媳妇,我是你的婆婆”。
妈妈身边坐着一位超级帅气的“小哥哥”,可是画风一转,妈妈说:“这个是我女儿,旁边是我儿子”,妈妈指向旁边一个胖乎乎的小眼睛男生。
网友的评论也非常有意思,他们有的称呼这位妈妈为“丈母娘”,也有的说,“我都准备嫁过来了,你告诉我这是你的女儿?”
大家对兄妹俩的评论相当犀利,说:“女儿很帅,儿子也有鼻子有眼的。”女孩要是帅起来,就没有男孩什么事儿了。
跟这位有意思的妈妈相比,我觉得伊能静也是相当有定力的妈妈。
伊能静一向是以“好妈妈”的形象示人的,但是她的儿子哈利却备受争议,哈利智商很高,就读于国外名校,妈妈把他保护得很好,每次出镜都要打上马赛克。
可是,哈利成年以后,却不在乎大众的眼光,经常把自己的私照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他时而穿着高跟鞋,一头秀丽的大波浪,有时是女裙装,配上妖娆的妆容,那真是媚眼如丝,彻底放飞自我了。
伊能静很支持儿子做自己,但很多网友却担心他的心理健康问题,觉得是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除了哈利这个星二代,在这个化妆技术炉火纯青的时代,许多男生也是把“易容术”玩得明明白白。
之前,网上有一位日本的16岁男生,他擅长化妆,而且非常喜欢“男扮女装”,因为长相太甜美,颜值迷倒了一大片男生。
网友最初以为她是个真正的女孩,后来却惊讶地发现他其实是个热衷于“男扮女装”的男孩。从照片上看,他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特质:身材苗条,皮肤光滑如丝,五官也显得精致迷人。
他的整体装扮更是毫无男性的阳刚之气,仿佛完全融入了女性的优雅与细腻之中,这正常吗?
很多网友在知道真相以后,觉得自己被骗了。
有人可能会说,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高了,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样,我们能够接受吗?
大部分家长恐怕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心理健康,各方面都是比较正常的。
避免孩子成为一个“另类”,妈妈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就应该早做准备!
第一,爸爸和妈妈都要避免和孩子过度亲密,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之前,有一个男孩因为经常去女厕所,被老师叫家长。
然后小男孩说,有一个女同学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上厕所也要一起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觉得为孩子普及生理方面的知识都非常重要。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在孩子产生性别意识的时候,就让他们对性别有正确的认识。
因为孩子的性别认知模糊或者是错位,恐怕就会影响他以后的性别取向。
爸爸妈妈带孩子一定要注意,“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尤其是妈妈要避免和儿子过度亲密,不要带孩子去女厕所,不要领儿子去女浴室。
而爸爸要多带带儿子,增加儿子的阳刚之气,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比如搓澡,也应该是爸爸来做。
当孩子的性别意识正确,很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孩子的穿衣打扮,要尊重他的性别差异。
我经常看见一些家长,给孩子穿衣服很随意,比如,一些生了儿子的妈妈,心目中都有一个“女儿梦”,于是就把儿子照着闺女的模样去打扮,梳小辫的,穿裙子的有很多。
孩子的穿衣打扮应该符合他们的性别,不然就会让孩子容易产生错觉,男孩总是像女孩一样穿裙子,他可能就会产生疑问“是不是我和女孩是一样的”?
而符合孩子性别的衣服,有助于他们尽快建立自己的性别认知。
第三,父母为孩子建立温馨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特别重要,有的家庭属于“丧偶式”育儿,孩子从出生就跟妈妈生活在一起,爸爸很少参与带娃。
由于孩子经常接触的人都是女性,他的行为举止就可能被“女性化”,一些儿子变得“娘娘腔”。
爸爸妈妈应该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建立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更有利。
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比如个人的穿衣打扮不要总是另类或攀比。
一些网络媒体的错误导向,不要受到他们的影响,不要盲目崇拜一些所谓的“网红”。比如什么非主流的cosplay,最好不要让孩子尝试。
父母应该多引导孩子去发现优秀的偶像,比如,我们的人民子第兵,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引导孩子崇拜他们,引导孩子成为积极向上的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去回报社会,去报效祖国。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成为独特的自己,父母最大的任务是,把孩子引领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来。
互动话题:你会同意儿子“男扮女装”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