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心理学上说:离开家从来不主动联系父母的孩子,是回避型依恋

0
分享至

文/兰妈谈育儿

一直以来,有妈妈爱、爸爸疼的堂姐,是我所羡慕的对象

特别是在以前经济不太富裕的年代,堂姐永远都是那个走在潮流前沿的时尚儿

读小学时,堂姐在电视上看到有人骑自行车很羡慕,大伯打工回家就买辆送她当礼物,当时可是整个村里唯一一个实现自行车自由的人

读初中时,她想把头发拉直,大伯母就专门叫了辆摩托车,然后陪着一起去镇理发店做头发

最羡慕的一次,还是大伯送给堂姐一部手机了

那时,从来都没见过手机的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百般研究,堂姐也对这部手机爱不释手,走到哪里都抱在怀里舍不得放手

可有次上厕所时大意,手机不小心掉进茅坑,堂姐当时就急哭了,还想办法要打捞上来

大伯和大伯母知道后,也没有责怪,而是安慰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掉就掉了吧,就算你打捞上来,手机也没用了”

如此环境下成长,堂姐是幸运、幸福的,我也一直认为,她会是那个长大后也离不开父母的孩子

毕竟,有父母呵护的怀抱是那么的温暖、踏实、有安全感

没想到,年初和大伯母一起聊天时,她却跟我透露说:“堂姐自从离开家出去打工后,已经有大半年不主动跟家里联系,打电话过去关心没说几句话就烦躁地挂掉电话”

听完这些,我连忙给堂姐发消息了解情况

结果,堂姐却告诉我:

“我也想给他们打电话呀,可爸妈实在是太烦了,我现在都长大了,不是那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孩,他们就像个苍蝇一样总是在我耳边嗡嗡,每次电话一通就刨根问底地说个没完,连同事都嘲笑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还要爸爸妈妈操心”

也就是这番话,突然让我想到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说法,叫作:“回避型依恋”

所指的是当“父母爱得太满”、或者“没有足够的爱”时,潜意识里就觉得影响了个人成长

在这种意识下,以至于孩子会因为过于烦躁、过于失望而产生“回避型”依恋

他们一边渴望跟父母联系,一边又恐惧父母的唠叨、责备、还有干涉…

所以,那些离开家从来不主动跟父母联系的孩子,并非是天生冷漠,而是属于心理学上的回避型依恋

特别是以下几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在长大后形成抵触跟父母联系的回避型依恋

01

留守环境

从小被迫独立

“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这大概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好的双向奔赴了

可现实却是儿时成长环境决定长大后的生活方式,就像谁带大的孩子,将来就会跟谁更亲近一样,朝夕相处的情分也是做不了假的

有个朋友,她的一生从来都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从来不麻烦别人,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也咬着牙坚持到底”

特别是二胎之后,明明累得精疲力尽、也快要忙得虚脱了,面对公婆询问:“需不需要帮助”时,她的回答永远都是“我可以的,没事”

而公婆也自然而然地认为:“肯定嫌弃我们带不好孩子”

在这种认知下,逢人聊起带孩子的问题时,老人也直接跟大家传递“儿媳妇不放心我们带孩子”

尽管这些流言传到朋友的耳朵,她也心平气和地表示:“没关系,老人嘛,愿意带孩子是帮忙的情分,不帮忙也是本分”

可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你把孩子带得很好时,周围的人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一旦出现一点偏差、和意外,那责备的声音就像洪水一样汹涌而来

一次意外,朋友的大女儿在床上跳舞不小心坠床,还把手臂摔骨折了

爷爷奶奶知道后满是责备,甚至还当很多人面说:“我们天天都想着带孩子,想孩子都想得哭了,可你就是不让我们带孩子,现在还把大孙女给伤到了”

当朋友自责地说:“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太累、也疏忽了”时,婆婆却疾言厉色地说:“那是你活该”

这五个字的伤人程度可想而知,朋友那一次也哭得很伤心

她更是不能明白,明明只是习惯了独立、不喜欢麻烦别人,为什么最后却生出如此大的矛盾

其实呀,这就是强势惹得祸

朋友婆婆强势,觉得奶奶不带孩子容易招人闲话,一时想太多、矛盾和误解就有了

而朋友也强势,凡事不愿意麻烦别人,更因此做实了别人的想法和误解

那段时间,我也一直劝朋友说:“不要那么逞强,试着做个懒女人,老人能帮忙带孩子的情况下就尽量让他们帮衬着,你也能轻松一些”

可朋友却告诉我:“没办法,习惯了,很多事情自己不做就一直惦记着,活该是劳累的命”

其实,这哪里是活该劳累的命呀,而是从小被迫独立的生活习惯罢了

因为从小是留守儿童的原因,又是借住在别人家里,朋友一直都是过着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的日子

为了不给别人找麻烦,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多做事,少说话”

也正是这一点,才形成了如今看起来冷淡、孤傲的女强人性格

所以,每一份强势背后都经历了被迫独立、和坚强的伤疤历练,如果不是无人问津,谁不想做那个被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呢

像过去那些所有逃避、害怕、不愿意联系的,恰恰是不想过去的伤疤被再次揭开

02

挑剔环境

从小自卑长大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家之后就在外面定居,甚至到了春节也以各种理由推脱回家

直到现在才慢慢理解了,这些人并不是嫌弃农村老家的脏乱,他们只不过是害怕回家面对挑剔、还有所谓的攀比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

单亲妈妈小向,从以前带着女儿住三、五百块钱的房租,到住五千一月的小区,再到买房买车又开了美甲店

这本来是现实版的女强人逆袭之路,也是身边很多人都超越不了的目标

可她的爸爸妈妈并不满意,以前挑她工作没前途、不挣钱,现在开了店挑剔说都不知道往家里打个电话关心一下

小向解释说:“店里太忙,每天忙好了都是深夜十一、二点,那个时候你们都睡了,也怕打扰到你们”

但这份解释似乎并不能平息不满,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

她的妈妈也不断挑剔说:“什么太忙,那都是借口,隔壁刘姨家的女儿,人家是老师,每天都顾不上看手机,可家里面谁的生日却记得真真切切,前几天你刘姨生日的时候就收到了项链和包包,而你呢,每次都是我提醒才想起来”

一说到这里,小向就更加委屈了

她说:

“每次只要是老妈打来的电话,那肯定是想要什么东西”
“就算好不容易休息一下,给她打个电话,她也从来就不曾关心过我在外边过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总是喜欢把老家的一些人拿出来比较,嘴里说的也永远是别人家的好”
“我不想回家的原因,就是不想被她拿出来挑刺,我难道不要面子和尊严的吗”

是呀,好不容易的团聚时光,谁不想被父母表扬、认可、中意几句呢

太过苛责的挑剔,只会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亲密,也容易让孩子陷入自卑的焦虑中

特别是那些从小到大被挑剔、还喜欢被拿出来比较的孩子,他们都是带着自卑长大的

老家那个曾经记载自卑的地方,也自然成为了现在不想触及的内心阴影

所以,孩子不想回家、离家后就不主动联系父母,那多半是内心曾经受过伤害

他们在逃避,不敢面对,他们也恐惧,害怕曾经的伤害再次出现

不想让亲子关系变得分崩离析,那正确的相处方式应该是欣赏,只有带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嘴里说出的话也自然多了几分温度

03

道德绑架环境

从小不断消耗能量

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情感回应,而孝与不孝也应该是一段因果关系

朋友玲玲,幼年丧母,从小是外婆一手带到大的

一直以来,玲玲也特别敬重她的外婆,自己舍不得吃喝,也要把钱省给外婆花

特别是刚出门打工那几年,她唯一的心灵寄托就是外婆,每次心情不好、或者感到孤单寂寞时,都会忍不住给外婆打电话

可最近几年,自从玲玲嫁出去之后就很少给家里联系了,问及原因,她才说出真相

原来,老家的人都比较好面子,家里面有什么丧事、喜事都喜欢讲究排场

而外婆每次遇到哪家亲戚需要送礼了,都喜欢当着玲玲的面说一些道德绑架的话

就拿前段时间外婆的娘家弟弟去世来说吧,玲玲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才跟老家婆婆联系交代这件事

结果,婆婆因为当天有事耽误没法前去吊唁,就托人带了礼

可外婆不知道这件事,事情过后就开始道德绑架

她说:

“你舅爷是个好人呀,小时候什么东西都想着省给你们,现在过世了,你舅、和姨、还有姨奶女儿,每个人都平摊了一千块钱,把这事办得漂亮,也算是给我长脸了,你又是你的妈妈独女,这事你也应该代表她”

一听这话,玲玲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

先解释说:“我不在家,当天孩子肚子疼,婆婆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就托人带了个礼”

然后又抱怨说:“这怪我吗?当初发生这事你们谁告知我一声了,还是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事的,再说,你想让我花钱、怎么花钱,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何必过后又专门拿出来说事呢”

那天以后,玲玲就很少在跟外婆联系

这不是不孝,而是属于心理上的回避,玲玲也无奈地吐槽说:“本来就是花钱、和送礼的小事,可外婆偏偏要把已经过去的事拿出来道德绑架,好像我这个人有多么差劲、不孝一样”

很明显,这就是生活在道德绑架下的压抑,从小到大的心理能量也在不断被消耗,直到开始逃避、不愿意面对

外婆和玲玲如此,所有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你的道德绑架,或许是为了突出某件事的必须、或重要性,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难以消化的压抑

所以,教育孩子也好、传递什么信息也罢,都要简单明了

直接告诉孩子:“你可以怎么做”,或者“这件事情需要你怎么做”

尽可能地突出孩子在这件事情里的重要性,他们才能坦然接受,也能有效避免观念不同的矛盾和误解

那么,关于回避型依赖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丢人丢大了?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惨遭KO,被对手扇晕受伤严重

丢人丢大了?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惨遭KO,被对手扇晕受伤严重

丹妮观
2025-11-01 19:37:23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中美言和荷兰惨遭遗弃,国王亲自率企业团访华,请中国手下留情

中美言和荷兰惨遭遗弃,国王亲自率企业团访华,请中国手下留情

梁讯
2025-11-01 14:32:15
东莞一公园长凳密集扶手被拆除,一装一拆是为何?

东莞一公园长凳密集扶手被拆除,一装一拆是为何?

极目新闻
2025-11-02 11:03:35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WTT女单4强揭晓:四大奇迹诞生,两大事实确认,今日赛程一览

WTT女单4强揭晓:四大奇迹诞生,两大事实确认,今日赛程一览

余飩搞笑段子
2025-11-02 07:38:56
黄晓明,在“油”和“去油”之间找到演员之路

黄晓明,在“油”和“去油”之间找到演员之路

后浪电影
2025-11-02 10:08:36
陈道明“阴阳同体”!?

陈道明“阴阳同体”!?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26:09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慕容律师
2025-11-01 23:40:49
网传王家卫吐槽几位知名演员事件,为何那些演员不敢正面回应?

网传王家卫吐槽几位知名演员事件,为何那些演员不敢正面回应?

柳缘阁主
2025-11-02 09:59:05
全运会单打抽签尴尬解了!樊振东陈梦皆列第4 女单争冠更具开放性

全运会单打抽签尴尬解了!樊振东陈梦皆列第4 女单争冠更具开放性

劲爆体坛
2025-11-01 09:34:06
中方出手制止朱拉尼,海湾国家迅速转变立场,叙利亚局势迎来新局面

中方出手制止朱拉尼,海湾国家迅速转变立场,叙利亚局势迎来新局面

起喜电影
2025-11-02 05:16:49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大象新闻
2025-11-02 11:10:09
你的生日尾数是多少,就是什么命!

你的生日尾数是多少,就是什么命!

大禹小城
2025-11-01 20:36:49
雷霆弃将把鱼腩带成东部第一!开赛未尝一败,连杀东部冠军热门

雷霆弃将把鱼腩带成东部第一!开赛未尝一败,连杀东部冠军热门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1 14:26:29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五星体育
2025-11-01 20:00:35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这几天最大军事动态非韩国开搞核潜艇、是美印签署10年国防协议

这几天最大军事动态非韩国开搞核潜艇、是美印签署10年国防协议

邵旭峰域
2025-11-01 16:01:04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2025-11-02 11:36:49
兰妈谈育儿
兰妈谈育儿
专业解析育儿知识
1322文章数 13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艺术
房产
军事航空

《立方体奥德赛》史低折扣促销 我的世界进入太空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