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顾:河南小子捡破烂发家身家14亿,41岁成首富,最后却成阶下囚

0
分享至

2007年11月,某个深夜里,一队黑色的警车,没有鸣笛,直奔一家宾馆。

很快,他们紧急部署,包围了目标宾馆,为头的警官,向前台出示证件,说明情况,跟着一个服务员来到三楼。

服务员敲响了其中一间房,警方贴着墙壁,握着手枪,屏住呼吸听着房内的动静。

“不许动!”

队长一个手势,开门的男子便被摁住了手脚,套上黑色头套,被押上了警车。

几个月后,那个男人站在法院被告席位,被指控涉嫌欺诈。

他就是富极一时的河南前首富:孙树华。

一个首富,为什么会涉嫌欺诈呢?

他的故事不扒则已,一扒竟把人扒出一身身的冷汗......



孙树华



一个农民的发财梦

孙树华出生那会刚熬过三年饥荒。

孙树华上有两个哥哥,下有4个弟弟妹妹,父母没什么文化,一家人生活特别拮据。

一家9口人,全靠父母的早餐摊养活,生意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一家人全上场,有时还忙不过来;不好的时候,一早上也来不了几个食客。



这样的环境,对孙树华的成长,多少产生了影响。

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帮父母炸油条、烙烧饼,来回小跑着给客人端吃的,拿着抹布收拾小吃桌。

后来,城市经营管理逐渐规范化,父母没有钱租门店,只好到农村找门路。

他们想着,在农村,至少可以靠种地养活一家人。

可是,世事难料,那时全靠自己劳动挣工分,换饭吃,挣不来工分,一家人便没有饭吃。

可是,孙家未成年的孩子很多,能下地干活的人很少,迫于经济压力,小学三年级时,孙树华就辍学了。

平日里,孙树华撸起袖子,帮忙干农活,闲下来的时候,就赤着脚到处转悠。

饥饱不定,看不到头的生活,让年少的孙树华无望又无助。

那时,饥荒刚过,又迎来了一段长达10年的混乱时期。

时代的混乱像沙尘暴一样,席卷了孙树华的童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



1978年,混乱的沙尘暴过去,孙树华也在光阴里长成了一个14岁的少年。

彼时,孙树华虽然寡言少语,但胆大有想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意外地淘到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从此,那辆自行车就像一双被延长了的脚,带着年少的孙树华,遍布他整个人生。

1980年,16岁的孙树华骑着自行车,到处游玩时,偶然碰到了一些拉着板车收废品的人。

出于好奇,他过去以帮忙为由,和收废品的人寒暄,借机打听到了收废品可以挣钱。

于是,他想尽办法弄来了两个板车轮胎,又花了几天的功夫,拼装出了一辆勉强可以拉着走的板车。

板车搞定后,孙树华带着弟弟妹妹,开始挨家挨户地吆喝着揽收废品。



废旧报纸、玻璃瓶、管线等,能卖上钱的东西,他们都收。

收回来的东西,他就分类整理好,然后再拉到废品收购站去卖。

第一车废品,孙树华挣了5元11角3分钱。

在那时候,5元11角3分可算得上一笔大钱,甚至能顶得上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靠着收废品,孙树华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大家都能吃上饭。

1983年末,一次收废品回家的路上,孙树华碰到了一群商贩,他们正在农民的棉地里,收购塑料地膜。

孙树华跟他们套近乎,一问才知道:原来农民用过的地膜还能被用来当做原料,在专门的加工厂进行再生产。

这个发现,对当时年仅19岁的孙树华来说,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什么都匮乏的短缺年代,老天爷终于大发慈悲,奖赏了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能挣更多钱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要干当然要越快越好。



孙树华当下决定,不再收其他的废品,专门改收农民的废旧地膜,然后找厂家卖地膜。

他拉着板车,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吆喝,高价回收废旧地膜。

收到地膜以后,他又雇了一辆货车,将地膜拉到上海,将地膜倒卖给厂家。

如此几个来回后,有农民拜托他回来时帮忙捎一些磷肥。

借此,孙树华又挖到一个商机,他发现捎几袋,和捎一车,在运费上并不差多少。

而捎一车回去的话,卖掉了仍然可以挣钱。

于是,胆大的孙树华干脆采购了一整车的磷肥,运回了淮阳县。

河南淮阳是中原著名的种棉大县,全县85%的农用耕地,都要种棉,每年农民种棉的地膜需求量很大。

孙树华采购回来的磷肥,没有多久便脱销,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心,他又开始做起了农用地膜和磷肥的倒爷。

8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成就了很多早期的倒爷,孙树华就是其中之一。

五年后,靠着倒卖地膜和磷肥,孙树华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万元户,羡煞旁人。

他出色的生意经,为当地的农民切实地解决了问题,也引起了他所在村庄的乡供销社——曹河乡的注意。

1990年左右,孙树华凭借自己优秀的销售能力,进入曹河乡供销社,任副社长。

次年,他认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贵人:曹河乡的乡长,迟志新。

孙树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贵人的到来,竟一步步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



两个贵人的恩典

1992年,孙树华嫌弃工作不自由,影响自己倒卖塑料底膜和磷肥的生意。

于是,果断地辞去了副社长的工作。

彼时,已经完成发家致富的孙树华,有了更大的想法:把地膜的生意做大,做强。

可是具体怎么做,他还不太清楚。

这时,曹河乡的乡长迟志新,给他出了个注意——自己办厂,进行加工生产。

孙树华自己算了一笔账:办一个加工厂,购买生产机器,再加上雇佣工人,一系列操作下来,少说也得一两百万元。

注意不错,可办厂的钱从哪里来呢?

迟志新告诉他,乡里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贷款,自己可以帮他。

虽然只读了三年书,但孙树华也明白,天上从来没有掉馅饼的事,即使有,那应该也是意外。

为了彻底打消孙树华的顾虑,迟志新跟他解释:

孙树华的地膜销路很好,给农民带回来的磷肥口碑也很好,他也帮乡里解决了难题,作为回报,乡里可以帮他解决就地生产的困难。

如此一想,事实好像确实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孙树华完全没有了顾虑,开始着手兴办工厂一事。



巧合的是,这一年,一位上海客商来淮阳寻找合作伙伴,就找到了孙树华。

他提出想与孙树华合作办厂,可当时孙树华心高气傲,他想自己凭本事办厂,于是就拒绝了上海厂商的邀请。

合作意愿失败后,上海客商大病一场。

得知情况后,孙树华去医院看望,两人便闲聊了起来,这一聊,反倒聊出了感情。

几个月后,客商病好了,为了感谢孙树华,离开淮阳时,他执意要投资孙树华90万。

紧接着,乡长迟志新也做主,为孙树华贷款了100万。

很快,孙树华用这190万元,在淮阳办起了第一个塑料加工厂。

迟志新和那位上海客商,也真正成为孙树华心里尊贵的恩人。



1993年,孙树华的塑料加工厂,净赚200万。

赚到人生的第一桶百万金,孙树华在淮阳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大房子。

他的塑料加工厂,也成为曹河乡当年的明星企业。

曾经收废品的穷小子,仅几年的功夫,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孙树华没来得及高兴,意外就来了……

1994年5月,在一次商谈业务的途中,孙树华不幸遭遇车祸,腹部受伤。

经过抢救,孙树华虽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了植物人。

为了不影响工厂的生意,起初,孙树华家人替他向工厂工人隐瞒了真实情况。

可纸包不住火,孙树华变成植物人的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

原本还正常的生产,彻底打乱了:

农民私自宣布散伙,然后各自搬拿所需,很快瓜分了工厂。



8个月后,在全家人照顾下,孙树华竟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苏醒后,经过两年多的康复治疗后,孙树华逐渐好转,可劫后余生的孙树华,像变了个人似的,性情大变。

以前孙树华,脾气很好,可现在,经常会莫名发脾气。

得知住院期间,加工厂被工人们瓜分,孙树华站在空荡荡的工厂,气愤地对着天空,骂了许多脏话。

1997年,孙树华听取迟志新的建议,将空置的工厂迁到县城,继续在那里招兵买马,生产农用塑料地膜。

之后,他以工厂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组建了新工厂。

到当年年底,孙树华的工厂,实现销售产值1200多万的奇迹。

孙树华东山再起,也再次尝到了贷款办厂挣钱的便利。

而他的公司和工厂,也迅速成为淮阳县的明星。

1998年,震惊全国的特大洪水,席卷了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沿岸的四个省29个城市,各地展开了防洪抗灾。

塑料编织袋、帐篷等,成为当时各地政府和民间大量采购的必需品。

迟志新的引荐下,孙树华接到了大量的抗灾用品采购订单。



洪水过后,各地开始恢复生产,农用塑料地膜再次成为农资市场的抢手货。

借着防洪抗灾的东风,孙树华很快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按这样发展,孙树华或许能在塑料制品领域,成为令人崇拜的企业家。

可现实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在洪灾后的第二年,在欲望的支配下,孙树华开始扩张自己的事业版图。

他先办了长江以北最大的塑料篷布厂,接着又办了很多以塑料制品为中心的工厂。

扩张后,孙树华收入成倍增长,在淮阳县城名声大噪。

2000年,他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扩张。

这一次,他扩张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涉及了交通、能源、教育、化工、科技等各个领域。

而完成这些领域的扩张,他无一例外用了一招鲜:银行抵押贷款。

之前,工厂实现1200万的年产值后,孙树华就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为了拉拢他,解决淮阳县没有经营性企业的难题,当地政府以开发的名义,用每亩耕地2.2万的价格,向农民征收耕地3000多亩。

这些耕地被买回来后,直接送到了孙树华的手上。

孙树华以每亩10万元的价格向银行做抵押,领取巨额贷款,然后一步步完成扩张建厂。

2001年,他如法炮制,向银行贷款,将名下的所有工厂整合,以注册资金1亿元的方式,成立了公司。

这一系列扩张,让孙树华风光无量,名气大增。

而淮阳县政府也跟着沾了光,收获了非凡政绩。

2002年10月,孙树华对外宣称,要在淮阳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基地。

随后,当地县领导再次向农民征地1600亩,专供他做那个传奇的最大项目。

而那个项目里,最为著名的,是投资高达8.1亿元的聚乙烯管线生产项目。

而帮孙树华拿下项目的,是他的另一个重要贵人:张银海。

此时,孙树华已经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他从来没想过,这位贵人的到来,会给自己的人生,埋下覆灭的种子。



三次空手套白狼的欲望

2002年11月,孙树华用农民的土地,从农业银行贷款4.5亿元,来做锂电池项目。

银行贷款到账后,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组装出了锂电池生产工厂。

这个做项目的速度,为他赢来了巨大的声望。

第二年,参加河南省人代会时,时任农行河南省分行行长的张银海,将一个重大项目介绍给彩电玻璃壳制造商李留恩。

张银海又跟李留恩建议,可以拉孙树华入伙,孙树华声誉不错,贷款相对容易。

出于利益考虑,李留恩接受了张银海的建议。

于是,联合孙树华一起,两人各自按3:7的占股比例出资。

孙树华出资70%,李留恩出资30%,双方共同成立项目合资公司。

公司成立当天,当年红极一时的倪萍、赵忠祥、冯巩等明星,还一起到场助阵。

可项目开工后不久,李留恩很快就发现了猫腻。

占绝对控股权的孙树华,根本不让他派去的项目管理人员插手项目的任何环节。

为了减少损失,但又不至于得罪孙树华,李留恩倚靠自己公司相对雄厚的资金支持,果断退出项目。

事后,李留恩接受采访中,直言不讳地指责孙树华:是个招摇撞骗的坏人。

结果,项目当事人孙树华还未发声,当地县领导,却跳出来,为孙树华辩护。

他们通过媒体宣称,孙树华是靠谱的企业家,所谓招摇撞骗,只是对方故意抹黑孙树华。

这次辩护,无形中掩盖了孙树华疯狂扩张的问题,也变相地为孙树华壮了胆。



做锂电池项目,除了资金,更需要的,是对相关技术的懂得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获得。

但孙树华根本不理会这些,在他的概念里,一切生产都和塑料制品差不多,有了工厂,有了工人,便可以开工了。

李留恩退出项目后,他自己的公司没有人懂得锂电池的原理,更没有人专门去聘请锂电池的相关专业人才。

用银行贷来的钱,快速的组装出工厂后,孙树华便收购当地的其他工厂。

比较有名的,是酒厂和化肥厂。

两年后,锂电池项目无法正常运作,宣布失败,为此公司损失3000多万。

可财大气粗的孙树华,对此毫不在意。

更为讽刺的是,这一年胡润富豪榜入豫选富,孙树华以14亿身家,成功当选。

据说,当时入豫的胡润负责人,这样评价孙树华:

“孙树华性格内向,有着貌不惊人的农民相貌,却有着气吞山河的企业雄心。”

2004年底,资金链断裂,孙树华自己创办的塑料厂、化工厂以及收购来的化肥厂和酒厂,相继停工停产。

为了复工,他再次向银行贷款,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张银海所在的农业银行,而是选择了交通银行淮阳分行。

接到贷款申请后,为了保险起见,交通银行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到孙树华的工厂实地勘察。

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孙树华工厂的仓库里大量标注着“进口原料”的原材料,实际上只是被工人粉碎了的废品和半成品。

其他什么都没有。

狐狸被剥掉了袈裟,孙树华原形毕露,不仅贷款没通过,而且被要求收回原先发放过的贷款。

县领导听说了此事,急忙调拨6000万资金,让孙树华拿去还款。

一位县领导甚至还荒唐地表示:孙树华的企业是当地最大的企业,我们要与他共存亡。

没花自己一毛钱,孙树华又安然度过了这次危机。

吃一堑,孙树华并没有长一智,危机渡过后,孙树华萌发了更加狂妄的计划。

2005年,孙树华走投无路,用重复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式,套取贷款13.6亿元。

5月17日,河南省公安厅刑侦队收到一个立案侦查通知:侦查孙树华的经济犯罪问题。

由此,这位靠着收破烂起家的首富,空手套白狼的发家史,才被逐渐地揭开。

一个财富神话覆灭的思考

被立案侦查后,为了逃避惩罚,孙树华开始了四处逃窜的跑路生涯,直到2007年11月,才在哈尔滨某宾馆被抓获。

最后,孙树华被控告欺诈罪,判刑20年。

消息一出,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只是一个被领导们捧上天,大玩空手套白狼招数的骗子。

李留恩当年的话,一语成谶。

经警方调查孙树华成为淮阳县的明星企业家后,先后收到的拥有使用权的土地,总额达到了9400多亩。

这些土地,被征收时,一亩地购买价2.25万元。被孙树华收归名下,拿去从银行做抵押时,一亩地最终作价高达20万。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2001年,孙树华成立集团公司时,申报的注册资金。

他向官方申报的资金是1亿元,但实际上他的公司账户仅有200万元,其余9800万元的差额,全部都是靠抵押的土地估价而得。

而更为荒唐的是,这1亿,被县领导审阅后,又被翻倍上报了。



据了解,孙树华本人,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跑业务了。

他能最终以空手套白狼的一招鲜,屡屡得逞,是因为两个无限循环的怪圈:

孙树华跑项目,县领导征地,孙树华高价估地抵押,银行放贷;县领导推荐项目,然后低价征地给孙树华,孙树华高价抵押,获取贷款开展项目,县领导获得政绩。

拆东墙,补西墙,如此畸形的循环,竟然还成功了。

荒唐吗?讽刺吗?

可能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感受。

如今20年的刑期,即将到期,出狱后的孙树华,对自己曾经创造的财富神话,会有哪些反省或者反思呢?

我们也很好奇,原因无他,只因这个财富人物带给我们的警示意义,值得深思,也值得讨论:

一个没有知识储备,又不向社会积极学习的傻大胆,是怎样被捧红,又是怎样摔落神坛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将乌克兰告上联大,要求联合国声讨乌克兰侵略后续如何?

俄罗斯将乌克兰告上联大,要求联合国声讨乌克兰侵略后续如何?

史政先锋
2024-06-15 16:14:20
物资被没收,菲律宾终于想撤人,中国绝不会惯着,提了个条件!

物资被没收,菲律宾终于想撤人,中国绝不会惯着,提了个条件!

诉人世间
2024-06-17 02:30:03
为什么飞机一定要烧煤油?用汽油、柴油不好吗?

为什么飞机一定要烧煤油?用汽油、柴油不好吗?

史小纪
2024-06-16 16:37:48
郭威生日田静低调,被误解怕许敏伤心,真相曝光原来只是保护自己

郭威生日田静低调,被误解怕许敏伤心,真相曝光原来只是保护自己

综艺拼盘汇
2024-06-16 23:07:51
银行女职员表白领导,后续来了:多方介入,网传不实,没利益关联

银行女职员表白领导,后续来了:多方介入,网传不实,没利益关联

眼光很亮
2024-06-16 09:00:09
欧洲杯2-1!莱万全场未登场阴沉着脸,替补席意外瞬间无法直视

欧洲杯2-1!莱万全场未登场阴沉着脸,替补席意外瞬间无法直视

bwb足球算个球
2024-06-17 01:04:59
北约大军直取莫斯科?耗了普京3年后,美国摊牌,“围攻”俄罗斯

北约大军直取莫斯科?耗了普京3年后,美国摊牌,“围攻”俄罗斯

壹号评论
2024-06-16 09:21:18
中央定调:2024年70岁及以上老人可享“3项优待”,包括农民在内

中央定调:2024年70岁及以上老人可享“3项优待”,包括农民在内

天下纵览
2024-04-13 12:39:22
《人民日报》:不要老瞎担心身体,它远比你想象的强大

《人民日报》:不要老瞎担心身体,它远比你想象的强大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6 03:20:08
我去同学聚会,退休金5000让他们嘲笑,结束后女儿接我,他们傻眼

我去同学聚会,退休金5000让他们嘲笑,结束后女儿接我,他们傻眼

马军情感故事
2024-06-11 16:54:22
以色列三大港口都遭到火力封锁,相当于已经被按住命脉!

以色列三大港口都遭到火力封锁,相当于已经被按住命脉!

笔墨V
2024-06-16 03:31:34
33岁球星去世,被发现时尸体已腐烂!死因公布:吸毒酗酒引发心脏病

33岁球星去世,被发现时尸体已腐烂!死因公布:吸毒酗酒引发心脏病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17:29:15
女子趁理发师工作时,伸手摸向敏感部位,网友调侃:这钱真难赚

女子趁理发师工作时,伸手摸向敏感部位,网友调侃:这钱真难赚

看晓天下事
2024-05-26 18:38:25
工地上混住的“假夫妻”尴尬吗?农村少妇自曝:假老公是我的真爱

工地上混住的“假夫妻”尴尬吗?农村少妇自曝:假老公是我的真爱

古今档案
2024-03-18 16:29:39
油价“涨翻天”!6月17日调整后92号汽油价格,花生、新麦价咋样

油价“涨翻天”!6月17日调整后92号汽油价格,花生、新麦价咋样

果然悠
2024-06-17 03:10:02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如果台海开战,中国必须咬死这两个中心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如果台海开战,中国必须咬死这两个中心

夏目历史君
2024-05-26 21:18:31
太快了!国产车又出事了!网友拍到新能源车起火瞬间

太快了!国产车又出事了!网友拍到新能源车起火瞬间

看看娱乐与体育
2024-06-14 02:45:17
脱北者揭秘张成泽被捕真相:死前曾给金正恩戴绿帽,9名爱人殉葬

脱北者揭秘张成泽被捕真相:死前曾给金正恩戴绿帽,9名爱人殉葬

神秘历史故事
2023-12-18 13:57:42
75英寸电视都不香了 中国人狂买86/98/100英寸等巨幕电视

75英寸电视都不香了 中国人狂买86/98/100英寸等巨幕电视

快科技
2024-06-14 17:37:07
齐达内重回皇马!姆巴佩面子太大!超8万人见证,待遇令C罗羡慕了

齐达内重回皇马!姆巴佩面子太大!超8万人见证,待遇令C罗羡慕了

阿泰希特
2024-06-16 10:45:31
2024-06-17 04:52:49
韩玥故事集
韩玥故事集
每天为大家分享有趣的故事!
38305文章数 278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头条要闻

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后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荣耀X60i入网:配置全面升级,能否满足你的所有期待?

教育要闻

北京高考阅卷进行中,语文已有多篇作文有望拿满分!

伊姐周日热推:电影《沙漏》;动漫《眷思量2》......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