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凌晨5点的梧桐山顶,坐满了年轻人

0
分享至



by 小红书用户 林昱郴

凌晨5点,梧桐山顶,人头攒动。

篆刻着“鹏城第一峰”的巨石上,几个年轻人手举旗帜,用力挥舞。

巨石周围,不算大的山顶空间,也坐满了等待日出的人。

寻常工作日不少人,遇上节假日“人堵人”。

很多第一次决定去夜爬的人到了现场,都会感叹一句:人这么多啊?!深圳果然是个年轻的城市。

事实上,夜爬梧桐山从未放开过。梧桐山风景区的运营时间是6:00-19:00,管理处一直呼吁不要夜间登山,还在园区门口立起警示牌,甚至在一些节假日出动了警力进行劝返。

然而收效似乎甚微,夜爬梧桐山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在深圳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流行。其中原因,有参与者口中的“为爱奔赴”和很多旁观者口中的“无脑跟风”,但又不止这些。

Part.01

“云海日出,值得但没有下次了”


by 小红书用户 是月生呀

许多人对夜爬梧桐山产生兴趣,都缘起于看到过梧桐山顶日出的视频或照片,Celia就是其中一个。

“一群人走过户外头灯勉强照亮的山路,登顶时穿着被汗浸透的T恤,双手伸展、头颅微扬,山顶的风吹起双肩包的肩带,像是长征得到了彻底的胜利一般,朝阳在这一刻恰好升起,为他们统一镀上了一层金光。”

在朋友圈偶然刷到这样一个视频后,她萌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念想。

经过一番精心找寻和匹配搭子后,夜爬之旅终于在今年3月初成行。

“那些‘月光洒在山林之间’的美好描述,都是骗人的。白天还可以一路走走停停看风景,晚上只有虫鸣鸟叫声,对于女孩子来说有点吓人,我只想赶紧爬上去看完日出再赶紧下来。”

跟白天的梧桐山不同,夜里的梧桐山因为没有灯,除了头灯和手电的照射范围之外,只有一片漆黑。


by 小红书用户 亞特籣蒂斯少女

“路上也有遇到和我们一起上山的姐妹,一开始还能欢声笑语吼两句歌,到后来彼此之间只剩下吭哧吭哧地喘气声了。”

爬山本就是一项需要体力超长待机的有氧运动,夜爬还会额外增添一份紧张感,让呼吸更急促。有平时缺乏锻炼贸然前往的人表示,走完全靠硬撑。

Celia是幸运的,成功登顶并如愿看到了日出。但她回忆起夜爬的痛苦,表示:“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请我洗一周的脚都不爬。”

黄珉则是两次到山顶只见大雾不见日出后断了念想。

“山顶的天气是多变的,明明刚开始爬还能看到星星,但爬到一半大雾就来了。反正我爬了两次都没看到日出,只能顶着被大雾打湿的头发下山回家睡觉。第一次没看到日出还心有不甘地马上策划第二次,第二次看不到我心死了。”


by 小红书用户 我是拐拐侠

这正是夜爬圈子里常说的“洗头”,“山顶站岗几个小时,最后啥也看不到,只能灰溜溜下山”,也是夜爬登顶梧桐山的常态。

都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好奇心驱使,小概率事件辅以浪漫属性和网络滤镜的加持,让夜爬梧桐山这一举动社交货币属性拉满,会吸引无数人前赴后继也就不奇怪了。

Part.02

“小小梧桐山,拿捏”

相比起满足好奇心,有人更享受征服的快感。

坊间有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星的大小南山看不起,五星的麦理浩径不敢去,三星的梧桐山才是深圳脆皮打工人的yyds。”

但如果爬梧桐山的时间放到夜晚,就成了“比白天徒步麦理浩径更难的存在”。

由于没有开放夜爬,走常规登山道往往会遇到巡逻的工作人员劝离,大多数夜爬梧桐山的人都需要走未经开发的野道,同时也是险道。

“夜爬梧桐山大部队上山喜欢走蝴蝶谷,这个路段有2.8公里晚上黑漆漆的,除了人头啥也看不见,全程都是石头路黄泥路,遇上雨天可想而知有多容易打滑,而石头路旁边就是悬崖。”一个有过夜爬经历的人如是描述。


by 小红书用户 我是拐拐侠

都说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是上班一条虫,下班一条龙,和网络上的流行梗“上班丑关我下班什么事”一个道理,上班摸鱼躺平,关我下班迎难而上什么事?

完成这样一次高难度挑战,把深圳第一高峰踩在脚下,纯体力运动产生多巴胺,未知的旅程带来肾上腺素的上升,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暂时套住脑后,最后再配上一句“小小梧桐山,轻松拿捏”的社交平台文案,满足感达到顶峰。

尽管实际情况征服是跪着唱完的,脚从山上抖到山下。

究其根本,追求快感的背后,是平淡如水的生活需要一点刺激,压力和负面情绪需要一个宣泄出口。


最近,短逃离的概念很火,其中出圈的就是公园20分钟效应。有人说,公园20分钟是与社会时钟的反抗,一种温和的反抗,那么夜爬梧桐山,应该是最容易实现且最猛烈的一种反抗了。

既有地铁直达的便利,又容得下日常压抑的叛逆。

所以你会发现,即便是工作日,也有不少上班族夜爬梧桐山,不管看没看到日出,太阳会照常升起,他们也要回归正常轨道,转身下山,然后上班

Part.03

“青春没有售价,梧桐山就在脚下”


by 小红书用户 林昱郴

很多人会说,那么多人扎堆夜爬,都是在跟风。

这话当然没毛病,跟风凑热闹的人不在少数,但刮得最猛的,我觉得是疫情过后“活在当下”的风。

“特种兵式旅游”“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诸如此类的现象、金句频频刷爆全网。

从社交平台的分享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决定夜爬梧桐山往往也是临时起意,“说走就走”、“突发奇想”。

很多人就是想跳出既定的轨道,哪怕就只是一个晚上,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去遇见不一样的人,无论好坏,体验一场。

与之相映衬的,是梧桐山顶那些被用力挥舞的旗帜上的口号:

“我高举自由的旗帜,保持热爱奔赴山海”“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中”,“我梦寐以求的是真爱和自由”……


by 小红书用户 早睡早起大白鹅

“青春无价,为何不疯狂一把”,没有什么比青春热血年少轻狂更燃,更鼓动人心的了。

如果有,那就是恰好有一群愿意陪你疯陪你狂的三五好友

“和朋友一起真的很快乐,也才有了说走就走的勇气。尽管我知道这很痛苦但是我也知道这很快乐,青春且自由。”有人在夜爬后社交媒体分享道。

而夜爬梧桐山另一个对于深圳年轻人致命的诱惑,恰恰是即使你身边没有这样的好友,但永远不会缺少“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只要不是执意想独行,就绝对能找到搭子,哪怕是现场临时组队。

有人登顶后有感而发:深圳的魅力,大概就是凌晨五点的梧桐山顶,坐满了年轻人。


山下集合的夜爬人群 by 小红书用户 是小梁吖

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分享过,夜爬时遇到的陌生人的善意,彼此分享食物,互道加油,最终咬着牙坚持到了山顶。

如果说完成梧桐山夜爬这一举动是社交货币属性拉满,那么夜爬的过程则是社交属性拉满

都调侃深圳人只想搞钱,无心社交,无心恋爱,只不过寂寞藏在心里,硬撑罢了。

深夜的梧桐山,青春无处安放的深圳人挤得满满当当。

Part.04

禁不了,不如放开?


那么问题来,夜爬这阵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的呢?

零星规模,其实一直存在。随着去年彻底解封,夜爬人数剧增,到达一个夸张的程度,还不少人从周边城市“慕名而来”。

在线上,社交平台上有隔三差五发布夜爬招募的组织,素人分享的帖子或者视频评论区,尽是求组队求搭子的留言。

在线下,一条“产业链”已经悄然形成。山下,从梧桐山南站出来的城中村的便利店、小超市,好些改成了24小时营业。离地铁站最近的一家便利店门口,还特意贴出了提示:“登山杖、户外头灯,有售”。

山上,甚至出现了“付费向导”,有就在现场给一二十块钱小费帮指路带路的,也有提供预约服务给提前安排的。

于是,不少人提议,既然无法禁止,不如放开,这样夜爬的人群就可以光明正大走盘山公路上山,安全更有保障。如果还有寻刺激走野路的人,那就后果自负好了。


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就当下局面而言,宜疏不宜堵。但随着查看更多资料,我发现,人的安全问题是考虑到了,但也并不周全,而这里“原住民”的生息问题,则是完全没顾及。

根据梧桐山2023年度救援大数据,去年共出动联合救援人员1991人次,开展了203起受伤、迷路、走失等救助救援行动,累计救助了318名游客,也就是平均每3天就有2起救援。

巡山员在接受采访时还特意强调,有一部分游客遇险就是因为夜爬。

即便救援服务可以由游客自掏腰包自负后果,但毕竟是消耗了公共资源,且夜间救援的潜在风险更多更大,如果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在搜救过程中出现意外,又该谁来负责呢?


此外,梧桐山除了是风景区,更是广东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深圳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拥有保护完整的珍贵原生态环境。根据介绍,梧桐山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深圳的自然博物馆与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据统计约有196种,包括蟒蛇、穿山甲、小灵猫、豹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像野猪等动物更是频繁出没。

去年六月,巡山员就发现了一条直径有成人的小腿那么粗,大概有三四米长的巨蟒盘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不少网友的登山视频里,也能看到剧毒的银环蛇。

夜爬时的照明灯光、交谈声音以及部分人还会外放音乐,很可能会惊扰到这些野生动物,引发伤人事故。

即便没有碰上或遭袭,那也是会扰乱到山中动植物的正常生息。


‍图源 梧桐山风景区

白天人们在梧桐山游玩,享受自然野趣,晚上是不是应该“地归原主”,让它们更无拘无束地在家活动呢?

正如梧桐山风景区公众号在一篇禁止夜登公告里所说:

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还野生动植物以安宁。

我还注意在评论区,有一个的网友建议收获了不少点赞:“应该划分夏季开放时间和冬季开放时间,夏天天亮得早天气热,应该提前开放。”

这个折中的方案,也不失为一个相对合理,值得考虑的选项。

文丨大壮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部分图片来源Shenzhenweekly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专家预测:2025年房价将会是现在的4-5倍!

专家预测:2025年房价将会是现在的4-5倍!

帝都观日记
2024-06-14 23:31:02
从国产手机618战绩可以看出,手机行业凛冬已至,手机卖不动了

从国产手机618战绩可以看出,手机行业凛冬已至,手机卖不动了

柏铭锐谈
2024-06-13 12:21:39
鲁尼悼念凯文-坎贝尔:凯文去世令我非常悲痛,他给予我很多帮助

鲁尼悼念凯文-坎贝尔:凯文去世令我非常悲痛,他给予我很多帮助

直播吧
2024-06-15 19:55:40
曝湖北一村支书出轨人妻,细节流出,纪委:没捉奸视频,无法处理

曝湖北一村支书出轨人妻,细节流出,纪委:没捉奸视频,无法处理

求实者
2024-06-15 12:30:13
独行侠为什么能大胜凯尔特人?赛后苏群一席话,说得很实在

独行侠为什么能大胜凯尔特人?赛后苏群一席话,说得很实在

懂球哥评球
2024-06-15 12:27:24
来自重庆的升班马发威,3-1胜,3连胜稳居第2,狂揽31分差榜首2分

来自重庆的升班马发威,3-1胜,3连胜稳居第2,狂揽31分差榜首2分

侧身凌空斩
2024-06-15 21:34:45
齐思钧术后报平安,直言手术切掉了羞耻心,网友乐得笑开怀

齐思钧术后报平安,直言手术切掉了羞耻心,网友乐得笑开怀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09:57:55
唉!又有一家大企业成功“结业”了!

唉!又有一家大企业成功“结业”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10 18:54:33
“南涝北旱”之下:有河南农户一个人浇地60亩,有广东居民一周没见到太阳

“南涝北旱”之下:有河南农户一个人浇地60亩,有广东居民一周没见到太阳

红星新闻
2024-06-15 17:47:11
沙胆噢!广西一正处级干部受贿2100万余元!

沙胆噢!广西一正处级干部受贿2100万余元!

合浦网
2024-06-15 12:04:06
一进一出总价2.6亿欧!皇马神了!避免内讧,送走太子,挖德甲mvp

一进一出总价2.6亿欧!皇马神了!避免内讧,送走太子,挖德甲mvp

阿泰希特
2024-06-15 11:55:40
95后小伙不听父母劝,坚持把家装成禁欲暗黑风,结果竟意外很高级

95后小伙不听父母劝,坚持把家装成禁欲暗黑风,结果竟意外很高级

简约装修设计美图
2024-06-11 09:37:37
黑哨?马宁在大连出现争议判罚,八倍慢镜还原,这球到底进没进呢

黑哨?马宁在大连出现争议判罚,八倍慢镜还原,这球到底进没进呢

侧身凌空斩
2024-06-15 20:32:46
男子花46万彩礼娶妻难“圆房”……警方介入

男子花46万彩礼娶妻难“圆房”……警方介入

鲁中晨报
2024-06-14 21:39:08
遥遥领先来了!华为Mate X6首次曝光,余承东:折叠屏还得看华为

遥遥领先来了!华为Mate X6首次曝光,余承东:折叠屏还得看华为

老孙说科技
2024-06-15 16:16:58
上海女子请人上门灭白蚁崩溃:几百元就能解决,对方竟收了9000元!网友:按只收费?

上海女子请人上门灭白蚁崩溃:几百元就能解决,对方竟收了9000元!网友:按只收费?

上海圈
2024-06-15 12:38:41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文史达观
2024-06-09 06:45:02
宋慧乔9年前旧照被疯传,没了10级美妆,才知道啥叫纯天然美女

宋慧乔9年前旧照被疯传,没了10级美妆,才知道啥叫纯天然美女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5 17:26:09
“下雨了”,群里刷屏!雷雨+6~7级风,济南已发雷电预警,最新预报→

“下雨了”,群里刷屏!雷雨+6~7级风,济南已发雷电预警,最新预报→

鲁中晨报
2024-06-16 08:07:06
一男子怀疑妻子出轨,特意带她出国体验异域按摩,结果双方沦陷

一男子怀疑妻子出轨,特意带她出国体验异域按摩,结果双方沦陷

亲爱的落落
2024-05-07 16:58:09
2024-06-16 08:50:44
深圳微时光
深圳微时光
深圳人的都市生活指南
4368文章数 149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梅洛尼和马克龙吵了一架 晚宴上眼神可"杀人"

头条要闻

牛弹琴:梅洛尼和马克龙吵了一架 晚宴上眼神可"杀人"

体育要闻

莱夫利,让困难为我让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巨婴社会的特征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旅游要闻

如何文艺消夏?乌镇10大活动开启古镇消夏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