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与国人“纠缠”千年,30年前人人都有的虱子,如今消失不见了?

0
分享至

自古以来,人类就与一种微小而顽强的生物密不可分——虱子



而在70、80年代,虱子可以说是日常生活的“噩梦”,一旦被缠上,身上就会浑身难受。

虽然说虱子容易被清理掉,但是要想做到根除,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何如今我们看不到虱子的身影了,就跟消失了一样!

虱子的起源与种类简介

虱子可以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已经存活了6亿5000万年了,而作为与恐龙时代并存的生物,到了现在竟然还在人类的身上“作恶”。



在以往的生活中,虱子大多数都是出现在贫困的农村,因为当时的卫生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因此,人们成为了虱子的新一任“入侵对象”。



而虱子平常居住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有些虱子甚至会钻到人们日常的贴身服饰之中,而面对虱子的侵扰人们也是想到了许多处理办法,比如草木灰、香料等等。



可是这些东西仅仅只能起到驱赶作用,过不了多久虱子就会卷土重来,很显然这些只能暂缓,但是要想根除还是不可能的。



别看虱子的个头很小,但是虱子的种类还是很多的,它们的主要分类为:头虱、体虱和阴虱。



而头虱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见到的,它们主要寄生在人类,黑猩猩和猴子的头部,令人极其难受,且头虱的个头稍小,身长只有2-3毫米,灰色硬壳



体虱与头虱相比的话,体虱就有点狡猾了,体虱往往会藏匿于衣物和床上用品之间,利用夜晚的时间到人们身上吸血,同时体虱的体型较大,身长大概3.5毫米,灰白色的身体,且还有一对短小的觸角



最后说到阴虱,阴虱常常会在人体的阴毛和腹股沟处,很难让人发现,而每次阴部发生瘙痒的时候,只会动手去挠,但很难发现是阴虱在作祟,阴虱的体积相比头虱和体虱会更加渺小,它的身长仅有1.5毫米左右,扁平的身体仿佛像一只小螃蟹



不同种类的虱子它们的栖息场所也不同,而“虱子”一直都是对于人们来说非常讨厌的。

那么,这股子与虱子纠缠不清的"宿怨"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不妨从虱子的生活习性和繁衍能力说起。



虱子的生活习性和繁衍能力

每一种虱子的一生,都会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以头虱和体虱为例,它们主要是通过雌雄交配的方式繁衍后代,一旦受精,雌虫便会在人类头发或衣物缝隙中产下一粒粒淡黄色的椭圆形卵。



这些卵还不容易被发现,直到时间过了将近1个月之后,这些卵将会孵化为虱子幼虫

而阴虱的产卵方式就更为另类了,阴虱往往会在人体私密处的毛发之间释放幼虫。



而这些虫卵一旦成虫,它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觉醒“吸血”天赋,它们往往喜欢在人体最细嫩脆弱的部位下口,而每次进食都只需要自身本体的三分之一的血量。

因此老人和孩子就成为了虱子的最佳“供血对象”。



除了这些虱子的繁衍能力十分惊人,一只雌性虱子每天可以产下7到8颗卵一个月就能产下上百颗,只要环境适宜,能获得充足的血液,那么它们将会半个月繁衍一次。

而在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对虱子的繁衍将会更快,而这些地方对于虱子来讲就是“天堂”。



虱子如今为何消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的农村早已不是以往的脏乱差了。



大多数农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往潮湿阴暗的泥砖房也已经被通风采光极佳的新式平房所替代,每家每户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卫生设备,将以往的茅厕等卫浴设备所替代。



同时农村之中也修建了污水管,将生活污水以及粪便统一收集远离居民居住的区域,这些措施无疑剥夺了虱子在家中孳生蔓延的温床。



还就是现在的人们早已养成了勤换洗、勤洗护的好习惯,卫生习惯的改变直接导致虱子无处藏身。



因为虱子最怕就是人们经常洗头洗澡、经常更换衣物这些做法,它们再也找不到温暖潮湿的栖身之所,况且现在孩子们的头发也被剪得很短,虱子想在上面下蛋也变得极其困难。

除了以上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为虱子的防治开辟了新路径。



过去靠着"篦子"等手工方式,效果都非常有限,而现在则有了各种高效的化学药剂和专业除虱产品可供选择,无论是驱虱还是杀虱,都事半功倍。



比如用百分之十的百部脑水溶液或是百分之二十五的酒精溶液涂抹在发丝上,虱子便会自动"离家出走"。

对于体虱和阴虱的防治,则可使用具有渗透力且温和无刺激性的喷雾剂,直接喷洒在毛发区域,令虱子"夷为平地"。



还有就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抗虱提供了新方法,如今市面上的清洁用品,诸如洗衣粉、洗洁精等,都含有一定的杀菌消毒成分,对于对虱子来说就相当于"绝户计",只要定期使用,便可有效阻断虱子的生命周期。



更重要的是,化学纤维在现代服装面料中的广泛运用,也成为抵御虱子入侵的"护城河"。

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正是因为这些改变,虱子才彻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几乎绝迹了。



结语

正因如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卫生习惯的养成,当地很多老人都告诫年轻一代:"吃了苦中苦,要记住当初的艰辛!"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虽然已经看不到虱子的踪影,但也要牢牢树立起卫生意识,坚守好生活中的每一个卫生细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韩国教头夏窗从鲁能下课走人!跟队记者已确认,替代者浮出水面

韩国教头夏窗从鲁能下课走人!跟队记者已确认,替代者浮出水面

罗掌柜体育
2024-06-19 16:14:52
尘埃落定!奇塔迪尼为上港破门是否手球在先,如今终于有权威结论

尘埃落定!奇塔迪尼为上港破门是否手球在先,如今终于有权威结论

罗掌柜体育
2024-06-19 16:02:58
没想到老年人的瓜这么多!网友的评论太炸裂,我小脑都萎缩了

没想到老年人的瓜这么多!网友的评论太炸裂,我小脑都萎缩了

夢婷
2024-01-05 12:09:08
美女主持蔡云咏:18年被C罗坚韧的眼神吸引,从此迷上了他

美女主持蔡云咏:18年被C罗坚韧的眼神吸引,从此迷上了他

懂球帝
2024-06-19 06:32:09
官宣了!上海这一机构正式挂牌

官宣了!上海这一机构正式挂牌

上观新闻
2024-06-19 19:10:15
姜萍被“世界记忆冠军”打假,指出其问题,她只是另一个“丁真”

姜萍被“世界记忆冠军”打假,指出其问题,她只是另一个“丁真”

辣条小剧场
2024-06-19 06:35:36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网友:被财神爷追着喂饭的感觉

你捡过最大的漏是什么?网友:被财神爷追着喂饭的感觉

有趣的羊驼
2024-06-18 18:21:36
“塌方式”降薪!不接受就离职!

“塌方式”降薪!不接受就离职!

时尚的弄潮
2024-06-19 12:39:35
降价跑路潮来袭!为啥现在各行各业赚钱都很难?你敢听真话吗?

降价跑路潮来袭!为啥现在各行各业赚钱都很难?你敢听真话吗?

拾叁生意经
2024-06-19 19:40:00
陈晓陈妍希婚变升级!男方拉黑陈妍希玩冷战,赵丽颖被牵扯其中

陈晓陈妍希婚变升级!男方拉黑陈妍希玩冷战,赵丽颖被牵扯其中

萌神木木
2024-06-19 14:01:23
从“娃娃”司长到最年轻党政一把手:殷勇的跃升之路

从“娃娃”司长到最年轻党政一把手:殷勇的跃升之路

天闻地知
2024-06-19 17:37:27
男子被浙江乐清交警“锁喉执法”后续,官方发布通告,果然有情况

男子被浙江乐清交警“锁喉执法”后续,官方发布通告,果然有情况

有趣的火烈鸟
2024-06-19 18:32:10
这位满口“外交豁免权”的大妈,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位满口“外交豁免权”的大妈,到底是何方神圣?

麦杰逊
2024-06-18 21:37:50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7500亿股权清零,创始人被迫入狱

我国第二大民企“倒了”!欠下7500亿股权清零,创始人被迫入狱

匹夫来搞笑
2024-06-19 19:40:36
票房破31亿,只是个开始!52岁的徐峥,今年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了

票房破31亿,只是个开始!52岁的徐峥,今年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了

娱乐白名单
2024-06-18 10:58:16
张学友演唱会被投诉唱粤语歌!本尊回应:国语还行但自己来自香港

张学友演唱会被投诉唱粤语歌!本尊回应:国语还行但自己来自香港

娱乐白名单
2024-06-18 10:09:38
姜萍这事,其实不复杂

姜萍这事,其实不复杂

民言民语
2024-06-18 11:37:36
南医大最新回应!俞莉博士自找麻烦,已被停诊,校领导正开会研究

南医大最新回应!俞莉博士自找麻烦,已被停诊,校领导正开会研究

校长侃财
2024-06-19 11:58:24
优秀!广东195名“学霸”拟被清北等45所名校提前锁定,录取专业也揭晓了!

优秀!广东195名“学霸”拟被清北等45所名校提前锁定,录取专业也揭晓了!

广东教育传媒
2024-06-19 11:50:02
2024-06-19 23:22:44
清欢渡语
清欢渡语
轻轻细雨,绵绵长音。
567文章数 1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广东梅州多地因洪水成"孤岛" 救援人员徒步六小时抵达

头条要闻

广东梅州多地因洪水成"孤岛" 救援人员徒步六小时抵达

体育要闻

欧洲杯最大的混子,非他莫属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深化科创板改革 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

科技要闻

618观察:谁为高强度的低价竞争买单?

汽车要闻

双肾格栅变化大/内饰焕新 新一代宝马X3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亲子
健康
艺术
游戏
时尚

亲子要闻

两岁后宝宝开始对数与量有所感知,天平能很好的把二者相结合,寓教于乐,在玩中学习,孩子很喜欢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小强不imba,欧皇人imba

《玫瑰的故事》:4种风格50套穿搭,照着穿就很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