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暗流涌动的“亚裔细分法案”,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让华裔小孩的梦校更遥远了…

0
分享至


看点美国联邦政府前阵子颁布“亚裔细分法案”,引发很多人讨论,更多是疑惑。它对在美华裔孩子求学利是弊?对计划申请美本的国际生又会有哪些影响?虽然子弹刚刚飞出,然而更大的风暴,很可能就蕴藏在蝴蝶扇动的第一次翅膀下。

文丨王鹤群 编丨Leon

今年3月28日,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对外公布了一系列对于SPD-15的修正条款,在坊间掀起轩然大波,它被很多美籍华裔和绿卡华裔称为“亚裔细分法案”

根据美国联邦公报公开披露的表格,在此项修正之前,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要填写的有关于自己种族或者族裔的信息如下所示:


图源:Federal Register

美籍华裔、绿卡华裔和中国留学生申请者都只需要选择第二项Asian即可。

而SPD-15修正之后的表格变成了如下样式:


图源:Federal Register

在上面图表中,美籍华裔、绿卡华裔,和中国留学生申请者都要不仅勾选Asian(亚裔),还要进一步勾选Chinese (中国人)。由此可见,新法案将不同人种和族裔进行了细分。

在华裔看来,这一改动将他们和日、韩、菲律宾、越南、印度裔等分开,使得本来也不团结的亚裔,终于成了“散装亚裔”。

对此,不同人士纷纷做出预测:有人认为该修正精准瞄准美籍华裔的财产,有可能令很多新移民携带的财富“瞬间归零”。更有华裔家庭担心:该修正会对华裔升学造成不利。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人秉承乐观态度,认为这一细分倘若要落实到具体的统计分析和政策操作上,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因此目前不必担心。

不过,笔者猜测:细分法案看似微妙的调整,很可能成为卷起风暴的蝴蝶翅膀。


“亚裔细分法案”的背后

对SPD-15做出修正的机构是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其全称是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是美国总统维持对联邦政府财政计划控制的机关。

一般来说,OMB不会轻易地去修正哪个法案或者指令,它的举措既有可能是对过去疏失的弥补,也有可能是为了未来铺路。

SPD-15的全称是:Statistical Policy Directive No. 15: Standards for Maintaining, Collecting, and Presenting Federal Data on Race and Ethnicity (中文翻译:第 15 号统计政策指令:维护、收集和列报联邦种族和族裔数据的标准)。

在SPD-15中,对于种族(race)和族裔(ethnicity)的信息收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的重要修正:

对种族和族裔(race and ethnicity)使用一个综合问题,并且鼓励受访者根据自己的身份认同方式选择尽可能多的选项。

增加中东或北非(Middle Eastern or North African)作为一个新的最基本类别。新的最基本种族和/或族裔类别包括:

美国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American Indian or Alaska Native)

亚裔(Asian)

黑人或非裔美国人(Black or African American)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Hispanic or Latino)

中东人或北非人(Middle Eastern or North African)

夏威夷原住民或太平洋岛民(Native Hawaiian or Pacific Islander)

白种人(White)

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收集比最基本信息更加详细的信息,以确保数据收集、制表和呈现的时候可以进一步细分。更新后的标准还包括对定义和术语的若干额外更新,以及对各机构收集和展示数据的指导。

SPD-15对于种族和族裔做出划分,并不仅仅针对亚裔或者华裔。只不过其中一些条款对于亚裔和华裔产生了影响,因此才被美籍华人称为“亚裔细分法案”。

且根据OMB的官方说法,推出细分法案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确保联邦政府的种族和族裔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那么, SPD-15对华裔升学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看华裔的升学现状。

从历年的测试分析中都可以看出,几十年以来,在美国的大型标准化考试中,亚裔分数高于白人学生的分数,而白人学生的分数又高于黑人学生的分数。


图源:Essential Education News

上图源自2019年Essential Education News发表的一篇文章。如图可以清晰看出:

在美国,亚裔的SAT平均分最高(1216分),白人学生其次(1148分),而黑人学生的平均分数则最低(966分)。

按照全美SAT平均分1099这个标准来看,只有三个族群超过了平均分:亚裔、白人和太平洋岛民。

可以想见,SPD-15修正之后,针对各族裔的考试成绩分析会更加详细,华裔学生分数的遥遥领先也会更加直观。

此外,在美国名校录取中,亚裔在有色人种学生中的占比,一直也名列前茅。

例如,在哈佛大学,亚裔美国人占本科生的20%,其次是拉美裔学生的12%、黑人学生占9%(根据联邦大学记分卡2023年4月的最新更新);

在南加州大学,亚裔美国人占本科生的 24%,拉美裔学生占 17%,黑人学生占 6%。

SPD-15的修正前,以上数据都是将亚裔作为一个群体,修正后的统计数据会更加细化。

而从哈佛历年的录取数据来看,基本保证不同族裔的录取比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甚至有不少人猜测,其实在哈佛这样的名校,每个大类别的族裔都已经被暗中标注了配额(quota)。


图源:The Crimson

那么,在细分法案之后,大学是否会暗中把一些名额留给其他族裔,充分考虑到菲律宾、越南或者其他一些东亚、东南亚小国,从而让大学更加体现多样性,减少华裔学生的录取率呢?


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的胜诉

恐沦为空头支票

一直以来,美国教育领域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尤其是大学录取方面,要求确保不同种族和族裔之间的平等,确保大学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早有先例。


早在197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为符合标准的少数族裔学生预留了100个席位中的16个席位,导致白人申请者Bakke即使分数比少数族裔更高却不能得到录取。于是他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告上法庭并且胜诉。

之后,有关于平权法案的实施,就一直伴随着分数的公平性和大学招生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和角逐。

从2014年开始,美国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就对哈佛大学提起诉讼,控告其对于亚裔学生有录取歧视。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于2023年6月终于一锤定音: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违宪。

表面上看,亚裔胜了,似乎未来会有更多亚裔被哈佛等名校录取。

但笔者认为,若事实果真如此,美国的大学应该做的,是真正取消申请过程的种族和族裔选项,而不是仅仅在口头上做出“录取不再考虑族裔”的承诺。‍‍‍‍‍‍‍‍‍‍‍‍‍‍‍‍‍‍‍‍‍‍‍‍‍‍‍‍‍‍‍‍


如今,伴随细分法案的出台,美国大学申请平台Common Application上的族裔情况还要交代得更加详细。尽管和族裔相关的选项属于“非必选项”(Optional),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华裔学生以及中国留学生,会真的跳过这一步。

从大学招生角度来看,不同国别和地区的生源细分,无疑让之后的统计分析更加精细,从而使招生举措更有针对性。

要知道,很多名校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入学成绩,更是其毕业后能够为学校带来哪些方面的贡献。它并不仅仅是指校友捐赠和捐款,也包括毕业后在工作中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对地区、国家和世界的贡献、工作的知名度和成就等。

就入学成绩这一指标来看,华裔占有明显优势;但是若看毕业后对于母校的贡献方面,华裔学生就并不占优势了。

而亚裔细分法案,可以方便大学在生源贡献率上,进行更为精细的统计和比较,进而指导其接下来的招生工作。


过去这些年,美籍和绿卡华裔远离故土、辛勤工作,期待可以换来孩子的大学申请优势——竞争20%左右的亚裔入学名额。

现如今,在亚裔细分的背景下,一旦美国的优秀高中和大学刻意多招收一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那么华裔优秀学生的入学名额就会受到挤压。

假设,原先一所优秀高中或者大学某个项目的年度招生名额为100名, 其中能够给到亚裔的是20名。往年这20名有可能是10名华裔、7名印裔、2名韩裔、1名日裔。

而亚裔细分之后,有可能学校为了呈现种族和民族的多样化,就会考虑招收1名越南裔、1名泰国裔、1名菲律宾裔和1名其它东南亚小国的学生,如老挝、柬埔寨、缅甸等。这4个名额不会削减已经很少的日韩裔名额,只能从华裔和印度裔的名额里往外拿。

且从学生申请角度看,每个申请学生只能知道自己的分数,并不知道其他人的分数,一旦落选,也无从得知自己是否遭受了种族歧视。

可以想见,未来,华裔群体可能要面对的升学录取会更加严苛,申请优势会有所下降,因此要做到“打硬仗、持久战”的准备,未来说不准还会有针对华裔学生的歧视诉讼案。


此外,K12教育阶段也不太平。此前,著名的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就曾因“涉嫌歧视”而被亚裔群体控诉。

这所高中位于弗吉尼亚州,被誉为全美最好的高中。学校所在地区的亚裔人口仅占20%,而通过考试选拔录取的亚裔学生占比高达70%。

为了促进学生群体的多元化,学校自2020年开始修改其招生制度,比如,学校将原先的考试入学,改为抽签入学,并通过了一套“全面考察”制度,使得亚裔学生占比大幅下降。这引起了亚裔家长的愤怒和抵制,并将学校告上了法庭,控诉学校的选拔系统存在歧视。

遗憾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却表示,将不受理关于弗吉尼亚州一高中招生政策的诉讼。这也意味着,该校的招生政策可以继续实施。

如此看来,亚裔群体在升学领域的公平抗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亚裔细分法案”,给原本就难走的路,更增添了一些障碍。


对大洋彼岸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目前,SPD-15所强调的亚裔细分,还没有明显波及到留学生的申请。因为中国籍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绝大部分占用的是国际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的名额。

根据美国Statista统计网站和一些大学的官网上的数据所显示:在2021-2022年间,数十所顶尖大学的国际学生占比超过了10%,其中哈佛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里,国际学生占比超过20%。


上图是哈佛大学2005-2018年度的国际学生数目和占比。可见从2011年起,其国际学生占比就已经超过了20%。

但是,中国学生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细分方案”未来会搅动什么样的风暴,波及面会有多大,还不确定。

笔者建议,中国学生可以尝试多国申请,分摊风险。

以前,留学美国是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将“多国申”推到每一位留学申请者的面前。英国、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甚至德国、法国等国家的优秀大学,也逐渐得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疫情结束后,“多国申”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伴随美国局势的动荡成为留学申请的标准操作。在“亚裔细分”带来的录取紧张感面前,同时申请众多国家的优秀大学,这不失为明智举措。


此外,申请者还要对美国名校录取游戏规则有清晰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其实,能被美国名校青睐的学生,无外乎具有以下这些特点,能给学校带来某种价值。

  • 美国的名校录取的学生,要确保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能力和基础上并没有薄弱环节。这不是说学生分数越高越好,而是说成绩要能超过他们规定的底线,这样的学生被他们称之为“qualified”,有资格得到录取的学生。

  • 在能够履行学习任务之外,学校希望学生能够为学校做出贡献。学生如果多才多艺,能够为学校的课外活动增光添彩,也算是实现了当下的价值。

  • 具有特殊价值的学生会得到格外的关注和录取。比方说,学生来自于富豪家庭,可以给学校捐赠图书馆或者体育场等,这样的学生会迅速得到录取。再比方说,学生是演艺或者体育明星,可以给学校争得荣誉,这样的学生也会快速得到录取。近些年美国一些名人家庭将孩子包装成为体育明星升入优秀大学,用的就是这条录取赛道。

此外,越是名校,越关注学生毕业后能够给学校带来的长远价值。而这个方面往往在实际录取中聚焦于两点:

如果学生来自非富即贵的家庭,他们的录取就相对容易很多,因为学校相信未来学生在校友团里能够发挥更大的能量。

如果学生是少年天才,且学习的是科技最前沿,学校也会非常重视,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可能在未来具有科技领导力,能够为学校获得更多的机会。

了解了这些因素,申请者可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申请优势在哪里。

至于“亚裔细分法案”这颗子弹,我们要密切关注,它将射向何方。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https://www.ednc.org/eraceing-inequities-the-influence-of-race-on-sat-scores;

https://worldwide.harvard.edu/worldwide-data;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harvard-s-jewish-problem;

https://www.timesofisrael.com/harvards-jewish-quotas-cited-in-us-supreme-courts-affirmative-action-ruling/。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热闻|柳州两任市委书记同日被通报,此前为“老搭档”,曾同受处分

热闻|柳州两任市委书记同日被通报,此前为“老搭档”,曾同受处分

齐鲁壹点
2024-06-20 14:13:31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才访问朝鲜?彼得大帝都要气疯了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才访问朝鲜?彼得大帝都要气疯了

小哆啦的游戏屋
2024-06-19 10:50:03
著名女优玩偶姐姐HongKongDoll,被爆料真实面目?

著名女优玩偶姐姐HongKongDoll,被爆料真实面目?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4-06-13 10:15:52
史诗级交易,浓眉空降,伦纳德联手詹姆斯,哈登钦点,双赢!

史诗级交易,浓眉空降,伦纳德联手詹姆斯,哈登钦点,双赢!

刺头体育
2024-06-20 21:27:44
你身边闷声发大财的都是什么行业?网友: 赚钱需要抓住机遇。

你身边闷声发大财的都是什么行业?网友: 赚钱需要抓住机遇。

滑稽斑马呀
2024-06-20 19:11:29
英格兰爆大冷1-1受挫,把著名解说张路整懵了,球迷:给南门面子

英格兰爆大冷1-1受挫,把著名解说张路整懵了,球迷:给南门面子

侧身凌空斩
2024-06-21 02:33:02
现在我们就在萧条期!什么时候会结束?

现在我们就在萧条期!什么时候会结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4-29 19:37:22
70-80岁幸福老人12条标志,满足8条就很厉害,看看你占几条

70-80岁幸福老人12条标志,满足8条就很厉害,看看你占几条

爱情大使馆
2024-06-19 20:35:14
佛山市中心两地块开拆,其中一地拟建学校

佛山市中心两地块开拆,其中一地拟建学校

南方都市报
2024-06-21 08:10:13
经济学女博士新职明确!她曾任佛山市发改局副局长12年

经济学女博士新职明确!她曾任佛山市发改局副局长12年

南方都市报
2024-06-21 08:10:14
4个国家一个比一个危险,全民吸毒、黑帮比警察多,出国最好避开

4个国家一个比一个危险,全民吸毒、黑帮比警察多,出国最好避开

历史有些冷
2024-06-20 08:30:08
玩转“豁免权”的余琦再被爆料,惊呆了我,果然道歉是“假象”

玩转“豁免权”的余琦再被爆料,惊呆了我,果然道歉是“假象”

杯子叨叨
2024-06-20 22:08:01
乡党委书记在学校调戏女老师,没想到女老师的老公竟是县委书记

乡党委书记在学校调戏女老师,没想到女老师的老公竟是县委书记

南山青松
2024-06-18 17:57:38
人民币连续7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人民币连续7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财联社
2024-06-20 18:06:09
不知几斤几两的哈马斯悲剧了,以色列:生擒哈尼亚,挖出指使者

不知几斤几两的哈马斯悲剧了,以色列:生擒哈尼亚,挖出指使者

娱宙观
2024-05-08 09:17:17
上海警方:编造“中山公园地铁站捅人”谣言及地铁行凶虚假视频,两人被行拘

上海警方:编造“中山公园地铁站捅人”谣言及地铁行凶虚假视频,两人被行拘

界面新闻
2024-06-20 12:18:04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业务招待费没附菜单,不能报销?税务局早已明确:要按这个来!

业务招待费没附菜单,不能报销?税务局早已明确:要按这个来!

学税
2024-06-20 18:13:53
今夜,见证历史

今夜,见证历史

中国基金报
2024-06-21 00:13:33
中国铁路:儿童票新规实施后,超4900万人次实现免费出行

中国铁路:儿童票新规实施后,超4900万人次实现免费出行

界面新闻
2024-06-20 09:28:38
2024-06-21 09:58:44
《外滩教育》
《外滩教育》
中国K12教育领先媒体
6378文章数 210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一手拿画笔,一手带娃,当画画成为全职妈妈的“出口”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外交部刚批评美国 五角大楼就送来"神助攻"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外交部刚批评美国 五角大楼就送来"神助攻"

体育要闻

1-0"吊打"意大利 西班牙这就叫冠军相?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普华永道,引火烧身

科技要闻

美媒:苹果正与百度阿里百川等谈AI合作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黑色的透视单品,就选这6件!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房产要闻

海棠湾!一所重量级国际学校真的来了!

教育要闻

初中历史题:明清时期“乡试”是在哪个地方考试?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