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罗斯留学生洛狄:“茶文化是连接我与中国的一座桥梁”

0
分享至

  5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国际茶日"。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被茶文化吸引,纷纷来到中国学习制茶工艺。在国际茶日到来之际,俄罗斯留学生洛狄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日常学习和研究,他愈发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洛狄目前在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学习,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提起中国的六大茶类,他滔滔不绝。

  洛狄:在中国有六大茶类,(分别是)白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

  洛狄说,他之前认为茶就是一种饮品,经过学习他了解到茶是一种文化,如今茶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洛狄:俄罗斯人也是喝茶的,一开始茶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饮料。上了(浙江)农林大学之后就开始学这个专业,就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它对我来说成为一个文化,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

  洛狄说,在浙江农林大学读书期间,他可以接触到很多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到茶园去采茶制茶,了解茶叶种植生产的全过程。


  洛狄: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茶叶加工,我会去做。每个春天我们跟着老师去茶园,可以自己去采茶做茶。茶文化专业有一个茶叶加工课,老师在这个课里面会解释怎么做茶,怎么生产茶,要有什么采摘标准,做绿茶要注意什么,做红茶要注意什么等等。现在大三差不多要大四了,我们现在已经自己会去做茶,自己去试一试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采摘标准,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加工方式,看看结果会怎么样。

  洛狄说,就中国的六大茶类而言,其中的一个区别是发酵程度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风味特点,而发酵程度正是通过不同的工艺工序去控制的。

  洛狄:如果你看不同的绿茶,它基本的加工方式是采摘之后要摊晾,摊晾之后要杀青,杀青要轻揉,揉捏之后要干燥。红茶是采摘之后要去萎调,萎调之后要开始揉,然后揉到比较厉害的程度,然后去发酵,红茶最关键的是发酵,发酵之后要干燥。按照不一样的茶叶类,我们就会进行不一样的加工方式。


  盛产于我国云南等地的普洱茶以其丰富的口感受到了许多饮茶者的喜爱。洛狄说,普洱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最重要的是渥堆发酵的过程。

  洛狄:我的口味偏向很重,最喜欢的茶叶之一是普洱茶(中的)熟普。我去年5月份去过云南,熟普主要的工艺是渥堆,是把毛茶放在一堆里面,然后开始洒水,洒水之后,它就是在这个堆里面不断地加热,开始发酵。最关键的就是渥堆。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协会会长,洛狄还经常会参加学校举办的与茶相关的活动,比如采茶比赛,学生们互相交流切磋,分享茶文化带来的乐趣。平日里,洛狄会和同伴们一起喝茶,他为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的文化所着迷。洛狄说,在活动的过程中,他充分体会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好客。

  洛狄:很热情,我天天和我的中国同学在一起,已经算是我的朋友。我每周一次会去举办跟大家一起喝茶的一个活动,就是所有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过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也可以过来。我们在学院里面,在一个教室布置一个茶席,就在那边跟同学们一起喝茶。


  洛狄说,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茶文化之一,中国茶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非常值得他去深入研究。

  洛狄:每个茶叶类里面它有很多小细节,如果你不是在学这个茶,你可能无法去感受到它们,这是第一;第二是因为在中国,中国是茶发源地,茶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创造的。这个茶文化特别丰富,有各种各样的传统、各种各样的喝茶方式、各种各样的茶叶加工方式,确实学的东西有很多,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如今,茶文化早已深深融入大众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架起多元文化的沟通桥梁。洛狄表示,俄罗斯是一个爱茶的国度,当地人喜欢喝红茶。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对于茶的理解有所不同,因而在制作、加工和成品方面也各有特色。

  洛狄:俄罗斯是属于喝茶的国家,有自己的茶文化,以红茶为主。俄罗斯主要是那种比较简单的袋泡茶,或者斯里兰卡的或者印度的红茶。中国茶有很多种类,可以说是一个精品。


  从喜欢喝茶到了解茶的制作加工工艺,洛狄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研究方向。对于洛狄来说,茶已经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了他与中国,他希望毕业后继续做与茶文化相关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茶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安然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孙伶俐

监制丨潘晓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早退的,有不签字的,还没写明俄罗斯“侵略”,这和平峰会开得……

有早退的,有不签字的,还没写明俄罗斯“侵略”,这和平峰会开得……

新民晚报
2024-06-17 13:23:47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上课画面曝光,评论区炸锅

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上课画面曝光,评论区炸锅

360度评说
2024-06-16 16:37:02
中超下课第3人?南通解雇52岁名帅!执教半年率队仅2胜,排名垫底

中超下课第3人?南通解雇52岁名帅!执教半年率队仅2胜,排名垫底

我爱英超
2024-06-17 17:37:23
王红权星在云南被偶遇,穿万元衬衫助理陪同,现身廉价翡翠市场!

王红权星在云南被偶遇,穿万元衬衫助理陪同,现身廉价翡翠市场!

娱圈小愚
2024-06-17 09:48:37
突然挣不到钱了?带货主播大降薪,有人收入“腰斩”!时薪低至20元,“不如街头发小广告”,业内:从00后到60后都在直播

突然挣不到钱了?带货主播大降薪,有人收入“腰斩”!时薪低至20元,“不如街头发小广告”,业内:从00后到60后都在直播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20:53:08
76岁大爷睡觉,突被儿媳压断肋骨,老伴默不作声,儿子一脸怒气闯进门

76岁大爷睡觉,突被儿媳压断肋骨,老伴默不作声,儿子一脸怒气闯进门

四象八卦
2024-06-18 01:48:06
英特尔入股东莞立讯技术公司

英特尔入股东莞立讯技术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17:52:09
妻子陪初恋男友法国游玩,下飞机才通知丈夫,返回后直接愣在机场

妻子陪初恋男友法国游玩,下飞机才通知丈夫,返回后直接愣在机场

局内人
2024-05-15 14:12:33
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玉祥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玉祥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界面新闻
2024-06-17 11:04:12
特斯拉:我是怎么把和比亚迪一样的成本卖出宝马价格的?

特斯拉:我是怎么把和比亚迪一样的成本卖出宝马价格的?

小希说剧呀
2024-06-05 15:58:54
完成森林狼试训后立刻宣布退选,塞内加尔内线新星还是太糙了?

完成森林狼试训后立刻宣布退选,塞内加尔内线新星还是太糙了?

稻谷与小麦
2024-06-18 01:50:02
为讨好美国不惜得罪中国,如今遇到危机向中国求助,中国直接拒绝

为讨好美国不惜得罪中国,如今遇到危机向中国求助,中国直接拒绝

星辰故事屋
2024-06-11 17:30:43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观察者网
2024-06-17 07:12:05
港澳通行证为什么还没取消?

港澳通行证为什么还没取消?

基本常识
2024-06-15 22:25:31
山东泰山将迎回天才少年,夏窗开启暂无计划,中超旧将欧洲杯闪耀

山东泰山将迎回天才少年,夏窗开启暂无计划,中超旧将欧洲杯闪耀

老周观体育
2024-06-18 00:21:02
王小洪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依法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 以更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王小洪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依法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 以更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财联社
2024-06-17 22:36:05
费舍尔谈雷迪克:搞好球员关系确实是成功关键 我那时候还没播客

费舍尔谈雷迪克:搞好球员关系确实是成功关键 我那时候还没播客

直播吧
2024-06-17 16:41:15
极限运动重量级人物突然死亡,仅39岁,死前2天照流出,死因曝光

极限运动重量级人物突然死亡,仅39岁,死前2天照流出,死因曝光

求实者
2024-06-17 14:46:11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燕梳楼频道
2024-06-16 19:05:15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华人星光
2024-06-07 19:20:09
2024-06-18 05:40:4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
世界观,观世界
348623文章数 28399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欧洲杯-姆巴佩造乌龙+受伤离场 法国1-0奥地利

头条要闻

欧洲杯-姆巴佩造乌龙+受伤离场 法国1-0奥地利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本地
亲子
时尚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亲子要闻

弟弟用力掐姐姐的脸,姐姐一声不吭看了一眼妈妈,站起来一顿操作

永不过时的高级感,这个风格已经美了20年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