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每经热评|央行再贷款收储存量住房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创新

0
分享至

每经特约评论员 尹中立

5月17日,央行出台一揽子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笔者认为,这些政策中最关键的措施是央行启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5月17日宣布,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再贷款规模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银行按照自主决策、风险自担原则,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首次动用的资金量只有3000亿元,规模虽然不大,但作用巨大,将对我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从国际经验看,但凡涉及大规模债务救助的政策措施都会面临来自社会公众的质疑,因此,形成社会共识至关重要。央行宣布用再贷款资金进行存量住房的收储,意味着有关该项政策的观察和争论已经结束,此项政策已经从学术建议变成政策措施,最艰难的形成共识的过程已经完成。

从资金来源看,房地产收储资金由央行再贷款提供,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从政策效果来看,2015年起实施的“棚改货币化”资金来源正是央行再贷款,2015年至2018年(2018年之后棚改力度减弱),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再贷款总计3万多亿元,使房地产市场开启了长达6年之久的上升趋势,其政策功效是巨大的。当然,棚改货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房价大幅度上涨使经济结构扭曲程度加深,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让开发商对市场过于乐观,表现为2015年之后的3年里房地产企业的债务杠杆率快速上升,有些龙头企业的债务规模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膨胀,形成债务风险隐患。在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居民的债务杠杆同样快速上升,购买住房的目的逐渐从满足居住需求异化成资本增值需求。随着土地收入的快速增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深。也许正是出于宏观审慎的考虑,避免出现棚改货币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此次央行收储房地产的再贷款资金控制在较小的规模。

因此,我们不能用静态的思维分析央行再贷款的规模和作用,作为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再贷款收储房地产的操作应该不会只使用一次。

值得关注的是,该政策的实施有四大要点:

第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为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第二,所收购的商品房严格限定为房地产企业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按照保障性住房是用于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的原则,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和面积标准。70平方米及以下的中小户型住房有望成为被优先收储的对象。

第三,城市政府选定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该国有企业及所属集团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同时应具备银行授信要求和授信空间,收购后迅速配售或租赁。此项规定意在防止产生新的债务风险。

第四,自愿参与。城市政府根据当地保障性住房需求、商品房库存水平等因素,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符合保障条件的工薪群体自主选择是否参与配售或租赁。房地产企业与收购主体平等协商,自主决定是否出售。21家银行按照风险自担、商业可持续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向收购主体发放贷款。

从上述政策要点看,央行再贷款收储住房的政策操作坚持以市场化原则为主。相信在各方组合拳的作用之下,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会得到较大的改善,而房地产市场企稳将带动包括股市在内的其他资产价格企稳回升,同时也带动实体经济加速复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曼昱4比0王艺迪赛后采访|王曼昱:不遗憾,陈梦配得上奥运名额

王曼昱4比0王艺迪赛后采访|王曼昱:不遗憾,陈梦配得上奥运名额

开心体育站
2024-06-02 22:05:17
矛盾加深!台“陆委”发出逐客令,“两国论”一出口再无转圜余地

矛盾加深!台“陆委”发出逐客令,“两国论”一出口再无转圜余地

谢志传
2024-06-02 14:13:28
《庆余年2》结局:直到女儿范淑宁出生,范闲才发现他娶错人

《庆余年2》结局:直到女儿范淑宁出生,范闲才发现他娶错人

娱乐多谋
2024-06-02 20:47:42
菲律宾为何会这样,“依靠美国习以为常”?

菲律宾为何会这样,“依靠美国习以为常”?

新民周刊
2024-06-02 09:18:20
腾讯员工认为:北京户口和北京房子都没有什么意义!

腾讯员工认为:北京户口和北京房子都没有什么意义!

刺头体育
2024-06-02 23:45:03
都在等,看谁先绷不住

都在等,看谁先绷不住

西坡原创
2024-05-17 11:41:54
俄军队已控制乌约18%的土地 普京:取得的成果“足以向人民宣布胜利”

俄军队已控制乌约18%的土地 普京:取得的成果“足以向人民宣布胜利”

红星新闻
2024-05-25 18:56:06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深度知局
2024-05-20 19:25:53
铁头自曝自己人还在日本,有可能回不去了

铁头自曝自己人还在日本,有可能回不去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1 21:49:08
终于能GO了罗马诺感叹:足球史上最漫长的转会肥皂剧之一结束了

终于能GO了罗马诺感叹:足球史上最漫长的转会肥皂剧之一结束了

直播吧
2024-06-02 19:36:11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11:46
福建前首富失联,儿子差点卷跑380亿

福建前首富失联,儿子差点卷跑380亿

帅真商业
2024-06-02 17:59:00
余承东雷军罕见同台聊车!华为正研究硬派越野,小米俩月交车1.5万台

余承东雷军罕见同台聊车!华为正研究硬派越野,小米俩月交车1.5万台

车东西
2024-06-02 05:56:03
著名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在特朗普长篇大论后被剥夺了奖项

著名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在特朗普长篇大论后被剥夺了奖项

双旗镇叨客
2024-06-02 14:49:03
引发观众现场痛哭,淘宝宠物行为艺术展单日参观人数破万

引发观众现场痛哭,淘宝宠物行为艺术展单日参观人数破万

金羊网
2024-06-02 14:14:07
缺少“参照物”,我们很难看清这个真实的世界

缺少“参照物”,我们很难看清这个真实的世界

三农老历
2024-04-24 07:55:10
A股:做好心理准备吧,明天6月3日,市场很可能这样走

A股:做好心理准备吧,明天6月3日,市场很可能这样走

K线图寻宝
2024-06-02 22:05:59
中国正式官宣!大幅提高美欧进口车关税,美国欧洲反应激烈

中国正式官宣!大幅提高美欧进口车关税,美国欧洲反应激烈

星辰故事屋
2024-05-31 20:31:20
当代“和珅”刘特佐,酷爱女明星,搬空国库,奢靡生活似皇帝

当代“和珅”刘特佐,酷爱女明星,搬空国库,奢靡生活似皇帝

午夜故事会
2024-05-30 12:47:23
女篮三战后12人名单已明朗:武桐桐金维娜恐被裁 00后小将或逆袭

女篮三战后12人名单已明朗:武桐桐金维娜恐被裁 00后小将或逆袭

篮球快餐车
2024-06-03 01:18:07
2024-06-03 04:26:44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925635文章数 26976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从0-1到2-1!石宇奇绝地反击逆转队友李诗沣,豪夺赛季第3冠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梦幻西游3万的红孩儿说买就买?毅力帝完成师门、押镖一年成就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涂山“红红”现身戛纳?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国中央司令部称拦截胡塞武装射向美军舰的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