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0年前,9位专家拒签三峡工程同意书,如今他们的顾虑应验了吗?

0
分享至

1994年12月14日,备受期待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然而当时批准建设的同意书上,却少了9位专家的,同意签名。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工程史上,最宏伟的建设项目之一,三峡工程从构想到立项再到开工,其中间的争议始终不断、民间评说更是纷纭。

那9位专家当年拒签同意书,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

而34年后的今天,他们当初的顾虑,又是否真的应验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百年三峡梦

修建三峡工程,不仅是那代人的心愿,更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夙愿。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提出:

“改良(长江宜昌段)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这段极富预见性的话语,很敏锐的捕捉到了,三峡的两大价值。

也就是,改善长江航运,并充分利用,三峡丰富的水能资源。

要知道,在整个三峡地区,长江水道纵横交错,不时的出现激流险滩,轮船航行起来颇为艰难。

与此同时,这里还水流湍急,地势落差极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然而,让三峡工程从构想,化为现实的道路,并不平坦。

孙先生虽然早早的提出了构想,可却是民国时期的国力,远不能支撑如此宏大的工程。

到1925年先生去世,其实这件事也只存在于,构想之中。

真正付诸具体的行动,那已经是1932年的事了。



要说国民政府,突然重提修筑水坝这事,实在是因为1931年的特大洪水,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过于巨大。

为了根除水患,这才派了专业勘测队,对于三峡沿岸,做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实地测量。

而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开展三峡水利工程的实地勘测。

完事后,勘测者们撰写了《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并初步提出了粗略设想,那就是在黄陵庙及葛洲坝一带,进行水库蓄洪建设



为了实现这个构想,国民政府还专门公派了,多名技术人员,前往美国学习深造。

只是没想到,深造的人才还没归国,日寇对于我们的全面侵华,就已经展开了。

此后就是长达八年的抗战,到了44年的时候,美国专家萨梵奇才来到中国,帮忙考察了一番三峡,并于46年促成了,国民政府和美国的合作,打算共建三峡工程。

但没多久,国共内战的爆发,又让这个项目无限期搁置了。



而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是对于三峡工程,多有关切。

不过当时的技术能力和国力水平,确实实施起来困难。

因而毛主席在听取专家意见后,选择了从长计议。

而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峡工程的构想,才被重拾上议程。



九人拒签同意书

1986年,国务院要求水利部,组织400余名各领域的专家,对三峡工程进行全面论证。

所有专家,统共分成15个小组,将从泥沙沉积、防洪能力、生态环境、移民安置等多个角度,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只不过,最终论证汇总完后,领导层发现,对于这项工程是否应该开工,竟然出现了,几乎两极分化的意见。



其中,9位来自各领域的权威专家,赫然拒绝,在三峡工程论证同意书上签字。

他们分别是,郭来喜、李玉光、廖文权、侯学煜、何格高、伍宏中、覃修典、方宗岱、黄元镇。



这9位专家在拒签时,详细的提出了,他们拒签的两大顾虑。

其一是,三峡工程可能造成,严重的泥沙淤积,时间一长必会影响,航运和发电。

其二就是,在未来出现动荡的国际形势时,三峡大坝极可能沦为战争目标,一旦遭受攻击,而导致溃坝的话,那将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这个后者的原因,甚至也是,毛泽东当年否决三峡工程的,关键原因。

另据当时基建总参谋长张爱萍回忆,毛主席在询问他时,他个人也认为,三峡大坝很可能成为,明显的军事打击目标。



但与此同时,也有专家对泥沙问题,持相反观点。

他们认为,可以采取“蓄清排浑”的方式,将淤积物排出库区。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支持者经反复研究论证,得出三峡工程不建,是没有与其等效,或接近等效的,其他替代方案的结论。



最终,中央在面对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时,并未采纳反对意见,而是拍板决定,开工建设三峡工程。

但那9位,拒绝在同意书上签字的专家,着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勇于表达不同观点、对国家负责任的精神。

这些人的担忧,也间接推动了,工程决策的审慎、建设的周全。



泥沙顾虑,不攻自破

30年过去了,就让我们看看三峡工程建成后,专家们当初的那些担忧,是否真的应验了?

首先是,泥沙淤积问题

实际上,水土流失才是淤积的根源,随着中国近些年大力实施水土保护、植被覆盖,三峡来沙量,已大幅减少。

经过2003-2012年近10年观测,年均沙量为2.03亿吨,比1990年前的均值低了42%。



其次,在防洪能力方面,三峡大坝按“万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标准设计

而长江有史以来,最高洪峰流量,也只有10.5万立方米/秒,三峡工程完全能够承受住,12万立方米/秒的防洪压力。

2020年8月,三峡迎来了建库以来,最大的入库洪峰,流量为7.5万立方米/秒。

通过三峡库区,与上下游30多个库区、蓄洪区的联动调控,入库流量和出库流量,相差达2.6万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下游防洪压力。



这些数据也应验了,当年支持建设三峡工程,专家们的判断。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远大于弊端。

事实上,三峡工程除了利用水能发电外,最重要的作用正是防洪,从而避免像1998年那样的,重大洪水灾难再次发生。



坝体可硬抗核武器

至于三峡工程可能会引发地震,或者成为战争打击目标的担忧,更是被驳斥了。

通过一系列勘探论证,专家们认为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库区水向断裂的最大影响深度,不会超过10千米,远远不及地震的发生深度

所以,说三峡库区蓄水,会引发地震等灾难,也是无稽之谈。



再者,三峡大坝高185米,相当于66层楼那么高。

但大坝底部宽达几千米,并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坚固的三角形切面重力坝结构

即便遭到弹道导弹袭击,大坝也只会炸出一个洞口,所泄漏的流量相当于,打开数个放水闸门。

而三峡工程对防空防御设计,也同样重视,不仅配备防空军事设施,大坝工程本身底座加深,防护能力上,更是能承受小型核弹的袭击。



如此高水平的战备防护,加之三峡大坝是中国的底线红线问题,故而没有那个“脑抽”的国家,刚把三峡大坝列为“打击目标”。

所以说,专家们当年对三峡工程可能遭受袭击,导致泄洪伤亡的担心,只能算是未雨绸缪,参考意味更重。



让水生生物陷入困境?

那么,三峡工程建成后,是否真的就无虞无险了呢?恐怕也不尽然。

长江流域向来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物基因库。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11科近1000种鱼类。

然而,三峡工程修建后,海水倒灌成为了不可能,某些地方的河面,下降超过百米,人为性的割断了,一些洄游性鱼类洄游通道。



中华鲟为例,这种底层栖息鱼类的生存规律,就是在长江口外浅海域越冬,之后游回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衍后代。

修建三峡大坝后,中华鲟等洄游性鱼类,便陷入两难。

或是上不了洄游路径,影响繁衍;或是被大坝拦阻,难以到达越冬地点。



再比如,长江白鲟就在2003-2005年间,宣告物种绝迹。

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自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直至今日,一些重要商业鱼种的资源量,仍在大量减少,而这些严重影响了,沿江经济。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事实上,泥沙淤积不仅会影响,洄游性鱼类。

像是库区水源污染加重、港口航道阻塞等,所有人们担心的一切,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

比如,三峡库区周围,分布有不少化工企业,污水长期无法排出库区,导致库区水质严重污染。

还有,一些极为珍贵的文物古迹,在蓄水过程中,也不得不被淹没无疾而终。



当然,三峡工程建设方,也在努力进行应对。

比如划定自然保护区、植物园保种、人工繁育等,已使不少受影响物种,有了延续种群的基本保障。

但不可否认,作为一项规模超大、工期漫长的工程建设,三峡工程肯定存在,一些难以完全规避的弊端。

最根本的还是,人类无法与自然形成,绝对的和谐共生,而只能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



后记

也正因如此,步入新时代,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时刻把保护自然生态、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初,9位专家拒绝在同意书上签字,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事务高度负责的精神。

30年后,他们当年的种种疑虑,都应该成为我们反思的导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思聪躺在21岁新女友大腿上,让女友给他做头部按摩,网友:羡慕

王思聪躺在21岁新女友大腿上,让女友给他做头部按摩,网友:羡慕

兰子记
2024-06-16 19:46:34
冷门要来了?詹俊:这届欧洲杯第一个冷门什么时候出现? 今晚么?

冷门要来了?詹俊:这届欧洲杯第一个冷门什么时候出现? 今晚么?

直播吧
2024-06-16 13:10:13
男子离婚前贷款45万并转给母亲35万:一审判前妻承担5万债务本息,终审改判

男子离婚前贷款45万并转给母亲35万:一审判前妻承担5万债务本息,终审改判

红星新闻
2024-06-16 19:05:11
齐达内重回皇马!姆巴佩面子太大!超8万人见证,待遇令C罗羡慕了

齐达内重回皇马!姆巴佩面子太大!超8万人见证,待遇令C罗羡慕了

阿泰希特
2024-06-16 10:45:31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7换1!史诗级交易方案!杜兰特重回雷霆,携手亚历山大冲冠

7换1!史诗级交易方案!杜兰特重回雷霆,携手亚历山大冲冠

鬼魅突破上篮
2024-06-16 16:48:19
王思聪父亲节公开第17任女友身份,大方宣誓主权,女方回应很幸福

王思聪父亲节公开第17任女友身份,大方宣誓主权,女方回应很幸福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6 11:43:23
中国女排3-0波兰!涨大分甩远日本,锁定亚洲第1,还夺世联赛第4

中国女排3-0波兰!涨大分甩远日本,锁定亚洲第1,还夺世联赛第4

侃球熊弟
2024-06-16 21:52:04
普京的停火条件及各方评论:沙皇的仁慈还是绝望的呐喊?

普京的停火条件及各方评论:沙皇的仁慈还是绝望的呐喊?

鹰眼Defence
2024-06-15 17:38:23
如果你是55-70岁的退休族,就一定牢记下面15条,你会受到启发的

如果你是55-70岁的退休族,就一定牢记下面15条,你会受到启发的

爱情大使馆
2024-06-16 10:00:43
缺席雅尔塔会议,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缺席雅尔塔会议,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凭阑听史
2024-06-15 16:14:30
1981年以来,美元和人民币,分别贬值多少倍?

1981年以来,美元和人民币,分别贬值多少倍?

安安小小姐姐
2024-06-16 09:12:52
深圳再有一旧改项目宣告失效!涉拆除面积7.5万㎡

深圳再有一旧改项目宣告失效!涉拆除面积7.5万㎡

深圳买房计划
2024-06-16 19:08:11
突发!对中国重拳出击,6家企业被封杀,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

突发!对中国重拳出击,6家企业被封杀,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

农村阿祖
2024-06-16 16:33:41
最后一天,菲律宾摊牌了,海警强登仙宾礁,赌中国不敢依法抓人?

最后一天,菲律宾摊牌了,海警强登仙宾礁,赌中国不敢依法抓人?

阿迪爱音乐
2024-06-15 22:40:26
13年前,冲动买了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怎样了?

13年前,冲动买了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怎样了?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16 06:55:46
游客已到达涟水,涟水迎接泼天富贵!美国哈佛前招生委员喊话姜萍

游客已到达涟水,涟水迎接泼天富贵!美国哈佛前招生委员喊话姜萍

李博世财经
2024-06-16 19:58:06
头部主播也卖不动了,抖音有点慌

头部主播也卖不动了,抖音有点慌

品牌营销官
2024-06-14 19:32:38
冒充职业球员?欧洲杯惊现200多斤大胖子 当年差点加盟中超

冒充职业球员?欧洲杯惊现200多斤大胖子 当年差点加盟中超

球事百科吖
2024-06-16 00:04:33
监管零容忍丨A股今年已有11只股票退市!2个月超100只股票“戴帽”,接近2023年全年

监管零容忍丨A股今年已有11只股票退市!2个月超100只股票“戴帽”,接近2023年全年

时代商学院
2024-06-16 17:04:33
2024-06-17 00:10:44
风起云间
风起云间
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共同进步成长。
480文章数 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猪肉业界:中国若限制进口将是梦魇

头条要闻

欧洲猪肉业界:中国若限制进口将是梦魇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房产
旅游
数码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亲子要闻

玩这个游戏的都是勇士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数码要闻

酷似首饰盒,三星 Galaxy Ring 智能指环充电盒曝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