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真的吗?张维为大赞马凯硕激辩美国学者:思想方法与我们高度一致

0
分享至



据《观察者网》5月12日发文称:5月6日,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张维为教授介绍了新加坡学者马凯硕与美国学者夏伟(Orville Schell)在纽约进行的一场激辩内容。

张维为说:“马凯硕与夏伟的这场辩论可圈可点,对于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对全球格局的看法、对中国与中美关系的看法,对我们如何在海内外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都很有启发”。

不妨先看一下,马凯硕与夏伟之间,这场针尖对麦芒的对话内容吧:

马凯硕先是提出并论述了当今世界的三大趋势:一是“亚洲世纪”;二是“两极世界”;三是“文明复兴”。

接着,马凯硕向夏伟提出”……那么,美国与中国战略竞争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夏伟接话称:“美中关系是‘双人舞’,需要双方配合……你说不知美国的战略目的是什么?我倒要问问你,中国的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国际社会看到的是一个致力于‘战狼外交’的自负中国,不断地与加拿大、瑞典、挪威等很多国家翻脸。”

马凯硕如此回答道:

“让我先给你一个数字——世界上12%的人口属于西方世界,88%的人口在非西方世界。12%的人如何看待中国,并不代表88%的人对中国的看法”。

“亚非拉学者大都认为,中国发生的一切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强势回归。我们东南亚国家熟悉中国历史,中华文明数千年兴衰有自己的周期,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在经历了‘百年屈辱’后再次复兴,这是很正常的。中国回归自己的大国地位也是自然而然的发展”。



“至于你说的‘战狼外交’,这更多是盎格鲁-撒克逊媒体使用的词汇,其它国家并不那么关心,他们主要看中国是怎么做的”。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愿意和中国做贸易,超过与美国做贸易,做贸易都是自愿的。比方说巴西,离美国更近,但它与中国的贸易额更大。”

夏伟于是反问道:

“你好像把中国描述成一个争取自己合法利益的普通大国,与各国开展正常贸易,但是在安全问题上各国都在寻求美国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大国,中国是一个共产党国家、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现在又拥有高科技。作为东南亚国家,你们难道能够对此保持中立而不忧心忡忡吗?”

马凯硕则回答道:

“离我们会场不远,有一个机构,叫联合国。联合国宪章确定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世界上除了一个非常例外的国家,其它国家都认同这个原则。”

“所有国家都要跟执政的政府打交道,而非干涉他国内部事务。”

“中国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是否是民主国家,我们决定不了,这些最终是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的。但1971年美国爱上中国时,当时谁是中国领导人?他是自由主义者吗?你今天说美国抵制共产党政权,那美国为什么又在支持共产党执政的越南?”

夏伟则反驳马凯硕道:

“中国与越南不同。中国不是小的‘威权国家’,中国不仅要复兴大国地位,而且是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以令人不安的方式扩大其影响。我知道东南亚国家许多人感到与美国在一起比较舒服,而对与中国在一起感到不适,只不过你们不愿意公开表达出来。”



马凯硕回应称:

“我不认为世界上有什么‘仁慈的大国’,大国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地缘政治中有‘价格制定者’和‘价格接受者’,美中两个大国是‘价格制定者’,我们是‘价格接受者’。要‘仁慈的大国’来照顾你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那是幻想。那些不理解地缘政治真相的国家,很容易陷入麻烦甚至冲突。”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复杂多元的地区,是所谓‘亚洲的巴尔干’,但是,东南亚国家过去40多年都没有发生战争,因为东南亚国家懂得如何管理好地缘政治,懂得如何调整适应,如何开展灵活务实的外交,我们与美国和中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

“如果你想来到一个不同文化、不同文明都和平相处的地区,那就是东南亚。切忌对我们这个地区表现出任何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东南亚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我们可以提供借鉴的经验之一,就是如何避免战争。”

夏伟立马反驳说:

“美国并没有对东南亚表现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相反,美国理解东南亚国家困在美中两强之间的处境,并不想逼东南亚国家站队。但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即如何理解中国的自负?其他国家应当如何回应?难道我们应该撤回第七舰队、放弃台湾,听任不管?”

马凯硕则回应道:

“中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不完美,也会犯错。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也有双边问题,有的处理得好,有的处理得不那么好。这个世界上有193个国家,相互之间出现问题是常态,美国与其他国家也有问题,这些都很正常。”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盟四个国家之间的争端,不是与美国的争端。这些国家基本上能够管控这个问题,即便是大家关注的菲律宾,它几乎选出一位新总统,对中美两国的态度就会变化”。

“所以不要只看近景,要看远景。南海如果真的那么危险,早就该爆发战争了,但到目前为止,各方其实都保持了某种克制。”



“东南亚国家深知,当中国回归成为大国时,我们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东南亚国家有自己的智慧。比方说,印度尼西亚既是美国的朋友,也是中国的朋友。东南亚国家表现出的政治成熟和微妙的处事方式应当被认可。”

夏伟这时又提到“中国变得更强势,是因为领导人的变化”云云。

马凯硕则称:“多数国家不随便评判别国领导人,而多数国家领导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普遍认为,中国领导人心智健全、冷静清醒、通情达理、可以预测,而且正在有效地推进中国的利益”。

“不要低估中国,也不要低估美国,世界要面对中国已经崛起的现实,与中国和美国同时搞好关系。希望美中两国妥善处理分歧,更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张维为教授在介绍了这些辩论内容后,先是大赞马凯硕,“对我们如何在海内外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都很有启发”,接着又称:

“特别是马凯硕叙事的思路和方法,与我们《这就是中国》栏目高度一致……”。

不过,想一想人们对于张维为老师的很多质疑,二人真的如张教授所言,达到了“高度一致”的水平吗?

这位被誉为“会说中国故事”的“张天师”,跟新加坡的马凯硕的表现相比,总感觉还是差了一些东西,到底是差了什么呢?



一、不夸张,做到事实求是。

关于夏伟的“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时,马凯硕用了一组数字,就轻松化解之:你们西方11%的人,与非西方的88%的人相比,就能代表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了吗?——说事论事,最为有力的,就是实事求是的证据,特别是详实、真实和具体的数字。

当然,拿数字作论据,却不能玩“数字游戏、文字游戏”。

比如,最近张维为在节目中,被一女生问到“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里,没有一项伟大发明是属于中国”时,其却“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你为什么要只看这300年?而不是看500年、1000年甚至2000年呢?……”。

这显然是既改变了所提问题的外延,更是改变了其内涵——张教授谈起了中国的数千年“文明”,却脱离了女生所问的近代“科技发明”。

张教授这样的“滑头式”回答,显然无法真正让人信服,更容易落入被人笑话的窠臼中。

而像马凯硕这样基于真实数据,且确实在非西方之外,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感觉与看法,是明显不同于西方,这样的回答就有力多了。



二、不虚伪,既报喜也报忧。

像夏伟指责中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时,马凯硕并未完全予以否认,而是用真诚却不虚伪的一种态度称:“中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不完美,也会犯错。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也有双边问题,有的处理得好,有的处理得不那么好。”

而我们的“吹鼓手”们,却是只说好的,只会报喜,却不肯不愿不想不敢报忧——怕影响了中国的形象,更怕影响到自己的“中国好故事演说家”形象,这是不是就显得虚伪了点呢?

事实上,真实和真诚,才是赢得别人从好感走上信任,最终走向信服的必经之路,而虚伪的品性,绝难达到这一目标。

比如,说什么“遥遥领先”还不够,更是强加上“清场式遥遥领先”;什么“中国贫困户有地有房,有三菜一汤,比其他国家人强太多”……这是不是有点过于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了呢?“肉食者糜”的高高在上者,怎知“为稻粱谋”者的真实生活呢?

还是像马凯硕这样有一说一,有好有坏,有喜有忧,都要真实呈现,这才能说出人话,才不会满嘴鬼话跑火车了。



三、不遮掩,勇于直面问题。

比如,对于夏伟言及“中国变得更强势,是因为领导人的变化”之敏感话题时,马凯硕仍是直面回答,给对手以有力的回击。

而我们国内的一些学者、教授,说问题吞吞吐吐,就像嘴里含着一只热茄子,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言——那么,何以为“上师”?给上层、高层提供真正的智囊锦言?何以给老百姓启蒙益智呢?

比如,夏林言及敏感的内政与执政党的问题时,马凯硕不遮不掩,直面问题而回答:“所有国家都要跟执政的政府打交道,而非干涉他国内部事务。中国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是否是民主国家,我们决定不了,这些最终是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的……”

像这样的话,如果到了国内一些学者教授的嘴里,大多会囫囵吞枣地给咕噜过去,或者将类似敏感的“民主”问题,用一些“全过程、中国式”的套话一笔带过。

而马凯硕显然说的是真话和人话,比如,他的这句“中国是否是民主国家,我们决定不了”——他并没有骗自己去说谎,也没有遮遮掩掩,此言仍在真实与真性情之列。



四、不畏惧,善于反驳对手。

像马凯硕直面“中国也有问题与不足”时,最后,他这样说道:“这个世界上有193个国家,相互之间出现问题是常态,美国与其他国家也有问题,这些都很正常”——这就轻巧地杀了一记回马枪,既破解了对手的问题,还面刺了对手,也在反驳对手时显得更有力度。

还有,马凯硕称:“切忌对我们这个地区表现出任何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东南亚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我们可以提供借鉴的经验之一,就是如何避免战争”——夏林在接话时,首先就急忙否认“美国没有居高临下”,其实,已说明了他的心虚了。

还有,马凯硕反驳夏林关于“战狼”的说辞:“至于你说的‘战狼外交’,这更多是盎格鲁-撒克逊媒体使用的词汇,其它国家并不那么关心,他们主要看中国是怎么做的”,也是一句话噎得对手不轻。

虽是小小的“城市国家”——新加坡之公民,马凯硕在美国人的地盘上,与美国人进行面对面辩论,但他并不畏惧强权,而是善于反驳对手,既表达出自己的正向观点,还顺势批驳了对方的谬论。

我们的很多学者,在国内的平台上,想说就说,一副权威专家的模样,但很少能见到像马凯硕这样,可以“深入敌穴”到美国,到全世界的平台上,与各国名家学者真正面对面探讨、辩论。



我们的一些专家,所谓的“说好中国故事”,只是向内说给中国人听,说给领导们听,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如何走出去,向全世界说好中国故事,赢得真正的话语权,这显然更为重要,只能“窝里行”,并不一定真的行!

比如,这两天,张维为教授少见地走出去,来到马来西亚的大学开讲座,可是,却被一大学生的提问——“我想办瑞士永居手续,张教授能教教我吗”,竟然令张教授在全场哄笑中,只能回以标志性的微笑,这显然无法真正达到“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吧?

张教授何不真诚、实事求是地回答呢?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只要说真话,无论结果怎样,都能最大程度上赢得他人的信任。

比如,张维为教授只要解释清楚,一是国务院办公厅的报道中,以及网上传出的一篇张维为发表在报刊的文章上,何以都出现了“瑞士教授张维为“字样,不就行了吗?你越是微笑不言,越是容易被嘲笑,被人不信任了!



五、不胡说,精于逻辑思维。

我们看这次马凯硕与美国学者夏林的对话,也包括他在很多场合的发言,不难发现,大家之所以爱听,还能信服与折服,一是离不开他的证据真实确凿,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二就是其非常具备说服力的层次感、逻辑性,人家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理,岂能不受欢迎、不被信服?

可是,像我们的张教授所言的“瑞典加入北约,让北约变得更弱了”,如此立论与论调,无论你有多花哨的话术,但真的很难在事实与逻辑上,让公众相信这样的学者有真正的高水平!

我们不能为了论证而论证,不能在立场先行之下,“霸王硬上弓”式的强行论证,虽然国人大多缺乏严格、系统的逻辑学教育,但是大家还是有一定的逻辑敏感度吧?一些过于脱离实际与逻辑的话术,还是少演绎些为好!

当然,张维为教授在这里,能拿出马凯硕先生的辩论内容,作为学习的例子,也说明张教授并非水平和认知低下,这证明他也知道什么是值得学习的东西。

只不过,如果张维为仍只是像其在节目中认为的那样:“特别是马凯硕叙事的思路和方法,与我们《这就是中国》栏目高度一致……”,个人觉得,张老师还是应好好深思一下:为何你的不少言论,会有那么多质疑,而马凯硕却非如此呢?你真的以为,自己与马凯硕“高度一致”了吗?【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瑜说还休
瑜说还休
专栏作家:幽默为怀,思想奶心
7353文章数 165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健康
游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教育要闻

来点技巧吧,x+2y+z=1,求最小值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舅舅党表示《无主之地4》不一定会公布:《文明7》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