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土地财政将翻开新的一页,别急着把房产从篮子里拿掉

0
分享至



告别积攒的五天假期,打工人们扭头扎进了连续六天的工作日,而高层们也没闲着。
比如,假期前夕,高层官宣对楼市全新定调;假期前后,北京、深圳、天津、成都、杭州、西安等多城接连送上各种版本的不限购政策等等。
这还不止,自然资源部也放大招,宣布:
1.商品住宅去化周期>36个月的城市,暂停新增用地出让!
2.商品住宅去化周期>18个月,≤36个月的城市,盘活多少,供应多少。

往往字越少事越大,越重大的决策,发布的时间点越休闲。
可以说,至此,国家终于痛定思痛,刀刃向内,决心摆脱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01
虽然目前政策力度一次比一次大,但影响却越来越弱,新政效应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数据显示,近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各地发布放松限购政策超过80次,目前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外,仅剩海南和天津还保留部分限购政策。
但不限购带来的新需求呢?虹吸效应呢?
基本上没听见个响,参考广州。
我随手查了一下广州全市的库存去化周期,不多不少,20+月。具体到区,如增城、南沙等,去化周期更高。
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尚且如此,其他的城市可想而知。
那为什么恰恰是在这个时间节点,要叫停一直高度依赖的卖地?
表面的原因是市场倒逼。
很简单,新房的供应销售正在陷入死循环。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一边是新房推新互相倾轧,甚至获得了类似“容积率新规”这种变相提高得房率的不对等助攻
另一边却是,源源不断更新、更好,甚至价格更有竞争力的新房挤压二手房空间。二手小业主买房不涨、卖房倒亏,还面临旧房无法出手的局面。
市场上,新房的绝对性价比越高,就越锁死了二手房的流通,进而影响到改善、置换买家买新。
最终导致的结果,即使政府推出的都是中心城区的靓地,也不能避免最终由国企兜底埋单,甚至流拍的命运(最新案例包括广州金融城和世界大观四期地)……
有时候,真的不是现在拿出来的地块自身魅力不足。甚至可以说,现在拿出来的地块可能是压箱底的好货,或者新调规而来的中心城区靓地。
但无奈,市场的买家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重组,基数变小了,而选择(新房+库存)却越来越多,导致供求失衡。


02
今年初,当广州祭出房票大招(其实也是去库存的一种做法),隔壁的香港则是叫停一季度卖地,再配套后面的“撤辣”政策,随后楼市大涨。
本次自然资源部叫停卖地的深层逻辑,则是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各地财政对于卖地的依赖,始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简单讲就是收入上缴中央比例提高,有利于中央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地方财政的支出没有减少,随后,各地的土地招、拍、挂陆续登场,并伴随着经济、城镇化和楼市的不断发展,延续至今。



如今,大环境欠奉,楼市下行,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也持续减少。2023年全国卖地收入5.8万亿元,跌破6万亿大关,同比下降13.2%。
大家都知道必须改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只是喊停容易,财政的出口何在?
其实,现在这波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正分步推进。
有条件叫停卖地,是第二步,相信后面还有第三步。
而第一步,在节前已经铺陈开来。
4月23日,《人民日报》文章提到,“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该文的作者就是财政部(文章署名: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央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国债→央行可以印钞买国债充实财政。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有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但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有了风险隔离层,会被准许。
当央行可以将衍生出来的货币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国债,也就等于化解了地产下行之后,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这一紧箍咒。
这就是应对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出台的配套政策和后手。央行买国债被准许后,可以首先让财政得到流动性充盈,再去传导带动社会上的其他经济活动。
这么说吧,将其称之为楼市下行后,化解土地财政依赖,充实地方财政的历史新举措,一点也不为过。
03
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政策动向,也将深度绑定你、我、他。
高铁飞涨的票价、重庆市民的燃气表、河南事业编人员的饭碗等等,这些都是最近热度爆表的事件。
除此之外,还有地产圈内的巨雷,模范生万科的“万万没想到”、平安信托产品延期等等。
上述这些事件,看似不相干,内里却都跟楼市不振、卖地不畅,财政收入减少不无关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普通人要怎么做才能更好?


需要指出的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体上经历的都是经济一路狂飙。
像目前这种后口罩时代是没有经历过的,对待社会经济活动的经验也不如其大国丰富。因此不可能在当今的地球村中独善其身,也会借鉴一些他国家的经验。
现在起码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未来贵金属黄金和优质资产会有支撑和利好。
比如,最近,你们有打算去岛国旅游,或者抄底买LV、PS5吗?
小日子那边,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55日元大关,创34年来历史新低,就是最近两天的事。
而漂亮国那边则表示,预期国内的通胀仍在可控范围,仍不会考虑降息。
于是,为了让钱不会不断贬值,聪明人就会利用其他手段对冲。
这也是日本股市最近几年势头强劲、东京房价连续3年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其实在全世界的几大经济体中,都是需要房地产这一夜壶存在的。
也就是说,在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把减持国内房产当成共识的当下,又有了这么一个契机让你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资产配置。
卖房因人而异,别只急着将房产从篮子中拿掉。
对,这里说的就是普通人。在楼市在2009-2017、2019-2020、2021-2022这几个周期狂飙后,不少早期上车的人不止持有一套房产。
具体的建议是:
尽快处理掉手头楼龄久远的物业;
ps:这里先埋个伏笔,后续会专门写一篇“如何更好、更快把房子卖掉”(说点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置换房产;

向上置换(年轻,处于事业上升期),或向下置换(中年,事业不确定性增加)都可以;
尽可能持有一线城市核心区一至两套物业;
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高低必须有固定资产来抵抗大水洪流的。现在也有更任性的做法,清空房产,手持现金租房住。我认为,这种只适合一类人,参考蔡澜。
另外,建议适当配置几款越来越大众化的保金(寿险、重疾、年金险等);
虽然灵活度、可变现度并不高,但在房产置业不香之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没办法,谁叫现在的年轻人把“社保缴满15年是否就可以不缴了”这种话题也关心上热搜了呢。
还有就是贵金属,也就是黄金。
这其实更专业,想大量持有的话,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君不见,一边是中国大妈买爆黄金,一边却是某国黄金这种真·金字招牌都卷款走路了吗?
别的,普通人比较难操作的美股、港股等,以及还没提及的大A等等,就先忽略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警告:一旦F-16出现在乌克兰领空 俄军将予以击落

俄罗斯警告:一旦F-16出现在乌克兰领空 俄军将予以击落

财联社
2024-06-05 02:28:21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防卫过当还是正当防卫?村民被诉刺伤违法强拆人员致死

防卫过当还是正当防卫?村民被诉刺伤违法强拆人员致死

澎湃新闻
2024-06-05 20:38:32
本周重大事件:香港楼价跌回“撤辣”前,中国跨境电商或遭美国重挫

本周重大事件:香港楼价跌回“撤辣”前,中国跨境电商或遭美国重挫

一周财经观察
2024-06-05 17:57:38
家长偷拍985女儿闺房,满地卫生纸,床上杜蕾斯,我倒贴20万嫁女

家长偷拍985女儿闺房,满地卫生纸,床上杜蕾斯,我倒贴20万嫁女

知秋侃史
2024-06-02 12:53:15
女职员竟成领导“泄火”工具,女子爆料:公司1/3女员工被糟蹋!

女职员竟成领导“泄火”工具,女子爆料:公司1/3女员工被糟蹋!

小毅讲历史
2024-06-05 18:40:15
于正,国人自己的小缅北

于正,国人自己的小缅北

麻辣婊
2024-06-05 02:05:02
法网爆出大冷门!网坛“冰美人”出局,“小钢炮”首进大满贯四强

法网爆出大冷门!网坛“冰美人”出局,“小钢炮”首进大满贯四强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4-06-05 22:27:17
喝茶对心脏到底是好是坏?医生苦劝:4种茶,一口都不要喝

喝茶对心脏到底是好是坏?医生苦劝:4种茶,一口都不要喝

宋若讲故事
2023-01-18 21:38:26
浙江落水驴友去世后续 红衣男子死前偷笑 白衣女子正脸高清照片曝光

浙江落水驴友去世后续 红衣男子死前偷笑 白衣女子正脸高清照片曝光

蜗牛壳里
2024-06-05 18:07:07
禁欲10年的张志磊:已皈依少林成俗家弟子,妻子独自在国内养孩子

禁欲10年的张志磊:已皈依少林成俗家弟子,妻子独自在国内养孩子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05 15:16:21
大陆划红线不到48小时,66架美国战机加速赴台,真要死保赖清德?

大陆划红线不到48小时,66架美国战机加速赴台,真要死保赖清德?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16:14:34
26岁甘肃小伙从海南出发徒步4100公里回到老家:历时194天,直播收入3万多元

26岁甘肃小伙从海南出发徒步4100公里回到老家:历时194天,直播收入3万多元

极目新闻
2024-06-05 17:00:38
受贿1.29亿,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一审被判无期!

受贿1.29亿,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一审被判无期!

政知新媒体
2024-06-05 17:25:20
7年来首次!美韩“对朝展示武力”

7年来首次!美韩“对朝展示武力”

直新闻
2024-06-05 21:51:34
真相大白!胡塞宣称的袭击“艾森豪威尔”号,竟然是一个国际玩笑

真相大白!胡塞宣称的袭击“艾森豪威尔”号,竟然是一个国际玩笑

吃鱼思故渊
2024-06-05 21:27:23
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张璐已任外交学会副秘书长

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张璐已任外交学会副秘书长

澎湃新闻
2024-06-05 20:10:29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张康阳债务清零!退出国米后获赔8.6亿,建行20亿贷款也不用还了

张康阳债务清零!退出国米后获赔8.6亿,建行20亿贷款也不用还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05 17:21:11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20:46:15
2024-06-06 01:42:44
橙柿进化论
橙柿进化论
在这里能读到大经济、小楼市,顺带唠唠鸡娃。。。
12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家居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温室余闲 平仄之间雅趣浓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