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高铁票价也在涨?

0
分享至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人数、旅客列车开行列数均创历史新高。

就在铁路出行需求越发旺盛的背景下,一条消息引发人们的关注。

铁路12306官网发布公告,今年6月15日起,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线路将调整客运票价。

按照相关新规,公布后的高铁票价将较现行票价上涨20%左右,同时打折时最低票价可比现行票价低34%左右。

细算起来,这也是中国高铁近年来涨价幅度最高的一次。

其实,这并非高铁首次调价。

2020年年底,京沪高铁率先对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实施浮动票价;2021年6月,京沪高铁二等座最高票价就由598元提升至662元,涨幅10.70%。

2023年5月30日起,宁杭高铁、沪宁城际对运行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的票价实行多档次、灵活升降的浮动票价体系。其中,各站间的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6.6折为下限,据计算,当时公布票价涨价幅度在10%至20%左右。

按照公告,此次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线路部分公布票价上限较当前票价都有所上涨。

所谓“公布票价”,是指无折扣的全价票票价。

那这个“公布票价”,究竟涨价了多少呢?

拿杭深铁路杭甬段举例,杭州东站到宁波站二等座目前公布价为71元,6月15日起公布价为85元,上浮约19.7%;一等座上浮13.3%,商务座上浮32.7%。

而武广高铁武汉到广州南站目前二等座的价格为463.5元,一等座为738.5元,商务座为1458.5元。

6月15日之后,二等座价为553元、一等座为885元、商务座为1935元,涨幅分别达19.31%、19.81%、32.67%。

而长沙南站至广州南站目前二等座的价格为314元,一等座为504元,商务座为995元,随后将分别涨至377元、604元、1321元,涨幅达20.06%、19.84%、32.76%。

而长三角地区最火热的沪杭段,上海虹桥到杭州东的票价目前分别为二等73元、一等117元、商务219.5元,届时也将分别上涨至87元、140元、306元,涨幅达19.18%、19.66%、39.41%。

显然,此次四条宣布调整高铁票价的高铁线路,其二等座最高票价上涨都维持在19%左右,最低票价下调维持在34%左右。

不过,按照高铁官方说法,既然是“调整”,那么调价就不是全面上涨,而是“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简单点说就是,高铁票价按照“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原则,也可能变得便宜。

什么意思呢?

比如武汉站至广州南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304元,较现票价低约34%;上海虹桥站至杭州东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48元,较现票价低约34%;杭州东站至长沙南站的二等座,最低可以定价为267元,较现票价低约34%。

可问题是,这个票价到底什么时候降,文件没有说,最后解释权还是在国铁手中。

所以,大部分网友对这种所谓“有升有降”的说法并不买账。

很多网友表示“什么都涨价,高铁票价现在一下子涨了近20%,实在太贵了!” “绿皮车取消了很多,现在这个价格都快坐不起了。”“票价涨了,那服务能不能跟上呢?”
更多网友也提出一个共同想法,“我国高铁目前发展迅速,规模也属于世界前列,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步放大,是不是降低票价更符合市场预期呢?”

这也引出人们另一个疑问,为何是这四条高铁线路涨价?

纵观上述几次调价,不难发现,上一轮调价的线路中,沪宁城际、宁杭高铁都属于长三角范畴。

而本轮四条线路调整区间不仅依然有长三角,还有珠三角及中南部地区,涉及省份有上海市、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和广东省。

不难看出,这四条调整高铁票价的路线区域,都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人口密度较高,同时也是客流量大,迁徙人数多的地区。

其中,连续调价的长三角不仅是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也是客流量最为密集的地区。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消息,今年“五一”长假期间(5月1日—5日),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近1812万人次,日均发送超362万人次。

尤其是今年“五一”长假前四天,长三角铁路每天的客发量始终保持在350万人次以上,发往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无锡、扬州等地的列车客座率平均达到九成以上。

广铁集团发布数据,5月1日至5月5日广铁共发送旅客1245.8万人次,日均249.16万人次。5月1日,广铁迎来客流最高峰,发送旅客292.9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四条调整线路中有三条都以杭州为起点或终点。其中杭州东站假期日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以上。

除了上述经济发达地区,四条高铁线路涉及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也是外出务工人员大省,而且主要流向都是广东。

从地理位置上,上述三省都与广东距离相对较近,彼此交通往来频繁,加上高铁开通后的便利,大量劳动力资源都被虹吸到了广东。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曾公布数据称,今年春运期间(1月26日至3月5日),广东累计发送旅客约1.28亿人次,居全国首位。

也就是说,在那些往返广东到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高铁中,其实很多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有人可能觉得高铁涨价也不过涨了几十元,也没啥关系吧?

不妨拿长沙南站至广州南站二等座举例,之前是463.5元,涨价后将是553元,直接涨了89.7元。

看着似乎不多,可要知道,如今打工的机会其实也越来越少,异地生活的开支也越来越高,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打工人眼里,这就是一笔“巨款”!

因此,此次调价消息出来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打工人意见最大,质疑这样事关民生的涨价行为,为何连个“听证会”都没有了。

确实,按照《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第三条规定:

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还规定,制定定价听证目录以外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定价机关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实行定价听证。

如今城市涨价水电煤还有个好歹还有个听证会,为何高铁涨价没有了呢?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注意,高铁票价的定价权早已发生了转移。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将高铁动车客票的自主定价权下放给了铁路公司。

这意味着,曾经由政府管控的铁路定价权,如今都由企业根据运营需要说了算。

不过,对于这次调价引发的民众质疑,国铁官方只是表示“是正常市场行为”,显然很难令人信服。

真正的原因可能还是国铁集团这两年效益不是很好。

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飞速发展的高铁已成为带动各地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可真正知晓高铁运营状况的人都清楚,高铁虽然发展很快,但真正盈利的眼下只有京沪、沪宁、广深等少数高铁线路,大量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高铁线尚未实现盈利。

要知道,中国高铁平均高铁建造成本大约是每公里1.5亿元,这还是平原地区。

在地质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的成本往往更高,运行和养护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有些高原和偏远地区百公里高铁建造成本往往达数百亿之巨。

“铁老大”前几年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很多政策性建设,从2005年到2023年,国铁集团债务从4768亿元猛增到6.13万亿,翻了13倍。

巨额负债的原因是修建高铁网络。

自2013年到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为6657亿元、8088亿元、8238亿元、8015亿元、8010亿元、8028亿元、8029亿元、7819亿元、7489亿元和7109亿元。

尤其是前两年特殊期间,航空和铁路更是亏到“灰头土脸”,只能硬撑着。

而2017-2019年三年,国铁年均发行3000亿铁路建设五年期债券到期,今明两年也将是本息偿付高峰期。

不过,相比依然“苦着脸”的航空,国铁集团去年开始倒是扭亏为盈。

根据国铁集团财报显示,2023年总收入为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由负转正,净利润达到33.04亿元。

只是细算起来,这利润率不到3%,根本难抵不断飙升的运营及养护等成本。

更令“铁老大”头疼的是,如今现状是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因为根据“十四五”规划,铁路建设依然是重头戏。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高铁营业里程数要达5万公里……

这意味着今明两年,还有近5000公里的高铁里程等待建设。

不仅如此,铁路部门还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十多年前建设的很多高铁线路如今都到了维修养护期,这又是一笔堪称海量的资金需求。

运营成本、建设成本、维修成本、债务周期,每个项目都是需要资金支持。

可国家财政紧张,钱从哪里来?

答案不言而喻……

换句话说,全国高铁线路虽多,但“吸金”能力强的只有一些靠近发达地区的线路,也只好通过这些效益较好的高铁线路提价,来“反哺”前期的投资和债务。

但是,各算各的账。

站在铁路部门角度,提价有提价的理由。

可站在普通打工人角度,尤其是一年难回家几次的农民工兄弟,不知有没有人想过:

每一次的高铁调价,其实都是让他们想回家的决心变得犹豫。

我们不希望出现网友说的,

“曾在文综试卷上高歌的中国速度抛下了我”。

我们明白,经济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令人向往,但是这个速度可以慢点,让那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可以容纳下每一个普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特讯!中国海事局通告全球:黄海中部实弹射击,禁止驶入,引发美西方高度关注

突发特讯!中国海事局通告全球:黄海中部实弹射击,禁止驶入,引发美西方高度关注

青风点评
2025-11-15 16:43:15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2 亿像素 + 7000mAh!11月14日,正式发售!

2 亿像素 + 7000mAh!11月14日,正式发售!

科技堡垒
2025-11-13 12:28:34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知识圈
2025-11-15 14:38:45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懂球帝
2025-11-15 22:12:06
下月起,这类“小电驴”即将禁售!

下月起,这类“小电驴”即将禁售!

城市日历
2025-11-14 20:00:59
金鸡奖红毯生图来了!倪妮珠宝抢镜,关晓彤背厚,辛芷蕾礼服过季

金鸡奖红毯生图来了!倪妮珠宝抢镜,关晓彤背厚,辛芷蕾礼服过季

萌神木木
2025-11-15 18:38:53
金鸡奖闭幕式:宁静立领斗篷像巫婆,叶童瘦成皮包骨,丁真来干啥

金鸡奖闭幕式:宁静立领斗篷像巫婆,叶童瘦成皮包骨,丁真来干啥

丹妮观
2025-11-15 19:12:05
陕西某985女生买情趣内衣退货,店主无奈吐槽:穿成这样卖给谁?

陕西某985女生买情趣内衣退货,店主无奈吐槽:穿成这样卖给谁?

观察鉴娱
2025-11-15 16:11:08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48:27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望岳
2025-11-12 22:26:49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5 14:57:18
【汽车人】卷不动了?比亚迪10月销量跌31%

【汽车人】卷不动了?比亚迪10月销量跌31%

汽车人传媒
2025-11-15 15:50:31
揭陈晓离婚内幕9个月,卓伟再爆离婚瓜:夫妻反目2年,男方学历高

揭陈晓离婚内幕9个月,卓伟再爆离婚瓜:夫妻反目2年,男方学历高

白面书誏
2025-11-15 19:03:41
河南一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千万元调解协议后又被抓,最新进展:获国赔近18万元,法院再判返其1200万元

河南一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千万元调解协议后又被抓,最新进展:获国赔近18万元,法院再判返其1200万元

大风新闻
2025-11-15 17:55:03
太缺钱了!港府将手伸向死人...

太缺钱了!港府将手伸向死人...

港港地
2025-11-15 11:05:00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20:49:52
高市死不悔改,国防部上场,日本急忙灭火,官员恳请中国坐下谈

高市死不悔改,国防部上场,日本急忙灭火,官员恳请中国坐下谈

时时有聊
2025-11-14 20:35:36
2025-11-16 00:40:49
城市研究室 incentive-icons
城市研究室
探索城市的力量
175文章数 1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亲子
艺术
健康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同个世界同款娃爸:孩子爱“鸳鸯袜”,“甩手掌柜”宝爸爱找茬!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