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五一在家的你,请收下这份高效能笔记法

0
分享至


又是一年五一假期。

今年的你,有什么安排呢?是选择去偶像的演唱会,还是准备去心仪的国家、地区畅玩,或是选择在家好好休息一番?

如果选择在家,那么,休息之余,也不妨稍微充充电、解决一些平常没时间处理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些:

花了不少时间读书,但边读边忘,最后连重点内容都概括不出来;开会抓不住重点,理不清思路,做不好跟进;计划安排不合理,分不清轻重缓急;时间应用效率不高,复盘无序难有效……

记不住、搞不懂、用不上、做不好。做事总是事倍功半,真的好痛苦。

总之,效能很低。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摆脱上面的困境、提高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效能?

学会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结构化,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刚好,不久之前,刘润读书会的直播间,邀请到了笔记专家、新商业知识服务平台“笔记侠”创始人、第五代企业家倡导者、畅销书《高效能笔记法》的作者,柯洲老师。

对于如何运用笔记的形式,提高学习、工作中的效能,柯洲老师有不少思考和实践。他说:

通过高效能笔记法,人人都可以成为高效能的知识工作者。

高效能笔记,是什么?真的有用吗?

我把他在书中的思考,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对信息、知识进行分级处理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应该都见过这样的同学:

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他却只顾蒙头抄老师的板书。每次去看他的笔记,会发现写的整整齐齐,老师说的每句话,基本都在上面。

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节课的重点是哪些、和之前的知识点有什么关联时,很多人却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

由此,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不少笔记记得极度认真,几乎把老师板书上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的同学,成绩却往往只是班级的中等水平。

相反,如果你去看成绩排名前列的学霸,会发现,他们的笔记,内容可能并不多。

但是,如果你向这些“学霸”请教,会发现,从这不多的内容中,他们几乎可以还原出老师所讲的重点。

至于原因,别看笔记字少,但是详略得当,结构分明。

在工作之后,类似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

有的同事,做会议纪要时,总是费时费力。因为他会把会议内容无巨细全记了下来,可结果,却被领导批评:怎么老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我都看不到重点。

还有的同事,最终的会议纪要只有几百字,好像很轻松。可结果呢,自己省事不说,还被领导夸赞:纪要挺简洁的,看着很舒服。

难道说,那些费心费力把会议一字不差记录下来的人,做的还错了?

这份认真的态度,当然没错。但是,他们的“努力”,没用在正确的地方:清晰地说明会议的主要内容。

那些被领导夸赞的同事,看似轻轻松松。其实,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对会议内容的筛选、总结上了,方便让人一下子就看到会议的重点——时间、地点、参会人的关键发言。

其实,这不单纯是笔记方式的差异,更是做笔记时,底层思维的差异: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就是能够识别出那些表面上没有明显关联的事物之间,其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能力。

听着有点绕口。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家里有娃、需要辅导功课的父母,应该对这句话都不陌生:

不辅导母慈子孝,一辅导鸡飞狗跳。

为什么?

因为,对一些大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高级概念思维,小朋友并不具备理解能力。

就拿数学来说。当小朋友刚接触加减法时,他们普遍很难直接去理解这种抽象的概念。

但是,他们却天生会做一件事:类比。

很多老师都会利用小孩子的这一个特质,在教授加减法时,往往会拿出一些教具,比如水果、玩具、小木棍,等等。通过这些具象的事物,帮助小朋友来建立对加减法的认识。

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令家长“气晕”过去的事情。

比如,老师上课举了一个“5个香蕉+5个香蕉=10个香蕉”的例子。但是,同样的数字,如果只是把香蕉换成苹果,有的小朋友就反应不过来了。

说到底,这个阶段的小朋友,还是在把加减法依托在一个具象的事物上面,靠着一种感性认识来进行学习。

这个阶段获得的知识,就是1级的概念思维,叫做经验知识。

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绝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摆脱掉对这些具体教具的依赖。无论是苹果、香蕉、橘子,都不会影响他计算各种简单的加减法了。

到了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开始超越了感性经验的部分,开始掌握了一些更基本的方法论,获得了2级的概念思维,也就是理性知识。

当读到更高年级,他们也会掌握更多的理性知识,比如加减法交换律、10进位,等等。

然而,这些理性知识,不代表它是最底层的规律。

就拿几何学来说,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能利用几何学的理性知识,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比如建造了埃及大金字塔。但是,直到欧几里得的出现,才提出了几何学的5大公设,把理性知识进行了抽象总结。

这种抽象后所得出来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公理、定律,就是3级的概念思维,也叫做绝对知识。

经验知识——理性知识——绝对知识,从具体到普遍,从经验到规律,共同组成了概 念思维。这种层级化的思考方式,能让人清楚get到,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是哪个层次的内容。

而那些会做笔记的人,就是把概念思维的不同层级焊死在了大脑里。对于接收到的信息、知识,他们会有意识的进行分级处理,凸显出不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情况。

那么,这种能力,能训练吗?

当然可以。

针对这个不少人都会遇到的难题,柯洲老师总结出了一个被他反复验证过的高效能笔记模型:

“道法术”模型。


“道法术”模型,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不要被这个名字唬住。

还记不记得,你在中学时学古诗词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让你概括一个东西:中心思想。

接下来,你还要向老师说明,你是怎么概括出来这个中心思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当你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在不经意中,完成了一次“道法术”模型的搭建。

我们日常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无论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次沟通、一堂课,还是一次会议,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是“道”。

有了核心思想,就要找各种论点、分论点,对它进行支持、论证。它们就是“法”。

每个方法论下面,往往还会有详细的案例作为论据。这些论据,就是“术”


假设,你要给一个从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个科学真理的人,普及这个理论。那么,你会怎么做?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扔给他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

  • 在地球上,人无论往哪个方向走,最终都能回到起点。这不就说明地球是圆的吗?

  • 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了一圈,最后回到了起点。如果地球是平的,他们可能就会掉下去,或者永远也回不来。但他们确实回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地球是圆圆的?

  • 最后,我们还有那些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和影像。从上面我们能直观看到,地球是圆的。

这几个例子都很有道理。但是,它们都是散的。说不定过了两天,对方就全忘了。

或许,我们可以按照“道法术”模型的框架,对答案进行一下优化:

首先,你可以提出表达的中心思想(道):在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有着各种想象,比如“天圆地方”、“地球是平的”。但在今天,几乎所有人对地球形状的讨论已经达成了共识: 地球是圆的。

凭什么这么说?

之后,你可以按照一定的论点(法),给出你的论据(术):

  • 日常经验 (法) :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连续的表面,船只可以绕地球一周并返回起点,这只有在地球是圆形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 (术) 。

  • 天文观测 (法) :在日食和月食期间,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阴影的形状和运动,都与地球的圆形有关 (术) 。

  • 地球引力 (法) :地球的引力场和地壳的厚度分布,都表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术) 。

  • 卫星图像 (法) :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地球的圆形轮廓 (术) 。

这就是一种按照“道法术”模型分层展开的论述方式。逻辑清楚,对方一定会印象深刻。

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在许多要求严谨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医生在给病人诊断、开药时,往往就会按照这个逻辑表达:

根据检查结果,你有xx症状,它是由xx引起的……——道 根据上述判断,你得的应该是xx病,你应该采取什么疗法。——法 我建议你如果采用某个疗法,应该服用xx药物,因为……——术

这么向患者说明,医生不会出现遗漏,患者也能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上面列的这些,其实都只是非常小的例子。但是,为什么这么表达,效果会更好?

这和人类大脑的思考逻辑有关。人类思考的时候,倾向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自动关联分类,而很容易忽略没有逻辑关联的信息。

那么,通过加强不同层级之间的逻辑关联,就能让包括写作、沟通、表达、演讲、知识管理在内的各种知识型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让AI,更好地协助你的工作


而且,对于知识型工作来说,因为AI的出现,掌握“道法术”这种结构分明的表达逻辑,未来也开始变得更加重要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相比于人脑对于复杂信息源的判定和筛选能力,AI更适合处理高度结构化的信息。对于不够清晰、比较混沌的信息输入,AI的容错度,要比人脑低很多。

比如,你和朋友之间,大概率发生过类似的聊天:

朋友:我前两天去电影院看了一个电影,那个男主角是个科学家,反派是个超级怪兽,最后他们打起来了,场面特别精彩。推荐你也去看看。 你:啊?你说的是哪部电影,我怎么听得糊里糊涂? 朋友:就是那个啊,那个男主角,之前好像还离过两次婚,当时还挺轰动的,你忘了? 你(恍然大悟):哦,是他呀。我知道你说的电影了,前两天我还刷到过它的预告片呢。我周末去看看。

你想想看,这种充满了“哑谜”的对话,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

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你和你的朋友、同事、家人之间,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相对比较类似的信息环境中。很多时候,一些“隐性信息”会有一种“心有灵犀”的传递。所以,对话的时候,即使有些表达比较模糊,但多说两句,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并不太影响相互之间的交流。

可是,你能想象,你和AI之间发生类似的对话吗?

我是无法想象。

目前AI的训练机制,决定了它只能被输入结构化较强的信息,输入的信息越具体、越有逻辑性,结果就越好。


比如,我们自己日常写作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AI大模型来搜索资料、整理信息。

如果,我们需要AI工具来对某一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那么,我们不会直接抛出一个“请帮我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或者“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这种极为宽泛的问题。相反,我们会设置许多具体的条件、要求,确保AI能尽量准确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类似下面这种:


不仅仅是我们。所有善用AI工具的人,都普遍掌握着类似的技能:

会向AI提供要点明确、逻辑清晰、易于处理的提示语,方便它进行信息的整合、处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AI来协助完成原本的知识工作,帮助自己高效完成任务。学会如何更高效的使用AI,也将成为未来的知识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早在50年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指出:

知识型组织已经成为主流,大部分人都是知识工作者。

作为知识工作者,一方面要快速的吸收信息、知识,另一方面,则要产出相匹配的成果,比如,制定计划、做出决策、管理团队,等等。

但是,不少人却始终困于一些问题之中,比如:

所学的东西边学边忘,无法概括出来核心要点;开会抓不住重点,理不清思路,完不成进度;时间应用效率不高,工作复盘无序难有效……

他们,迫切需要一套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效能,来让自己摆脱“知行合一”的焦虑。

怎么做?

或许,可以通过高效能笔记法,提升自己的效能。

首先,要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把冗杂的信息进行凝练、总结,从而让人一下子就能get到表达的重点。

之后,要针对中心思想提出相关的论点,进行相应的论证、支撑。如果论点较多的话,每个分论点之间,还需要按照时间、空间、重要性等方法,进行逻辑排序。这一步,会让你的中心思想,被进一步放大。

最后,要提供足够充分、详实的案例作为论据,去印证你的论点。对于实操性强的内容,这里还要提供具体的方法。用真实的“躬身入局”,去印证前面的“纸上谈兵”。

当然,在柯洲老师的著作《高效能笔记法》里,还有更全面的方法论,和更鲜活的案例。推荐你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对于你的个人成长,应该会有所帮助。

祝愿,你的学习和工作,事半功倍,高效进阶。

*文章为柯洲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高效能笔记法》,柯洲,人民邮电出版社

观点/ 柯洲主笔/ 付帅编辑/ 二蔓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237篇原创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近千万粉丝博主“大蓝”被平台禁止关注,曾被点名短视频培训课程“割韭菜”

近千万粉丝博主“大蓝”被平台禁止关注,曾被点名短视频培训课程“割韭菜”

红星新闻
2024-06-01 17:50:43
巨出片的比基尼,超喜欢

巨出片的比基尼,超喜欢

阿芒娱乐说
2024-06-01 15:23:08
川普定罪后几个小时获5000万美元捐款,捐款网站人太多致崩溃

川普定罪后几个小时获5000万美元捐款,捐款网站人太多致崩溃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4-06-01 01:52:19
蔡斌终醒了!启用朱婷让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联手砍40分打懵泰国

蔡斌终醒了!启用朱婷让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联手砍40分打懵泰国

我爱英超
2024-06-01 21:04:29
突发噩耗!德鲁-戈登车祸去世,年仅33岁啊,掘金官方慰问

突发噩耗!德鲁-戈登车祸去世,年仅33岁啊,掘金官方慰问

球童无忌
2024-05-31 17:55:15
她已任新职!正厅级

她已任新职!正厅级

鲁中晨报
2024-06-01 14:07:04
台湾顶流艺人周杰伦霸气回复请勿打扰!坚决不表态立场

台湾顶流艺人周杰伦霸气回复请勿打扰!坚决不表态立场

毒舌嬷嬷
2024-05-28 10:05:54
最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与雷军、李斌会谈

最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与雷军、李斌会谈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1 21:41:10
3500亿芯片订单被取消!高通做梦也没想到,外媒:中国不买了!

3500亿芯片订单被取消!高通做梦也没想到,外媒:中国不买了!

小蘑菇壹号
2024-05-31 17:50:57
谁给了一个保安检查民众思想的权力?

谁给了一个保安检查民众思想的权力?

麦杰逊
2024-05-31 11:30:02
央视直播!中国女篮3战澳大利亚,姚明督战,韩旭+李梦雪耻复仇

央视直播!中国女篮3战澳大利亚,姚明督战,韩旭+李梦雪耻复仇

小鬼头体育
2024-06-01 14:55:56
经营裸体度假村20年后,曾最爱美的她彻底杀死了容貌焦虑!

经营裸体度假村20年后,曾最爱美的她彻底杀死了容貌焦虑!

新欧洲
2024-05-31 20:07:42
央视报道:夜查电动车取得重大胜利!网友:何为胜利?敌人是谁?

央视报道:夜查电动车取得重大胜利!网友:何为胜利?敌人是谁?

白浅娱乐聊
2024-06-01 23:37:59
笑不活了,62岁刘德华成都演唱会票价最低680元,评论区炸锅了

笑不活了,62岁刘德华成都演唱会票价最低680元,评论区炸锅了

娱乐白名单
2024-05-30 14:32:09
你在体制内捅过的最大娄子是什么?网友:亲手把领导送上了警车

你在体制内捅过的最大娄子是什么?网友:亲手把领导送上了警车

时尚的弄潮
2024-06-01 19:54:10
菲人员丧生美军将介入?奥斯汀接下来的话,让小马科斯从头凉到脚

菲人员丧生美军将介入?奥斯汀接下来的话,让小马科斯从头凉到脚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1 21:33:56
已退役17个月,34岁贝尔:我的身体已经酸痛不堪,岁月不饶人

已退役17个月,34岁贝尔:我的身体已经酸痛不堪,岁月不饶人

直播吧
2024-05-31 23:09:08
大瓜!前经纪人曝张柏芝不堪一幕:像狗一样乞求,钱到手后就翻脸

大瓜!前经纪人曝张柏芝不堪一幕:像狗一样乞求,钱到手后就翻脸

娱乐的小灶
2024-06-01 22:53:32
抢走小演员角色,金晨被观众骂到“自闭”,庆余年这么大流量,愣是一点也不敢露面宣传

抢走小演员角色,金晨被观众骂到“自闭”,庆余年这么大流量,愣是一点也不敢露面宣传

来电娱乐
2024-05-27 19:39:10
3比1!中国男足主场再次给球迷奉献精彩大胜,头号射手连场进球

3比1!中国男足主场再次给球迷奉献精彩大胜,头号射手连场进球

罗掌柜体育
2024-06-01 21:41:50
2024-06-02 01:58:44
刘润
刘润
互联网转型专家
3336文章数 244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孩子“顶嘴”背后的情感密码,父母如何破解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房产
亲子
艺术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时光正好》;综艺《快乐老友记 第二季》......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亲子要闻

儿童节孩子表演节目给大家看?大可不必!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