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蓝鲸一次排便可达2吨!方圆百米遮天蔽日,竟被称为自然的恩赐?

0
分享至

众所周知,鲸鱼的体型非常庞大,其中蓝鲸又是目前自然界中最大的动物,仅仅舌头就有2-3吨重,属实比较夸张。

倘若它在水中排便的话,那是一种怎样的场景?或许一些人脑海中已经想象到那个“恶心”的画面,毕竟粪便是很多人不愿提及的。



但你是否知道?一只成年鲸鱼每次可排两吨便,这些废弃物对许多海洋生物来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物,用“自然的恩赐”来形容蓝鲸粪便,或许更能增加它的神秘色彩,那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日本捕杀蓝鲸

相信大部分人了解蓝鲸,都是通过视频、图片或者文章,很少有人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鲸鱼,毕竟它们的数量真的非常稀少,而鲸鱼数量的稀缺,与日本岛国有很大关联。

七八十年前,日本国内设有专门的捕鱼船队,他们开始在许多海域大肆捕杀鲸鱼,而鲸鱼肉自然就成为他们口中的食物。



为了提高捕鲸的效率,日本捕鲸队还曾不断更新技术,派遣多艘到其他海域捕杀鲸鱼,据说在1938年到1939年这一年时间内,就捕杀超过7000头的鲸鱼,行为十分恶劣。

虽说国际捕鲸委员会曾发出禁令,暂停日本从事商业捕鲸活动,奈何日本很会钻空子,他们借由“科学考察”的名义捕杀鲸鱼。



到了2018年,日本为了专门捕杀鲸鱼,还宣布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尽管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强烈谴责日本的无耻行为,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进行商业性捕杀鲸鱼。

“巨人”蓝鲸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成年蓝鲸的体长至少是二三十米,相当于八九层楼那么高,就算是鲸鱼幼崽,长度也得有个六七米。



由于需要依赖肺部进行呼吸,所以蓝鲸每过十几分钟就会露出水面,将体内的废气呼出去,这时我们也能看到一种壮观的场景,那就是“喷水”。

虽说水柱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但却有很多摄影师拍到了这一珍贵的画面,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吧。



普通鲸鱼喷出的水柱高度通常是在六米左右,而蓝鲸就不同了,它的肺更大,喷出的水柱能够达到十几米。

在水柱喷出时,蓝鲸还会发出一种类似于“火车汽笛”的响声,大部分人听到可能都会觉得有点吵。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洋生物的食物链。

而像蓝鲸这种大体型的家伙,吃的食物想必一定很大的吧,难不成是吃鲨鱼的?事实并非如此,蓝鲸由于咽喉处非常狭窄,所以吃的基本都是些小鱼小虾。



其中磷虾这种食物链底层的生物,是蓝鲸最喜欢吃的食物,可它们的体积那么小,吃起来不就是塞牙缝吗?

确实是这样,一只磷虾确实很小,可蓝鲸吃的是成千上万只磷虾,每天要吃两顿以上的食物,否则就会感到饥饿。



事实上,磷虾这种生物在海里是常见的,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生物特性外加海洋温度的影响,它们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大大的磷虾群。

每当发现这些磷虾群,蓝鲸就会快速游过去,别看它的体型很大,看起来非常笨重,但蓝鲸冲刺时的速度却非常夸张,能够达到每小时50千米。



在正常游动的情况下,蓝鲸的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20千米,游个一二十分钟以后就换气一次,比较有规律性。

当蓝鲸游到磷虾群前,就会张大嘴巴,一口气把食物吸入嘴巴里,然后赶忙把嘴巴闭起来,将吸入的海水从嘴巴缝隙排出去,最后再把食物吞咽到肚中,美美饱餐了一顿。



另外,蓝鲸数量之所以如此稀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繁殖能力差,基本一两年才能产下一只鲸鱼,每只幼崽通常要在妈妈肚中待上12个月,才能来到这个世界。

刚出生的蓝鲸幼崽是不会换气的,这时就需要妈妈带着它来到水面呼吸,时间一长蓝鲸幼崽慢慢就学会了。



扯了这么多,那蓝鲸的粪便为什么对许多海洋生物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呢?

珍贵的粑粑

由于成年蓝鲸体型过于庞大,每天要吃两顿以上的食物才能维持体内能量需求,这也得益于它那强大的消化能力,而它每次拉的粪便差不多有两吨重,是呈流体状,看起来像沙子一样。



我们都知道,离海平面越深压强就越大,所以蓝鲸为了能舒畅的拉粑粑,往往会游到离水面很近的地方,随后将百米内的水域全部污染,就像突然放的烟雾弹一样,将海水弄得浑浊不清,也会让海水突然暗淡下来。



前文提到过,蓝鲸吃的食物都是些小鱼小虾,这些生物体内往往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微量元素,它们在蓝鲸体内慢慢消化、排出体内后,这些粪便也会富含许多微量元素。

这时候,大批小鱼小虾就会游过来吃这些粪便,对它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养料。



不仅如此,蓝鲸的粪便也能为海底一些水生植物提供养料,就是一种天然的化肥,还能起到改善水质的效果。

而当鲸鱼逝世之后,它的尸体就会慢慢沉落到海底,滋养其他生物和微生物,这时就有许多海洋生物前来啃食它的肉,或者把这里当作一个栖息地。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就是这种现象的描述,这也是千百万年来形成的自然规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原来鸽子这么可怕!网友科普毛骨悚然,怪不得说鸽子是天上的老鼠

原来鸽子这么可怕!网友科普毛骨悚然,怪不得说鸽子是天上的老鼠

有趣的羊驼
2024-06-07 16:04:21
人民网言辞犀利点评刘亦菲新剧,遭网友一顿吐槽:这三观值得宣扬

人民网言辞犀利点评刘亦菲新剧,遭网友一顿吐槽:这三观值得宣扬

娱记掌门
2024-06-13 00:53:27
女性X欲强不强,只需看4个地方【男生慎入】

女性X欲强不强,只需看4个地方【男生慎入】

坟头长草
2024-05-24 15:52:40
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八类食物!有高血压家人收藏好

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八类食物!有高血压家人收藏好

知而不为
2024-05-13 00:15:55
1980年,黄永胜受审时情绪失控,法庭上冲江青咆哮:你个罪魁祸首

1980年,黄永胜受审时情绪失控,法庭上冲江青咆哮:你个罪魁祸首

文史江山
2024-06-12 22:34:58
森林北发布最新动向,暗示和汪峰恋爱压力大,但她快熬出头了

森林北发布最新动向,暗示和汪峰恋爱压力大,但她快熬出头了

综艺拼盘汇
2024-06-12 05:32:49
玫瑰的故事:玫瑰为什么跟了又呆又土的方协文十年?她自己这样说

玫瑰的故事:玫瑰为什么跟了又呆又土的方协文十年?她自己这样说

容妃
2024-06-14 00:13:20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4.6.12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4.6.12

凤凰卫视
2024-06-12 17:07:23
深度 | 美国通胀重回降温轨道,美联储连续七次不降息,它在等什么?

深度 | 美国通胀重回降温轨道,美联储连续七次不降息,它在等什么?

上观新闻
2024-06-13 19:17:23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解放军 3 艘 055 万吨大驱同时现身南海,史无前例  战之震慑性强

解放军 3 艘 055 万吨大驱同时现身南海,史无前例 战之震慑性强

头条爆料007
2024-06-13 16:36:45
为救4人杀害加沙上百人,以色列总领事馆发声:他们竟然让人质洗碗!

为救4人杀害加沙上百人,以色列总领事馆发声:他们竟然让人质洗碗!

不掉线电波
2024-06-11 18:39:23
郭士强新名单做出3个轰动调整,广东多人入选,辽宁和新疆很遗憾

郭士强新名单做出3个轰动调整,广东多人入选,辽宁和新疆很遗憾

家乡体育
2024-06-13 23:56:10
32岁港星被影帝狠批演技差!嫁视帝后承认:人生的污点

32岁港星被影帝狠批演技差!嫁视帝后承认:人生的污点

我爱追港剧
2024-06-13 12:18:27
不好,天塌了,2024应届生就业率崩了!

不好,天塌了,2024应届生就业率崩了!

蛙斯基娱乐中
2024-06-13 00:29:11
“双一流”建设推行六年,为何认可度不如985、211?

“双一流”建设推行六年,为何认可度不如985、211?

教育放大镜
2024-06-12 23:06:14
3艘055没管用?美航母继续在南海逗留,牢牢盯着黄岩岛!

3艘055没管用?美航母继续在南海逗留,牢牢盯着黄岩岛!

鹅毛的大雪
2024-06-13 11:25:31
硅谷大厂里,已经出现不讲普通话会被排斥的圈子了

硅谷大厂里,已经出现不讲普通话会被排斥的圈子了

互联网早读课
2024-06-13 08:07:06
意外!国足刚进18强就要把郑智从国家队直接除名?伊万已为此表态

意外!国足刚进18强就要把郑智从国家队直接除名?伊万已为此表态

罗掌柜体育
2024-06-13 16:43:16
高端会所男按摩师自述:貌美富婆们都很开放,经常会把持不住

高端会所男按摩师自述:貌美富婆们都很开放,经常会把持不住

程哥历史观
2023-08-24 11:15:36
2024-06-14 01:34:44
毒舌混知所
毒舌混知所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1078文章数 39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女子20年前遭"集体性侵" 44名嫌犯无一人受到刑罚

头条要闻

韩国女子20年前遭"集体性侵" 44名嫌犯无一人受到刑罚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消息称 Galaxy Z Fold 6 Ultra 以 W25 Ultra 名义在中国推出

数码要闻

199元 Redmi Buds 6S明天首销:支持主动降噪 33小时续航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