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们和美国的消费,差了一个沙特

0
分享至


今天聊的话题,有点复杂,我会尽量用简洁的方式和大家讲述。

不想费脑的,可以直接看我的结论。

这两年,上面天天喊:“扩内需”、“刺激消费”…

很多人不理解,怎么就非得天天盯着我们钱包里那仨瓜俩枣不放呢?

我告诉大家:

无论你愿不愿意——刺激消费一定是未来经济的重头戏。

为啥?

要知道在中国,任何政策都不是平白无故出台的,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来,先看两组数据。

(1)、28%——这是2023年我国总储蓄占全球储蓄的比例,稳居世界第一,美国和欧盟加起来才33%。


(2)、151.8万亿——这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我们国家的家庭存款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看到这些数据,你就会明白,我们整体的储蓄确实太高了,而储蓄的反面——消费,远低于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2023年,我们的居民消费占GDP只有30%,美国呢?接近70%,而且多年来一直呈上涨趋势。隔壁的日本也有50%以上。


所以今天我想算笔账,那就是如果我们的消费也能起来,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以及惠及到每一个普通人。

首先明确观点:

1、无论你愿不愿意——消费,都是接下来的重头戏,消费对经济的放大效应超出你的想象!未来的经济政策绝大部分都会围绕刺激消费展开。

2、如果我们的居民储蓄率向美国看齐,每年对经济的额外拉动,等于沙特一年的GDP

不信?来,看正文。

01

网上有个段子,总结了人们不消费的四大原因:

(1)口袋里没钱;(2)怕以后没钱;(3)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4)怕别人骂自己乱花钱。

虽然是段子,但还是扎心的阐释了消费的两个决定因素: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换句话说,你花不花钱,一,是看你有没有钱。二,是看你想不想花钱。

鉴于“有没有钱”这件事,短期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今天的文章聚焦讨论第二点,也就是消费意愿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先来看一个重要指标——储蓄率。它有两个口径:一个是国民储蓄率;一个是居民储蓄率。

二者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意思可差远了。

——国民储蓄率是指社会上全部储蓄占GDP的比重,这个是最经常被提及的。

——居民储蓄率是居民储蓄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很明显,后者能更加贴切地反应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也是围绕它展开。


好,搞明白这些概念,接下来, 看具体数据。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18元。

——2023年,全国居民个人储蓄新增额是16.67万亿,平均到14.1亿人的话,人均储蓄新增是11823元。

也就说,平均下来,去年每个中国人赚了大概4万,存下来1万2,居民储蓄率刚好是30%。

这个储蓄率是什么水平?

我们对比美国,2023年美国的储蓄率是5%左右。

30%对5%,我们把收入存起来的比例,是美国的6倍!

拉长时间来看,美国自步入21世纪以来,居民储蓄率也长期在10%以下,只有一个例外——2020年,因为这一年新冠疫情爆发,

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无限QE,天量放水,这些钱以疫情补贴的形式进入了老百姓兜里,居民储蓄率在2020年4月份一度飙升到32%。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老百姓拿到钱之后疯狂消费和投资,美国的房地产、股市、消费、就业,到处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现在美国的储蓄率又回到历史平均水平5%左右。


上面这张图,是美国人均储蓄率与人均GDP增速的20多年来的走势对比,它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居民储蓄率和人均GDP增速呈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储蓄率越低,经济增速越快,储蓄的释放对经济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比如2021年,美国的居民平均储蓄率从2020年的12%平均值下降到了6.1%平均值,这期间美国的人均GDP同比提高了5.62%,这个增速对美国这种经济体量的巨无霸来说,是很恐怖的。

也就是说,储蓄率的释放对经济的促进立竿见影。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到国内。

前面说了,只看2023年,中国的居民储蓄率达到了30%,这和美国比属实高得有点离谱了。

那么过去的几年,中国储蓄率水平总体又如何呢?来,看下图。


从上面的图里可以看到,这几年来我们的储蓄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13%涨到现在的30%。除了2021年、2023年外,

那么,2021年和2023年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人们改掉了存钱的习惯?

——2021年,得益于疫情防控得当,2020年积压的需求得到释放,人们报复性消费和投资(买房),这一年,我们的储蓄率下降了5%,而人均GDP同比增速达到了8.4%。

——2023年,疫情彻底放开,大家重新开始消费,储蓄得到释放,这一年我们的储蓄率下降了4%,推动人均GDP同比增速达到了5.4%。

5.4%,乍一看,好像平平无奇。但是,这个成绩是在房地产销售同比下滑8.5%的情况下取得的,也就是说,人们释放的储蓄更多是流向了消费,而不是投资,消费挑起了经济增长的大梁。

除了以上两个储蓄率下降的年份,其他时间比如2017-2020年,以及2022年,我们的储蓄率提升的年份,人均GDP的增速呢?——无一例外,都在下滑。

说明什么?

说明与美国乃至全世界相比,中国也没什么特殊的。一样遵循“储蓄率走高,经济增速放缓;储蓄率走低,经济增速加快”的规律。

我敢肯定,未来,这个规律会更加明显。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02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

如果我们的储蓄率下降了,甚至也像美国看齐,也就是来到5%的水平。我们的经济会增长多少呢?

假设释放出来的储蓄全部用于消费,然后我们先观察去年新增消费对于GDP增量的贡献率、以及对GDP拉动率两个指标:

  1. 新增消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

也就是老百姓一年消费出去的钱,占一年GDP增加值的比例是多少。

2023年,我们的居民消费支出是37.8万亿,相比2022年,增量是3.1万亿。

2023年,我们的GDP总量是126万亿,相比2022年,增量是5.59万亿;

也就是说,2023年的GDP增量中,居民消费部分贡献了3.1÷5.59=56%。

——也就是说,我们在吃喝玩乐等消费上比去年多花的钱,占GDP增量的56%。

这个56%也就是新增消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

2、消费对GDP拉动率。

也就是老百姓一年消费出去的钱,把去年的GDP拉动了多少个百分点。

2023年新增居民消费是3.1万亿;2022年GDP总量是120万亿。

即,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率为3.1÷120=2.6%。

换句话说,大家靠“吃喝玩乐等消费比去年多花的钱”,把GDP拉动了2.6个百分点。


明白了上面两个指标,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消费提升对经济的展望了~

前面说了,就平均值而言,去年每个中国人赚了大概4万,存了1万2,储蓄率刚好30%。

如果储蓄率对标美国,变成5%,那也就是赚4万,存2000元。(别急,只是平均值)

从存1万2到存2000,相当于每人每年刚好释放出储蓄1万元。

从平均值再算总账,全国14.1亿人,总释放的储蓄金额也就是14.1万亿。

这里我们假设,释放出来的储蓄全部用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是多少呢?

基于前面的数据,新增消费对GDP增量贡献率为56%。所以,我们的GDP增量= 14.1万亿*56%=7.89万亿。

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

去年,石油王国——沙特的GDP总量是1.06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9。按最新人民币汇率7.25计算,大概是7.7万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每年的储蓄率低到美国的程度,把多出的钱用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等于沙特一年的GDP!


再来看,这部分储蓄释放后,GDP的增速可以达到多少。

我们去年的GDP总量是126万亿。这个增量对GDP的拉动率是7.89/126=6.3%。

注意,这部分增长是释放现有储蓄额外产生的,不影响原来已经形成的5%的GDP增速。

也就是说,加上之前的5%,累计增速是11.3%。

按这个GDP增速,不出五年,我们的人均GDP会从达到2万美元,进入发达国家水平。

这事如果真的实现,做梦都会笑醒。

当然,我也知道,储蓄率降到5%,这事有些难以实现,毕竟我们的传统观念决定了,还是需要一定量的储蓄去抵御未知的风险。

所以,我基于本文的测算模型,做了一个压力测试分析,大家可以感受下,不同的储蓄率下,对应到我们的GDP增速是多少。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03

最后,说几句。

1.未来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必然来自消费,也不得不靠消费。

为什么这么说?

“必然性”在于——我们冠绝全球的储蓄率和储蓄总量。

“不得不”在于——GDP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前两者的戏份未来一定会减少,消费必须站出来。

出口:全球经济疲软,加上贸易战和卡脖子的问题,如果你是国策制定者,你还会在战略上把经济依赖在外需上吗?

投资:这个大家都知道,越来越小的城镇化率空间和严重的地方债务问题,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对标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的经济下半场,消费一定是全村的希望。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2.减小贫富差距已经刻不容缓。

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消费才能有效释放。

我们的基尼系数太高了,我和马云平均每人身价几百亿,有用吗?

只有大家都有钱了,中产家庭的占比上来了,促消费这事,才能事半功倍。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3.房价不能再跌了。

有个统计,中国城市家庭78%的资产都在房子上,房价每下跌10%意味着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缩水7.8%。如果扣除房贷只考虑资产净值的话,缩水的幅度会更大。

房价下跌,资产缩水,人们就越不敢花钱,这就是财富效应对消费意愿的影响。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4.社会保障必须做好。

老百姓赚钱,本来就是为了享受生活。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没有后顾之忧,谁不愿意放纵消费,享受人生呢?

如果大家想买房又感觉困惑,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听4月份的直播课!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明码标价!AC米兰1.75亿出售当家球星!1.6亿打造全新“中轴线”

明码标价!AC米兰1.75亿出售当家球星!1.6亿打造全新“中轴线”

头狼追球
2024-06-18 16:22:34
金灿荣:两国关系跌进谷底!中印矛盾已久,印度野心不容小觑

金灿荣:两国关系跌进谷底!中印矛盾已久,印度野心不容小觑

前沿讲座课堂
2023-04-28 16:04:32
居勒尔半场数据:传球成功率100%,3次关键传球,创造2次良机

居勒尔半场数据:传球成功率100%,3次关键传球,创造2次良机

直播吧
2024-06-19 01:01:10
普京签署决议!同意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普京签署决议!同意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8 17:07:55
科大讯飞员工猝死,家属在公司楼下痛哭维权

科大讯飞员工猝死,家属在公司楼下痛哭维权

闲醉山人
2024-06-18 23:03:36
乌菲齐馆藏油画《康熙大帝肖像》亮相上海,这件作品有何不一般?

乌菲齐馆藏油画《康熙大帝肖像》亮相上海,这件作品有何不一般?

东方网
2024-06-17 10:46:06
苹果正式发布iOS17.6,续航信号有优化,温度变低,建议升级

苹果正式发布iOS17.6,续航信号有优化,温度变低,建议升级

花生评测
2024-06-18 10:16:01
王思聪日本再被偶遇,陪两位美女逛街买手办,懒理争议心情极佳

王思聪日本再被偶遇,陪两位美女逛街买手办,懒理争议心情极佳

扒虾侃娱
2024-06-17 21:38:16
6.19早评|深夜突传利好!周三A股能涨吗?

6.19早评|深夜突传利好!周三A股能涨吗?

龙行天下虎
2024-06-19 04:04:25
独具慧眼!双探花选秀当年的状元榜眼都没冠军 且都是湖费选的

独具慧眼!双探花选秀当年的状元榜眼都没冠军 且都是湖费选的

直播吧
2024-06-18 14:21:17
中国男性使用最多的手机TOP10出炉:8款iPhone、2款华为

中国男性使用最多的手机TOP10出炉:8款iPhone、2款华为

快科技
2024-06-18 15:57:10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小咪侃娱圈
2024-06-16 11:13:35
曹县翰林府不雅视频曝光后续:女销售大量美照被扒,有一个女儿

曹县翰林府不雅视频曝光后续:女销售大量美照被扒,有一个女儿

180°视角
2024-06-18 14:22:37
白委相继“倒戈”!黄珊珊绝不保送蓝营!韩国瑜急忙与柯文哲见面

白委相继“倒戈”!黄珊珊绝不保送蓝营!韩国瑜急忙与柯文哲见面

王大健美食日常
2024-06-18 23:26:24
人社部表示养老金调整机制有变,会大幅上涨吗?了解透前因后果

人社部表示养老金调整机制有变,会大幅上涨吗?了解透前因后果

暖心人社
2024-06-17 19:52:42
严查电商税收!根据平台抽成倒推企业营业额,有公司被查出4.45亿差额!

严查电商税收!根据平台抽成倒推企业营业额,有公司被查出4.45亿差额!

小萝卜丝
2024-06-18 10:28:56
扎心!刚评上院士,就被曝十余篇论文造假!6篇论文已被撤

扎心!刚评上院士,就被曝十余篇论文造假!6篇论文已被撤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06-18 21:32:59
网红柏公子被封禁后首露面,化浓妆打扮时髦,同村人曝其被封原因

网红柏公子被封禁后首露面,化浓妆打扮时髦,同村人曝其被封原因

鑫鑫说说
2024-06-17 11:30:16
奇迹出现了!蔡磊走出病房,不用鼻管和轮椅,正常工作气色极佳!

奇迹出现了!蔡磊走出病房,不用鼻管和轮椅,正常工作气色极佳!

小咪侃娱圈
2024-06-15 11:18:56
C罗尴尬29射0中!挑衅对手的原因找到了:数万球迷齐喊梅西名字!

C罗尴尬29射0中!挑衅对手的原因找到了:数万球迷齐喊梅西名字!

风过乡
2024-06-19 08:03:25
2024-06-19 08:24:49
混知房产
混知房产
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276文章数 14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国家税务总局回应“倒查30年”

头条要闻

媒体:要卸任的北约秘书长还在埋雷 令世界深感忧虑

头条要闻

媒体:要卸任的北约秘书长还在埋雷 令世界深感忧虑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科技要闻

英伟达市值超微软 成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健康
教育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直航加免签,利好中国—古巴旅游往来

家居要闻

在用什么吃饭这件事上,中国人仪式感拉满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讲话 | 新时代教育书摘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