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内江的他,何以感动中国?

0
分享至

《感动中国》颁奖词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4月8日晚8点,CCTV-1《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其中有一位来自内江威远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杨华德。




自2015年起,杨华德肩负着国家使命,4次担任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项目组水稻专家兼组长,近9年来,他与团队成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与布隆迪人民共同劳作,以“中国智慧”助力布隆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架起了中布友谊桥梁。


“把脉问诊” 为稻田开出“中国良方”


2013年受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中心的派遣,杨华德首次踏上非洲大陆,在莫桑比克为当地人传授水稻种植技术;2015年,在圆满完成援莫任务后,他再次前往布隆迪执行“高级农业专家项目”。


杨华德在田间查看当地水稻

布隆迪人口约1200万,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农业。农业发展潜力大,但生产条件落后,平原地区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不到3吨。初到布隆迪,杨华德就被眼前破败的村庄、饥饿的农民、遍地的荒草深深触动。“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基本上就是 ‘一把锄头打天下’,老百姓普遍没有饭吃。”杨华德说。

作为农民的孩子,幼年时杨华德也曾有过饥饿的经历,深知只有技术才能带来改变。杨华德带领专家组成员以解决布隆迪粮食安全问题为导向,深入田间、村庄开展系统调研,随后决定在布隆迪试种杂交水稻。

专家组从国内优选了7个杂交水稻品种,根据品种特性,结合布隆迪实际,从育秧、施肥、规范化栽培进行技术升级,制定试种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田间表现,研究制定布隆迪杂交水稻生产技术规范,调整水稻栽培种植体系,成功将水稻全生育期缩短了30天。


杨华德(左一)在田间为学员讲解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可喜的是第一期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惊人,杂交水稻平均产量达到7.5~10吨/公顷,“Y两优900”超级杂交水稻达到13.84吨/公顷,与当地品种相比将近翻了五六倍,创造了水稻单产历史,同时创下非洲水稻高产纪录,在布隆迪引起轰动。

“我们优选的品种,长势各方面表现都远远优于当地品种,他们觉得这简直是太神奇了,像魔术一样。”杨华德笑着说道。

为了进一步验证杂交水稻在布隆迪推广的可行性,专家组连续开展了三期以技术完善为主体内容的川香优506示范,均获得成功,产量稳定在10吨/公顷左右,其产量较当地产量增长了近三倍。并以低海拔缩短生期技术,采用“纯化+异地”方式,成功破解了低温影响导致结实率低的历史难题,有效解决了布隆迪中、高海拔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黄叶症药剂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为布隆迪近年水稻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授人以渔 推广中国经验


“有这样好的产量、这样好的效益,如何将它推广,让老百姓增产增收?”这是杨华德一直思考的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布隆迪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带领团队对布隆迪稻作进行科学分区,研究完善各主要生态区栽培技术规程,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育种,探讨完善杂交水稻种子本土化生产技术,主持编写《布隆迪水稻》专著,开启了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之旅。


杨华德在田间为学员们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2018年,在布班扎省林格4村,他带领专家组首创了“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发展杂交水稻(脱贫减贫)示范村模式”,并试点中国扶贫经验,集中资源,打造减贫示范村,成立布隆迪班扎省基航加县青年合作社。短短几年时间,他将杂交水稻种植成功推广至布隆迪14个省56个示范村,单季种植面积2800公顷,单季增产1.4万吨,全年增产2.8万吨,数万人从中获益。

《探索“生产性投入基金”推广水稻种植助力当地农业增产农户增收——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技术援助项目减贫案例》荣获“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农业专家的智慧和力量。


杨华德(后排左一)与当地农民在田间手捧杂交水稻谷粒

水稻总产量由2018年的5.6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5.9万吨,涨幅高达365%。这对布隆迪的农业生产来说,是划时代的变革。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对此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为非洲减少贫困、消除饥饿、保障粮食安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2022年,杨华德荣获了布隆迪总统亲授的“国家功勋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专家。


培养人才 激活“动力引擎”


“要发展,就要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本土人才。”在杨华德看来,要在布隆迪更好地推广中国杂交水稻,培养技术人员、扩大群众基础很重要。


杨华德(右二)陪同布隆迪政府官员、农业专家调研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图片由杨华德提供)

“要扭转落后的观念,就得亲自带着他们干,告诉他们,加入我们的项目,就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就有了希望。”杨华德多次组织现场培训和现场实操示范,向当地群众传授中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完成了农业系统官员、培养致富带头人及数以万计的技术农民的培训,为布隆迪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

埃夫拉尔·恩达伊克基是杨华德的第一位学生。他原本只是一名大学毕业待业在家的“90”后青年,但因为英语好、聪慧好学,2016年被选定为农业技术员,开始跟着专家组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在专家组成员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培养,他成长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得力助手,并带领家乡发展杂交水稻脱贫致富,成为布隆迪全国闻名的创业典型。2019年7月,恩达伊克基被总统破格提拔为内政部地方发展司司长,如今已担任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成为布隆迪最年轻的政府高官、中布友好的坚定支持者。


壮心不已 继续耕耘中布农业合作沃土


今年,杨华德60岁,按理说,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当前中布农业合作进入成果爆发期和攻坚期,他心系发展,便再次提出申请第四次赴非援布。


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右)向杨华德颁发国家功勋成就奖

“经常有人问我: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布隆迪?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杨华德说,在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的稻田寄托着布隆迪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也饱含着中国农业专家传授技术、共筑友谊的情怀。他与同事们愿同布隆迪人民继续耕耘中布农业合作的沃土,帮助更多当地人过上幸福生活。

在谈到接下来的援助任务时,杨华德表示:“将继续弘扬新时代援外人精神,展现援外人的使命与担当,对标布隆迪2029年实现粮食安全、建成区域性水稻强国目标,在加大示范村建设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水稻技术推广和种子工程上来。”


来源:内江日报

文稿:张生俊、李 新

编辑:杨惜寒

责编:黄国贤

审核:曾 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傻眼了,加拿大夫妇本因航班延误24hr获赔2000元,但却被告上法庭

傻眼了,加拿大夫妇本因航班延误24hr获赔2000元,但却被告上法庭

妮子说美食
2024-06-05 09:14:27
小米雷军差点把公牛插座干破产了?

小米雷军差点把公牛插座干破产了?

拾叁生意经
2024-06-03 19:40:19
上海街头有共享电动车了?企业:是月租电动车,专供外卖员

上海街头有共享电动车了?企业:是月租电动车,专供外卖员

澎湃新闻
2024-06-05 15:28:33
卖不动了?重回5元时代

卖不动了?重回5元时代

随州派
2024-06-04 16:59:26
詹姆斯破茧成蝶,签约新篇章:三年1.62亿,篮球界再掀风云

詹姆斯破茧成蝶,签约新篇章:三年1.62亿,篮球界再掀风云

元爸体育
2024-06-05 12:52:32
泽连斯基对中国说错了话,乌克兰想把话收回去,给总统找个台阶下

泽连斯基对中国说错了话,乌克兰想把话收回去,给总统找个台阶下

刘庆彬
2024-06-04 17:19:25
高二学生病危需心脏移植,仅用3小时就匹配成功?有关器官移植的阴谋论又来了

高二学生病危需心脏移植,仅用3小时就匹配成功?有关器官移植的阴谋论又来了

不掉线电波
2024-06-04 11:04:51
小组第一晋级!中国男排蜕变,换帅初见成效,女排应该效仿

小组第一晋级!中国男排蜕变,换帅初见成效,女排应该效仿

跑者排球视角
2024-06-05 07:36:45
沙特联身价更新:39岁C罗仍1500万欧!内马尔、本泽马等集体暴跌

沙特联身价更新:39岁C罗仍1500万欧!内马尔、本泽马等集体暴跌

直播吧
2024-06-04 23:24:08
全国各地税源紧张,纷纷打响警税合作作战确保税收充足!

全国各地税源紧张,纷纷打响警税合作作战确保税收充足!

小蜜情感说
2024-06-05 13:42:18
解放军祁发宝大校,晋升为副司令首次露面,胸前勋表六排

解放军祁发宝大校,晋升为副司令首次露面,胸前勋表六排

知鉴明史
2024-06-01 15:35:25
父亲称男孩因多看两眼轿车掉头遭司机掐脖:不接受对方用金钱解决,只想给孩子一个公道

父亲称男孩因多看两眼轿车掉头遭司机掐脖:不接受对方用金钱解决,只想给孩子一个公道

观威海
2024-06-04 15:08:25
美国的渗透开始奏效,扶持的内鬼纷纷在华露头,专家:全部铲除!

美国的渗透开始奏效,扶持的内鬼纷纷在华露头,专家:全部铲除!

小lu侃侃而谈
2024-06-02 21:40:53
高铁新增“优选一等座”?12306客服回应

高铁新增“优选一等座”?12306客服回应

鲁中晨报
2024-06-04 16:47:05
拖走菲坐滩舰,中国终于立规矩,最后20天时间,菲总统临阵换帅

拖走菲坐滩舰,中国终于立规矩,最后20天时间,菲总统临阵换帅

知鉴明史
2024-06-04 17:21:47
姐姐带男友回家,我们三人挤在一张床上睡,可半夜醒来,我发现自己和姐姐换了位置

姐姐带男友回家,我们三人挤在一张床上睡,可半夜醒来,我发现自己和姐姐换了位置

户外阿崭
2024-06-05 11:13:21
孙继海谈青训:也许能培养出中国梅西,但下一个孙继海定能培养出

孙继海谈青训:也许能培养出中国梅西,但下一个孙继海定能培养出

直播吧
2024-06-05 11:50:26
王一博不拍戏的385天里,居然干了这么多事!

王一博不拍戏的385天里,居然干了这么多事!

乐观探历史
2024-05-31 10:38:30
最好泡的三种女人,没钱也能泡到

最好泡的三种女人,没钱也能泡到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4 01:31:21
克劳福德:若独行侠能夺冠的话 我预测东契奇会拿下FMVP

克劳福德:若独行侠能夺冠的话 我预测东契奇会拿下FMVP

直播吧
2024-06-04 21:05:11
2024-06-05 16:26:44
最内江
最内江
内江本地新闻资讯权威发布
24119文章数 75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周大福回应"深圳工厂停工停产":部分生产部门迁往顺德

头条要闻

周大福回应"深圳工厂停工停产":部分生产部门迁往顺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马斯克把特斯拉5亿美元AI芯片提前调拨给X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健康
艺术
手机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教育要闻

体育生参加妹妹学校亲子活动专业正对口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三星Z Flip6更多细节曝光:4000mAh电池+25W快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