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朝选举:在科举未成“永制”前,荐举制和科举制哪个更胜一筹?

0
分享至

明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而明太祖朱元璋执政期间所定的科举程式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日臻完善的基础性文件。

尽管朱元璋对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如此大的贡献,但他并非一开始就全盘接受科举,而是通过在实践中比较荐举和科举的优劣后,认为科举取士的实际效果更好,更符合其建立统治秩序的需要,才将科举视为选才的“永制”,为其子孙和清代统治者所沿用。



从以荐举为主到专用科举

作为元末群雄之一,朱元璋一方面要联合其他割据势力对抗元朝政府,另一方面又需要跟他们斗智斗勇;他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

尽管有着强烈的人才需求,但朱元璋也意识到以自己的实力和处境,尚不足以吸引正在为元朝服务的人才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与元朝官方不合作的隐逸之才身上。为将这些人才招揽到自己麾下,朱元璋实行荐举,并多次下“荐贤令”。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便发布征召令:“贤人君子有能相从立功业者,吾礼用之。”吴政权建立之后,对统一全国满怀信心的朱元璋越来越重视荐举选才。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明确要求,已经纳入自己统治版图的官员必须及时上报所管辖地区的人才。

对于这些人才,他下令有关部门选拔并充任地方郡县官府的中书,与年老的现任官员共事,等年老官员退休之后,这些年轻者也熟悉了业务,这样一来政府就不缺人脉了。



他希望这些人才能在地方官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历练,这不仅有利于地方政权的正常运作,而且有利于巩固政权

为使荐举能更好发挥作用,朱元璋还建立了荐举选才的相关制度。首先,明确以中书令作为管理荐举的官员;其次,明确规定州县官员必须每年举荐人才,而且不能滥举和蔽贤,违反者要受到惩处

与此同时,朱元璋命人前往各地征辟人才,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派吴林、魏观带上重礼前往各地寻访人才。

尽管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无法得知此次征辟人才的数量,然而朱元璋重视人才的政策通过征辟的官员带往了各地,实际起到了一次人才政策宣传会的作用。



朱元璋登基之后仍然以荐举选才,多次下诏荐贤。洪武元年(1368)三月,明军攻克山东之后,朱元璋要求山东的州县官员寻访贤才和曾经在元朝为官者,择其优秀者举荐给朝廷。

十一月,朱元璋派遣文原吉、魏观等人,带着白银分头前往各地征求贤才。在他们出发之前,朱元璋要求他们根据人才的个性来具体对待与评价。

洪武三年(1370)二月,朱元璋再次下诏,要求各地举荐隐逸的贤才。然而,朱元璋对于各地寻访人才的效果并不满意,认为各地所推荐的人才大多名不副实,甚至有泛滥之势。

为此,他再次提出了考察人才的方法,并要求各级官员严格按照要求举荐,以遏制荐举泛滥之势



在东征西战和建立国家的时候,因为战乱,百姓颠沛流离根本就没有能力兴办国家考试,不过通过荐举选才,确实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通过荐举选拔的人才,不仅成为朱元璋最终战胜元朝和群雄的重要依靠力量,而且为明朝建立以后迅速巩固其统治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随着统治版图的日渐扩大,统一全国的目标指日可待,在采用荐举的同时,与唐宋以来的统治者在立国之初都习惯性地采用科举一样,朱元璋也开始关注科举制度



吴元年(1367)三月,朱元璋下令设文武二科取士。在这一命令中,朱元璋要求对应试文武两科的考生进行全面的考试——道德、儒学、书法、算数、骑马等全方位考察,而在这其中,朱元璋要求先测试其谋略的高低,然后再考察其武艺水平。

在朱元璋看来,人才光会做做题远远不够,他还要有超出常人的品德以及统领全局的能力。朱元璋如此强调求实效,与其出生于“淮右布衣”、注重实用有着直接关联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他对科举选才的效果还存在担忧———科举所选拔的人才虽然精通儒家经典,但不一定能胜任行政工作

所以他并没有马上开科,而是提出应该首先从培养人才着手,对此当时他给出培养人才的时间是三年左右。

这样,在正式开科取士的时候,就有大批能达到要求的士子应试。也就是说,朱元璋预计三年之后实行科举取士。



三年一过,朱元璋如期开科。之所以在此时宣布实行科举,除兑现自己三年之后开科的承诺之外,主要原因是需要通过科举选拔大批的人才充实到官员队伍中去,以实现“与斯民共享升平之治”的目标。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通过三年的了解,朱元璋对于唐宋以来科举的利弊得失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自己的主导下能解决科举取士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朱元璋认为开科取士必须消除这些弊端:首先,鉴于唐宋科举的不足,科举必须选拔“名实相称”的人才。

为保证科举选拔的人才确实具备这些素质,朱元璋表示一定要亲自进行考核,其次,有鉴于元朝的教训,他将科举规定为文官选拔的唯一途径,以提升科举制度的地位。根据这一规定,之前长期实行的荐举被彻底取消,选士制度从以荐举为主转变为专用科举。

为使这一意图得到贯彻,朱元璋在借鉴历代制度的基础上,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对乡试、殿试的考试内容、日期及举额的分配等具体事宜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暂停科举而恢复荐举

措施归措施,实行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在开科了几年后,朱元璋发现就算如此大费力气,选拔出来的依旧是一些只会做题的书生。

其实,这种困惑是科举考试选材所决定的。具体而言,由于科举考试是笔试,考试内容也仅仅是儒家经典,考生只需寒窗苦读数年、数十年,就有可能考中举人、进士。

行政能力则需要在实践中历练、积累,然而士子们在考中进士、举人之前,他们没有资格做官,根本就谈不上有行政经验,更没有什么行政能力。

因此,科举考试很难选拔出朱元璋所要求的有行政能力或行政经验的人才,最多只能选拔出具备行政能力潜质的人才。



在朱元璋看来,既然科举无法选拔出他所要求的人才,也就意味着科举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他下诏停罢科举,恢复荐举制度

洪武六年(1373)二月正式下诏:“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别令有司察举贤才”。

停罢科举之后,荐举再次成为选士的最重要、最主要途径。如果说朱元璋第一次实行荐举重在选拔经天纬地的谋士和年轻的后备官员的话,那么此次重开荐举则担负着选拔能充实全国各级官僚队伍的官员。

因此,无论是荐举的人数还是规模都远远大于之前的荐举。在宣布停罢科举的两个月之后,朱元璋要求吏部访求天下贤才,此后,朱元璋多次发布诏令,要求各地积极荐举人才。



洪武十二年(1379)十二月,朱元璋强调拥有众多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要求礼部向朝廷推荐年老博学老成之士。

洪武十三年(1380)以后,因受空印案株连大量官员被杀,导致各级官僚机构缺员比较多,急需补充大量的官员,朱元璋频繁颁布荐举贤才的诏令,加大了荐举人才的力度。

除了扩大荐举人才的力度,朱元璋一再要求优待被举荐者,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愿意通过荐举出仕为官。



在朝廷政策的倡导下,各级官员将举荐人才视为拥护皇帝决策、忠于朝廷的表现,他们尽可能地向朝廷举荐人才;广大士子将荐举作为他们踏上仕途的最重要途径,他们也尽其所能地表现自己的才华,非常希望得到举荐。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改变之前一直强调荐举隐逸之士的做法,洪武八年(1375)十月下诏,要求有关部门将富民作为荐举的重要对象,其理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富民中“素行端洁,通达时务”者大有人在,因此要求各级官员重视举荐富民



随后也正是举荐制度的全面实行在洪武十三年十二月,全国各郡县举荐的才干之士并通过吏部铨选的有860余人。洪武十五年(1382),各地荐举进京者多达3700余人。

为使荐举人才的分类更加明确,便于各级官员考察的目标更加明确,朝廷设立了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荐举科目。各科目所荐举人才被送至京师之后,都会被授予官职。

此次荐举制度延续了十年之久,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并委任不同的官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员的空缺,他们成为明代初期官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恢复科举使之与荐举并用

一种制度在其小规模实施或者其实施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其优劣、利弊都比较难完全表现出来,即便表现出来,一般人也不容易觉察到。

朱元璋在征战时期和立国之初所实施的荐举制度即是如此,由于实施规模相对较小,其弊端也没有全部暴露出来。然而,此次荐举前后延续长达十年,规模涉及全国,其弊端也就较为充分地暴露出来,这使得朱元璋能更清楚、全面地认识荐举的利与弊

尽管此次举荐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但是朱元璋对荐举人才的实际效果还是不满意。他多次指出荐举所选之才是庸才而非真才,甚至是名不副实的伪劣之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经认为能比较有效选拔人才的荐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开始动摇了,荐举制度的美好印象被打破之后,朱元璋能更加理性地认识其不足与弊端。

洪武十五年八月,监察御史赵仁上奏:朝廷对被荐举者并不熟悉,了解也不全面,就任命他们担任各级地方官,大多数人的行政能力非常有限。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是缺少了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和客观的评价标准



他提出应当仿效古代,对荐举的人才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的成绩授官。很显然,赵仁认为荐举选才缺少客观评价的标准,必须在荐举人才过程中增加考试。

朱元璋完全接受了赵仁的建议,也就是说,他也认为荐举无法实现选拔真才的目的,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客观评价的标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认识到,荐举选材的危害非常大,甚至会危及明王朝的统治根基,与此同时,在朱元璋看来,科举在牢笼英才、笼络士子之心、稳固统治秩序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正是有鉴于此,洪武十五年八月初一发布诏令,宣布恢复科举制度,这一诏令宣布恢复科举的同时,并未像洪武三年强调科举在选士过程中的唯一地位,而是保留荐举制度,使明代的选士制度由以荐举或科举为主转变为荐举与科举并用

但这不意味两者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科举的地位明显高于荐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随着时间的发展,荐举逐渐名存实亡,最终科举被确立为“永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菲律宾民调显示:73%支持对熊猫“动武”,网友:我们这边90%支持

菲律宾民调显示:73%支持对熊猫“动武”,网友:我们这边90%支持

阿离家居
2024-06-16 11:34:06
不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根源:只有看不起病的人才渴望免费医疗

不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根源:只有看不起病的人才渴望免费医疗

雪中风车
2024-06-10 12:51:04
42岁凯特王妃灿烂笑容重现!瘦成“纸片人”,比9岁夏洛特还要薄

42岁凯特王妃灿烂笑容重现!瘦成“纸片人”,比9岁夏洛特还要薄

译言
2024-06-15 18:51:40
伊万表态国足球员,想要进入世界杯,这几名球员需全部离队

伊万表态国足球员,想要进入世界杯,这几名球员需全部离队

体坛狗哥
2024-06-16 10:17:06
香港发生重大医疗事故!4岁女童缝针变植物人...

香港发生重大医疗事故!4岁女童缝针变植物人...

港港地
2024-06-16 10:19:58
重庆夫妻离婚,第二天丈夫中500万,妻子要分一半!法院判决意外

重庆夫妻离婚,第二天丈夫中500万,妻子要分一半!法院判决意外

史小纪
2024-06-16 16:34:43
均衡,日本男女三大球代表队均已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均衡,日本男女三大球代表队均已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懂球帝
2024-06-15 15:49:11
越媒:警方突击夜总会,发现多国籍150名女子卖淫

越媒:警方突击夜总会,发现多国籍150名女子卖淫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4-06-16 10:27:46
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最坏的结果可能会是什么?或许是件好事

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最坏的结果可能会是什么?或许是件好事

开心体育站
2024-06-16 15:58:45
终于理解为啥女性有妇科病不愿去医院!看完网友分享,感到既心塞

终于理解为啥女性有妇科病不愿去医院!看完网友分享,感到既心塞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4 11:36:18
新射雕英雄传:定档6月17日,五绝演员官宣,王重阳气质绝了!

新射雕英雄传:定档6月17日,五绝演员官宣,王重阳气质绝了!

综艺拼盘汇
2024-06-14 17:29:21
别笑话俄军,苏联红军更拉胯:576万投降德军,斯大斯欲割地求和

别笑话俄军,苏联红军更拉胯:576万投降德军,斯大斯欲割地求和

雪中风车
2024-06-15 08:16:31
小米生态爆款!MIJIA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父亲节优惠:499元

小米生态爆款!MIJIA智能音频眼镜悦享版父亲节优惠:499元

快科技
2024-06-16 10:40:27
34岁抗癌人杨帅去世,去世前滴水未进突然想吃冰块,妻子也是癌症

34岁抗癌人杨帅去世,去世前滴水未进突然想吃冰块,妻子也是癌症

王小乖
2024-06-15 14:30:44
女主播爆料行业内幕,大量女主播都有价格,周淑怡确实值百万

女主播爆料行业内幕,大量女主播都有价格,周淑怡确实值百万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6-14 11:43:32
昆明一电动汽车自燃致人死?印度事、日本车、“台毒”分子造的谣

昆明一电动汽车自燃致人死?印度事、日本车、“台毒”分子造的谣

不掉线电波
2024-06-15 09:13:41
《玫瑰的故事》里,林更新的身上,有着“穷人”的5大通病

《玫瑰的故事》里,林更新的身上,有着“穷人”的5大通病

娱记掌门
2024-06-16 08:19:46
李修平与友人聚会,素颜素衣难掩骨子美,皱纹明显却越看越漂亮

李修平与友人聚会,素颜素衣难掩骨子美,皱纹明显却越看越漂亮

时髦范
2024-06-16 11:25:07
7月15日入伏,今年是60年一遇的“热伏”还是“冷伏”?农谚咋说

7月15日入伏,今年是60年一遇的“热伏”还是“冷伏”?农谚咋说

爱下厨的阿椅
2024-06-16 10:52:56
央视门面马凡舒完成调岗,原岗位被其他新面孔顶替

央视门面马凡舒完成调岗,原岗位被其他新面孔顶替

娱记掌门
2024-06-16 06:41:54
2024-06-16 17:12:49
何为惠
何为惠
人在村中坐,分享村中事
835文章数 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G7峰会意总理向马克龙投去"死亡凝视" 视频在外网疯传

头条要闻

G7峰会意总理向马克龙投去"死亡凝视" 视频在外网疯传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旅游
房产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军事要闻

以军宣布在加沙南部实行"战术暂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