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您普及健康知识
张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他多年的从医生涯中,目睹了无数的生离死别。但仍有一个案例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那是一位老妇人,她的生命在渐渐地走到了尽头。
老妇人的家人围坐在床边,焦急而无助。他们不断询问张医生:“她还能撑多久?我们怎么知道她就要走了?”
张先生知道,这个问题不仅是家人的疑问,也是许多面临生死关头的家庭所面临的困惑。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组成部分,但很多人对它的来临仍然感到恐惧和不安。临终的迹象有时候是渐进的,有时候是突然的,但通常都会有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
以下是人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可能出现的五种情况,它们被认为是可能的临终信号。
临终陪伴很重要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修课。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死亡都是无可避免的。有的人可能安安静静的一生就过去了,有的人可能因疾病的折磨,带着痛苦离开这个世界。
所谓临死前,是指根据病人的各项身体体征判定已到终末,这个时间大多在3个月左右。人在临死前,身体的各个器官会逐渐发生变化,慢慢走向衰竭。
人临终前一般会特别需要亲人的陪伴。临终关怀是临终者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家人的陪伴和安抚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临终者的不适,侧面减轻临死前身体器官衰竭带来的疼痛感。
大多数临终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临终前亲人的陪伴和安抚,可以让临终者感受到离别前最后的温暖,减轻身体不适带来的无助感,让临终者能够安然的离开。
临终前的7大征兆
人临死前,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会发生下降变化,出现器官衰竭的征兆。出现这5种情况,好好陪伴家人吧。
1.意识障碍
人临死前会出现意识障碍。临死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使患者长时间处于一种昏迷的状态,变得特别爱睡觉。
意识障碍的症状大多表现为认不出自己的家人,感受不到疼痛,昏迷程度由浅到深,叫不醒。此时如果患者表现出聆听欲,建议可尝试说一些愉快的话题给患者听,减少患者意识模糊的时间。
2.语言障碍
人临死前会出现语言障碍。临死前,大脑功能下降,中枢神经失常导致语言能力下降,出现说话含糊不清、无法正常说话等表达困难的情况,严重时甚至直接失去语言能力。
意识不清会加重语言障碍的症状。意识不清和说话困难都是大脑失去思维能力的表现。患者突然出现胡言乱语、大喊大叫时,家人应耐心安抚,慢慢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
3.呼吸障碍
人临死前会发生呼吸障碍。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出现呼吸声过大且不规律的情况。此时患者喉咙有痰或黏液,会导致呼吸不畅,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律,呼吸中带着明显的喉鸣。
呼吸障碍是因为心肺功能下降造成的。心肺功能下降,会使心肌运转速度变慢,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此时帮患者抬高枕头,保持侧卧位的姿势,减少房内人数,给房间通风,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4.手脚冰冷
人临死时前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症状。临死前,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会下降,体温也会渐渐降低,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
呼吸频率的下降也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造成手脚冰冷。适当增添被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按摩手脚等方式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身体回温,减轻身体不适。
5.主动拒绝进食
主动拒绝进食是人临死前的典型症状。大部分人临死前会主动拒绝进食食物,甚至包括水分的摄入。这个时候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最好不要强迫其进食,容易加重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不适。
主动拒绝进食有可能是器官进一步衰竭。此时患者已丧失进食的欲望,在临终者清醒的状态下,可尝试喂一些清淡的流食,每1-2小时用沾湿的棉签滋润临终者嘴唇和口腔。
6.身体衰弱
老年人的身体逐渐衰弱是临终前常见的征兆之一。他们可能会感到体力不支,动作迟缓,甚至无法自己完成日常活动。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肌肉质量和力量逐渐减少,免疫系统也变得脆弱,容易受到感染。
7. 社交和沟通减少
老人在临终前可能会减少社交和沟通的意愿。他们可能更愿意独处,或者只与亲近的家人交流。这种退缩可能是因为身体和情感上的疲惫,以及面对生命即将结束的现实。
除以上7种情况外,临终者还会出现回光返照的情况。如:患者突然意识变清醒、语言表达流利、呼吸顺畅、手脚温热、食欲大开。
回光返照是反常的清醒状态,是人临终前的最后信号。一般只能持续4-5小时,能持续2-3天属于极个别的情况。
总结
人在临死前,身体的各个器官会逐渐发生变化,慢慢走向衰竭。人临终前需要家人的陪伴,能让临终者感受到最后的温暖,减轻身体不适。
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每一次对话,他都力图传达出一个信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充满了意义,每一次交流都值得被倾听,每一份存在都值得被尊重。
人生终将结束,但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中,我们依旧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理解和接受这一过程,尊重每个人的临终经历,以及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护,是社会和医疗系统的重要责任。
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死亡不应被看作是失败的象征,而应是生命旅程中的另一章节,虽然是最后一章,但同样充满了爱、尊重和人性的光辉。
欢迎关注小号,每天为你分享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常见病知识,预防慢病,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