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弹得久和弹得好并不是一回事,聪明人都是这样练琴的!

0
分享至

点击 以上蓝色文字古筝人关注我哟

☀【微信帐号:guzhengpeople 古筝人】关注筝人,了解筝界,分享古筝大师经典作品

要练得更聪明,而不是更辛苦

任职于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运动心理学Noa Kageyama博士,平日致力于教授学生如何在压力下拿出更好的表现,不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达到所谓“更好的表现”,其基础必然是扎实的练习。回到家里,在督促自己的孩子练习乐器时,Kageyama原本也是抱持“多次重复练习就会做得更好”、“一次又一次的累积才能培养纪律”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观念,但身为专家,他更知道这些观念虽有道理,却只说对一半: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切,要在练习中得到最佳成果,应该是要练得更聪明,而非练得更辛苦。

一个实验

但怎么样才叫“练得聪明”呢?Kageyama想起了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音乐学院 Robert Duke教授的实验,他们邀来17位钢琴演奏或教育者,请这17位受试者练习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中一个三小节的过渡乐段,这个段落中包含了一些需要高度技巧才能克服的困难,一般是无法直接视奏的,不过还没有难到让专家们无法在一段练习中学会。在试验中,每位受试者有2分钟热身时间,然后他们会拿到乐谱、节拍器和铅笔。接着他们都可以照自己的需要恣意练习、时长不限,有人8分半就练完,也有人练了57分钟。出了琴房,他们就不能再做任何练习,直到24小时后再次受试时,在2分钟热身后,每个人都被要求连续地把这个乐段弹奏15次。

研究者以两个层次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评价,基本的层次是弹对音、跟上节奏,进阶的层次则是以声调、个性、表现力将17份演奏分出高低。评分后,他们发现,练得久跟弹得好真的不是同一回事,但非只如此,在练习中弹奏正确的次数,竟然也跟最后的成果无关,只有弹错的次数越多者,倾向最后的表现越差。而在练习过程中,弹奏正确的次数在所有次数中占的比例越高者,才是最后受试时表现较好的一群。

八大特色

从得分较高的人身上,他们归纳出8大练习特色:

✔在练习中,他们很快就可以做完单手练习,开始双手并练。

✔很快就有音调变化,这显示他们对演奏的音乐有了最初的概念。

✔练习时有思考,这可以从他们暂停下来看着乐谱、哼唱、做记号、发出「啊哈!」的理解声中观察得到。

✔一出错就会马上停下勘误。

✔错误发生时,会马上强调它。

✔每个错误的位置与来由都被清楚标明、重新演练与纠正。

✔受试时,每次演奏这个乐段的节奏变化有系统性、符合逻辑、有迹可循。

✔重复乐段直到改正错误、能够稳定的演奏它为止,所以他们不会在接下来的练习及最后受试中再弹错。

“如何处理错误”是其中的关键

在8个特色中,又以最后3个最为重要,一以贯之,研究者从表现最好的三位受试者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如何处理错误”是其中的关键。逻辑是这样的:

最好的演奏家不是不犯错,也不是一开始就错得少,所以学得很轻松,而是他们用有效的方式来处理错误,以免一再犯错,最后就能达到“练习中弹对的比例较高”的结果。

至于具体来说,他们如何克服错误?有些人是分左右手练习、有些是将音乐分段来弹,但不论怎么做,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放慢速度

最好的演奏者在犯错时,会带着犹豫、慢速但不间断地重复,直到停在上次弹错的地方之前,这似乎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再次挑战出问题的部份、用能够掌握的速度把修正后的演奏拼凑起来,而非一直重复错误却找不出问题所在。

看来秘诀正如萧伯纳所说:“成功并非建立在从不犯错上,而是建立在不再犯同样的错上。”

点击即可收听古筝曲:

古筝演奏家 | 练琴秘籍丨古筝教育丨经典演奏

古筝人(guzhengpeople)

与古筝名家零距离

▶ 关于名师讲座,你想听什么内容呢?欢迎转发并给我们留言。

往期热门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看了霍启刚弟弟和赌王女儿晒的照片,才明白霍家和普通豪门的区别

看了霍启刚弟弟和赌王女儿晒的照片,才明白霍家和普通豪门的区别

不八卦会死星人
2024-06-13 11:20:57
银行取钱要派出所同意?相关方自己都知不合理了,还有人帮着吹?

银行取钱要派出所同意?相关方自己都知不合理了,还有人帮着吹?

走读新生
2024-06-13 10:32:30
时隔17年重回教练席?Stein:快船很有兴趣聘小范甘迪加入教练组

时隔17年重回教练席?Stein:快船很有兴趣聘小范甘迪加入教练组

直播吧
2024-06-14 08:45:17
状态大热!刘诚宇U21联赛双响,3天前梅开二度助U19国青夺冠

状态大热!刘诚宇U21联赛双响,3天前梅开二度助U19国青夺冠

直播吧
2024-06-14 00:53:08
外资看好中国资产 A股市场迎来新机遇

外资看好中国资产 A股市场迎来新机遇

财联社
2024-06-14 06:38:09
女大学生实名举报遭书记性骚扰,聊天内容曝光,凌晨在ktv被亲脸

女大学生实名举报遭书记性骚扰,聊天内容曝光,凌晨在ktv被亲脸

小芳畅谈
2024-06-14 11:36:52
顺义要被堵死了.…源自无人驾驶

顺义要被堵死了.…源自无人驾驶

悠闲葡萄
2024-06-13 18:03:37
四川,男子务工三年归来,竟发现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豪华别墅

四川,男子务工三年归来,竟发现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豪华别墅

穷游天下的阿等
2024-06-12 22:01:40
王祖蓝香港街头开五菱晴空!网友:有钱还那么低调,开几万块的车

王祖蓝香港街头开五菱晴空!网友:有钱还那么低调,开几万块的车

娱小小新
2024-06-14 11:50:32
2024年高考结束:装睡十六年的唐尚珺,终于被冷酷的现实锤醒了!

2024年高考结束:装睡十六年的唐尚珺,终于被冷酷的现实锤醒了!

舞娱天地
2024-06-13 17:23:42
干部履新!他已任安徽一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干部履新!他已任安徽一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中安在线
2024-06-14 11:38:05
王思聪翻车了,他没想到黄一鸣给孩子找的不是爸爸,而是爷爷

王思聪翻车了,他没想到黄一鸣给孩子找的不是爸爸,而是爷爷

娱记掌门
2024-06-14 12:04:15
家族式卖淫:一个令人吃惊的道德崩塌

家族式卖淫:一个令人吃惊的道德崩塌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4-06-14 07:10:23
以“台湾”名义参加巴黎奥运?国际奥委会辟谣

以“台湾”名义参加巴黎奥运?国际奥委会辟谣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14 07:22:52
我国痛风患者超千万,祸根被揪出:这4种蔬菜才是“嘌呤大户”

我国痛风患者超千万,祸根被揪出:这4种蔬菜才是“嘌呤大户”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4-05-08 19:35:38
女排爆大冷!日本遭翻盘:2-0到2-3,中国女排重返亚洲第1+进奥运

女排爆大冷!日本遭翻盘:2-0到2-3,中国女排重返亚洲第1+进奥运

侃球熊弟
2024-06-13 20:41:33
国家队下场收房,又有新进展!

国家队下场收房,又有新进展!

樱桃大房子
2024-06-14 14:50:14
韩媒谈国足归化:为了进世界杯 中国队联系了荷甲中场

韩媒谈国足归化:为了进世界杯 中国队联系了荷甲中场

球事百科吖
2024-06-13 22:38:15
今年“最惨”的6个行业,不是降薪就是裁员,希望你没在其中

今年“最惨”的6个行业,不是降薪就是裁员,希望你没在其中

星辰故事屋
2024-06-11 19:23:45
国乒成都封训陪练大揭秘!陈梦最豪华 王曼昱最少 孙颖莎的很一般!

国乒成都封训陪练大揭秘!陈梦最豪华 王曼昱最少 孙颖莎的很一般!

小鬼头体育
2024-06-14 07:10:32
2024-06-14 15:22:44
古筝人
古筝人
弹古筝的人
2346文章数 5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环球:美国欲警告"援俄"的中国小银行 与欧洲分歧明显

头条要闻

环球:美国欲警告"援俄"的中国小银行 与欧洲分歧明显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本地
艺术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夏季穿搭不要太复杂!记住这3种搭配公式,简约时尚又不挑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