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极科考雪龙2号大洋队投黑色仪器,探测海洋深度电导率秘密

0
分享至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8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就在西风带开始投放抛弃式温盐深仪,进行水文环境走航调查,这也是大洋队首次开展考察作业。

本次南极考察将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大洋队首次考察作业走航调查

获取航线海洋温度深度等参数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雪龙2”号实验室主任沈悦介绍,仪器探头在里面,里面是带着铜丝的,那一头跟海水形成循环,传输数据回来。获取到这个数据对“雪龙2”号考察有什么作用?沈悦表示,这片海域,走的这个航线里面,水的最基本的物理参数都有了。

负责该项任务的考察队员彭腾腾介绍,此次水文环境走航调查主要获取航线海洋温度、电导率和深度等数据,可以补充完善我国在南极重点海域重点断面调查之外的水体环境相关数据,为南极海洋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陈超表示,该项作业顺利开始为大洋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大洋作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除走航作业任务外,综合调查任务也将拉开帷幕。





1月4日左右“雪龙2”号可抵达作业海区

搭乘着“雪龙2”号执行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考队员们,航行在南大洋上,并为抵达南极阿蒙森海后的大洋科考任务做着各项准备。记者介绍,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1日的凌晨五点,也是北京时间2024年元旦的0点。从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出发以来,“雪龙2”号一路向南。每航行一天,气温都会有所降低,从新西兰的18摄氏度左右,降低到了0摄氏度左右。目前是这里的夏季,所以虽然到了南极,但是体感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此外,每航行一天,日出的时间前移、日落的时间后退,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现在已经迎来了极昼。船长说,北京时间1月4日左右,“雪龙2”号就可以抵达作业海区。

在现场,“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表示,现在这个船位大概在西经167度,往东走的话大概在西经162度,有一片伸出来的浮冰,这里面可能有冰山,航行这块区域的时候要加强注意。我们对气象信息关注更多一些,一直要调航线。

随着“雪龙2”号向更高纬度行进,网络信号越来越弱,大家也在努力适应与外界联络越来越少的生活,以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的作息规律。虽远离家乡,但每个人都对新的一年报以期待。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侯继灵表示,拍到各种冰川,拍到各种企鹅,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希望把这些对南极的探索精神也传授给孩子。

揭秘 为何要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

艉甲板上,一个黑色椭圆形仪器抛投入海,通过与之相连的铜丝,不断回传数据。这是抛弃式温盐深仪,主要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等数据。

为何要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考察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认为先得从海水讲起。海水在大洋中的流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大输送带,使得热量和物质在世界各个大洋中循环,成为调节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纽带。

“海水的温度、盐度好比人的体温、体重,是物理海洋最基础的数据,直接反映海洋环境变化,影响着海水的流动。”史久新说。

灾难科幻片《后天》里,正是由于海水温度和盐度异常,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突然减弱,大洋环流输送带停止,来自赤道热带地区的暖流供给中断,导致北半球气温骤降。

极地海洋的温度和盐度更需重点关注。

“全球大洋环流中,最显著和最重要的海水下沉运动都发生在极地海洋中,成为大洋输送带的驱动器。”史久新进一步解释道,以南极沿海为例,下沉的高密度海水形成南极底层水,沿着海盆向北扩散,进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史久新表示,海水温度和盐度决定密度,影响着海水下沉过程。如果极地海洋下沉过程减慢或停止,将对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

海水温度和盐度调查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

此次水文环境调查从西风带开始,纬度每隔0.25度投放一次抛弃式温盐深仪,预计投放70个。在彭腾腾看来,只有积累多年且连续的数据,才有可能从这些数据中解决相应的科学问题。

“这次南大洋走航期间开展水文环境调查,可为进一步开展南极锋面、南极绕极流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数据。”考察队员彭腾腾说。

本次南极考察将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整合:陈欣

来源:央视新闻 央广网 新华社

视频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月2日!欧空局提前曝光嫦娥六号着陆时间,NASA局长放酸话

6月2日!欧空局提前曝光嫦娥六号着陆时间,NASA局长放酸话

田间农人阿馋
2024-05-31 23:03:34
欧冠、欧联、欧协联10年冠军一览!西甲成大赢家!法甲无一冠!

欧冠、欧联、欧协联10年冠军一览!西甲成大赢家!法甲无一冠!

元爸体育
2024-05-31 21:47:51
《庆余年2》庆帝宁愿和皇后老死不相往来,也不允许她自裁的真相

《庆余年2》庆帝宁愿和皇后老死不相往来,也不允许她自裁的真相

四月海豚
2024-05-31 22:19:50
汤唯晒出与孔刘合照:单手遮脸显俏皮,生图状态很不错!

汤唯晒出与孔刘合照:单手遮脸显俏皮,生图状态很不错!

笑猫说说
2024-05-31 23:54:21
樊小慧塌房,前夫晒证据控诉她是“恶魔”,前婆婆实名举报!

樊小慧塌房,前夫晒证据控诉她是“恶魔”,前婆婆实名举报!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01 13:49:05
章子怡二胎生儿:“浪子汪峰”与章子怡,才是命中注定的夫妻

章子怡二胎生儿:“浪子汪峰”与章子怡,才是命中注定的夫妻

院角小蘑菇
2024-06-01 14:11:13
华为上新!问界新M7加量不加价再战理想,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华为上新!问界新M7加量不加价再战理想,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31 21:34:10
两军关系、涉台、涉菲等重要议题外,中美防长会谈还涉及哪些“其他”问题?

两军关系、涉台、涉菲等重要议题外,中美防长会谈还涉及哪些“其他”问题?

政知新媒体
2024-05-31 20:4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最新任免名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最新任免名单

鲁中晨报
2024-05-31 11:23:04
台湾名嘴郭正亮:赖清德应该叫“赖统一”,他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台湾名嘴郭正亮:赖清德应该叫“赖统一”,他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老闫侃史
2024-06-01 14:15:08
进入6月,财神降临,财运大好,三大星座横财不断

进入6月,财神降临,财运大好,三大星座横财不断

小晴星座说
2024-05-30 18:58:37
5月31日,胡歌的行为冲上热搜!

5月31日,胡歌的行为冲上热搜!

山野下
2024-05-31 09:07:47
惠州房价跌幅最高达五成,鬼城小区不少,深圳带不动惠州了

惠州房价跌幅最高达五成,鬼城小区不少,深圳带不动惠州了

柏铭锐谈
2024-06-01 11:45:13
黑客从DMM Bitcoin加密货币交易所窃取了4502.9个比特币 价值3.05亿美元

黑客从DMM Bitcoin加密货币交易所窃取了4502.9个比特币 价值3.05亿美元

cnBeta.COM
2024-06-01 01:49:09
中国最年轻女县长张琪:清华博士,才貌双全扎根基层,背景意外

中国最年轻女县长张琪:清华博士,才貌双全扎根基层,背景意外

阅微札记
2024-05-31 17:56:48
胡杏儿李乘德做跨国生意,夫妻早已成为隐形大富豪,身价超百亿

胡杏儿李乘德做跨国生意,夫妻早已成为隐形大富豪,身价超百亿

素素娱乐
2024-05-31 09:49:24
J-20隐身性能篇:美国也没料到,歼-20隐身竟是澳大利亚空军正名

J-20隐身性能篇:美国也没料到,歼-20隐身竟是澳大利亚空军正名

笔墨V
2024-06-01 10:02:19
欧盟推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征税,背后有何考量?

欧盟推迟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征税,背后有何考量?

直新闻
2024-05-31 20:55:54
人民日报:专家集体辟谣,大家别再相信了!

人民日报:专家集体辟谣,大家别再相信了!

华人星光
2024-05-19 10:47:29
21日官方终于出手!张智霖被带走调查,奢靡生活曝光床单为爱马仕

21日官方终于出手!张智霖被带走调查,奢靡生活曝光床单为爱马仕

我是小北呀
2024-06-01 06:49:09
2024-06-01 15:10:4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6681文章数 35706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三星 34 英寸超宽 QD-OLED 面板升级:刷新率从 175Hz 提至 240Hz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