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在此只是为了讲述:
房屋、桥、泉水、门、瓦罐、果树、窗户——
最多也只是:廊柱,高塔……
——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我从店长手中接过这本套着塑封的近百年前的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刚才洗过手了,会小心翻看的。”
几分钟前,我跟店里的专业顾问聊起 Aesop 伊索的外滩源新店所在的这幢建筑,说到它的名字真光大楼源自《真光》月刊,那是上世纪初,浸信会书局创办的一本刊物,而真光大楼的原名正是浸信会大楼。专业顾问告诉我说,团队在筹备这家新店的时候,真的找到了一本《真光》刊物的古籍,她要去问一问,是不是还收在店里。
而这会儿,它在我的手里了。
这是个有点意外的收获。即便我了解 Aesop 伊索的店铺向来很强调在地文化,在尊重当地人文历史,致敬城市记忆,以及融入社区时尽心尽力,我也是想不到,这工作会做到如此地细致。
这是上海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后来看新闻说,是40年来同期最冷,但我的心里有一点暖意。这种感受,对喜欢书的人来说,肯定体会得到。
来 Aesop 伊索外滩源店之前,我看过 。
那篇文章以一块不起眼的砖头的视角,将 Aesop 伊索外滩源店所在的真光大楼这幢建筑的过往娓娓道来。我读得很亲切,像是一趟时光穿越。双重的。
还记得自己刚来上海的时候,也迷过一阵子上海的老建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上海城市与建筑最为鼎盛的时期。匈牙利籍的建筑师邬达克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在上海留下了50多个项目,100多个单幢建筑。真光大楼是颇有意义的一个,不光因为邬达克的办公室旧址就在这幢楼,大楼的特征,还标志着他建筑风格的一个转折。
Aesop 伊索外滩源店钩沉了真光大楼的历史,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于是我来 Aesop 伊索外滩源新店的路上,特意规划了一条散步路线。从人民广场一带出发,到真光大楼。这一路走过来大概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却汇集了数个邬达克的建筑代表作。
接下来,你不妨随着我的脚步来看一看,或者天气好的日子,自己走一走。
❶ 国际饭店
建筑时间:1931-1934年
:南京西路170号
国际饭店有着“远东第一高楼”的美誉。在建这幢高楼时,邬达克创造性地解决了上海软土地基的致命问题,基础用木桩和钢筋混凝土浇筑,上层则采用质量轻、强度大的合金钢结构。 其立面强调垂直线条,层层收进直达顶端,是典型的装饰派艺术(Art Deco)风格。 外墙的基座采用黑色抛光花岗石,上部则是深褐色的泰山砖。在四周早已高楼林立的如今,仍然显得雅致动人。
据说贝聿铭就是被国际饭店的设计所打动,从而选择了建筑学专业。
❷ 大光明电影院
建筑时间:1931-1933年
:南京西路216号
大光明影院有强烈的时代感,它是当时远东最大的电影院。 其建筑挑战在于门面并不宽,夹在错综复杂的旧建筑之中。建成后的影院外部是典型的装饰派艺术风格,立面上横竖线条与体块交错。那个高达30.5米的方形半透明玻璃灯柱,在夜晚尤为光彩夺目。
❸ 慕尔堂
建筑时间:1926-1931年
:西藏中路316号
慕尔堂又名沐恩堂,它曾是中国最大的社交会堂。建筑外立面是哥特式风格,局部有罗马风。外墙饰以深红色面砖,表面凹凸不平,肌理独特。西南角钟楼顶部安装有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晚上看甚是醒目。
这三处建筑看完,就可以走去福州路了,往外滩方向大概走10分钟,就会到达——
❹ 美国花旗总会
建筑时间:1921-1922年
:福州路209号
这是邬达克在克利洋行的代表作。建筑外观呈美洲殖民地时期乔治式风格,简洁,端正。立面对称布局,竖向分三段。入口为三开间的浅门廊,采用白色大理石塔司干柱式;二层设落地长窗,外加铸铁栏杆;顶层是白色大理石的双壁柱圆拱券窗。
这处看完,若时间充裕,可以在附近多逗留一会儿。继续往东走是外滩建筑群,它们虽然不是邬达克的作品,但也很有看头。
到四川中路往北走不了多远,就会来到——
❺ 四行储蓄会大楼
建筑时间:1926-1928年
:四川中路216号
这幢大楼位于道路转角,当时法规要求建筑的转角必须呈圆形,这样一来大楼会失去体重感。邬达克彻底拒绝了古典主义的做法, 比如柱子和柱头,而是巧妙融合多种风格,呈现了一件复杂的折衷主义作品。也正是因为这幢建筑的成功,邬达克后来有机会赢得了四行储蓄会的另一个重大项目——国际饭店。
看完四行储蓄会大楼之后,你可以用手机地图定个目的地,最后一程走10分钟左右,就会来到这条路线的终点,Aesop 伊索的新店也在那里——
❻ ❼ 真光/广学大楼
建筑时间:1930-1932年
:圆明园路209号/虎丘路128号
真光大楼和广学大楼是连体姐妹楼。广学大楼朝西,位于虎丘路;真光大楼朝东,在圆明园路。两幢楼呈“U”型的平面布局。
我那天去的时候,走的虎丘路,于是先看到广学大楼。从它和相邻的兰心大楼之间的香港路过去,如果你恰好也是在有阳光的下午到达,会看到日光在真光/广学大楼上投下的一道分界线,那幅景象煞是好看。阴影的对比也让大楼的立面显得尤为立体。
前面说到,真光/广学大楼标志着邬达克建筑风格的转折。建造这两幢楼时,邬达克开始摈弃早期作品中的古典主义风格,但其立面还保留了一些传统风格的痕迹。
真光/广学大楼,整体看是装饰派艺术风格,会让人想到同期美国的都市建筑。窗户间密集的壁柱很有特色,它们是对哥特式束柱的简化处理,强调垂直向上的张力。
锐角状的线条装饰突出在墙体之外,层层收叠,韵律十足。顶部那些浅黄色的尖钩装饰,如同一排排鹰嘴,像是随时会翱翔于天际。
大楼一层外墙为石材贴面,二层以上则是泰山砖,白色砂浆勾缝。其构图精致完美,简洁又不失凝重。
真光大楼建成之后,邬达克将他的办公室搬到了这幢楼的顶部两层,直到他于1947年离开中国。
而现在,Aesop 伊索外滩源店就坐落在真光大楼的一层。
这两者,是跨越时空的邻居。
Aesop 伊索每个店铺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又有共通之处。店里几乎每个元素都在回应这个社区过往多个维度的印记,它们自然而然地,会让人想要去探索这座城市的记忆。
// 颜色
走进外滩源店的时候,我一下先注意到的是颜色。它不闪耀、不刺眼,不闪烁,有着微妙的灰色和玫瑰色。这种颜色在这个冬日午后显得很谦逊,但又并不漠然,会对投注的目光有所回应。
我感觉这种颜色,与其说是眼睛看到的,不如说是身体的感受。它让人变得有耐心,心里泛起奇迹般的宁静和专注。
店里的专业顾问说我能留意到这一点,看来眼力不错。她告诉我,真光大楼外墙采用的是泰山砖。外滩源店为了致敬这种工艺的精髓,所有墙面、水槽台面以及地砖的铺设,选用的都是与泰山砖同等工艺、来自宜兴的未染色陶土。由于没有可参照的标准色板,需要用肉眼来对自然产生的每种颜色加以分辨,这也造就了外滩源店颜色的独特。
// 天花板和货架
与现代建筑相比,真光大楼的天花板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保持原有的样貌,店铺设计了几何梁状的架构,用以掩盖天花板走线,同时,这也呼应了真光大楼外墙立面颇有线条感的造型。
货架则延续了这种设计。Aesop 伊索的护肤和香水产品排列于面板之上,简洁,整齐。在柔和的灯光之下氛围十足,显得低调而精致。
图片来源:Aesop 伊索
货架两侧的竖向隔断“四两拨千斤“,既让整个空间避免了单调,变得更立体,又对应了真光大楼入口处层层收进的设计。
// 地板砖
图片来源 : Aesop 伊 索
店里的地板砖,其图案造型参考了真光大楼的外墙砖块的排列。在材料选用上,除了与泰山砖同等工艺的陶土之外,还部分使用了经过修缮后的泰山砖。它们从真光大楼的外墙转辗到地板,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由外而内,由此及彼。
所 以目之所及 ,店里 地板砖上那些细小的坑坑洼洼 , 实际 上 都是时间 的 印记。
// 水槽和落地窗
水槽设计向来是 Aesop 伊索每个店铺的特色。以往门店的水槽都会位于店铺的中央区域,外滩源店的设计有些特别。店内除了有一个比较私密的小水槽,主窗户的一侧,设置了空间非常开阔的水槽区域,甚至还有一个水槽“延伸”到了户外。
图片来源:Aesop 伊索
这种开阔是双向的。落地窗成了一个景框,客人在店内体验水槽服务时,可以欣赏窗外的街区风貌,或者放松心情,神游片刻,去领略这幢建筑的历史风韵。
对窗外的人来说,店里也是一道风景。若有需要,他们同样也可以用一下户外水槽。
我很喜欢新店的水槽设计。 这是 Aesop 伊索一个小小的善意的举动,而“邻里“文化,不正是源自这些日常。
这种放松的感觉让人很想在新店进行更多的体验,我也不例外。水槽边整齐摆放着各种试用品。
可以找来店内的专业顾问,和她们交流日常皮肤的护理心得, 她们会细致耐心地询问你的护肤日常习惯,为你挑选适合你的 Aesop 伊索护肤产品,并且给你保养和呵护皮肤的建议。
此前我正是在 Aesop 伊索的专业顾问那了解到了自己的皮肤更适合什么样的护手霜。我最后选的是,息间芳香护手霜,它有迷迭香的气息,而我对迷迭香有一点偏爱。
// 藏香柜
“藏香柜”也是 Aesop 伊索店铺的特色。外滩源店的“藏香柜”不像其他店铺那样是一个真实的柜子,而是以嵌入式货架的形式呈现。
所有香水瓶身的文字向内。既保证了视觉统一,又保留了鼓励客人亲自探索的特点。
// 彩蛋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彩蛋。
Aesop 伊索会为每一家门店选取一句引言。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恒隆店铺的时候,看到的是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黛尔 (Sara Teasdale)的一句诗。
"Nothing is ever ended, everything only begun."
“凡事没有结束,一切刚刚开始。”
它巧妙地对应了 Aesop 伊索的“洗净回收”的环保计划。
在外滩源店里,则是音乐家勃拉姆斯的一段话。它就在“藏香柜”一旁的墙上。
“Without craftsmanship, inspiration is a mere reed shaken in the wind.”
"没有工匠精神的话,灵感不过是风中摇曳的芦苇。"
有点朴实,又有点诗意的话。像是对真光大楼的建造者的一句致敬,再过几年,它就会历经百年岁月;也像是 Aesop 伊索产品哲学和门店美学的一句概括,其中蕴含着执着和脚踏实地。
在我看来,Aesop 伊索提供的,不只是某些功能性的物品,其门店也并非只是售卖空间,或是给人某种视觉的满足。Aesop 伊索是在尽可能提供一番体验,潜移默化地让我们更好地存在于当下,并且与过去和未来对话。
它启发我们不再停留为生活的观察者,而是将我们的视线引导至自我和世界的感知交界之处。
那样的生活,才是鲜活的。
欢迎大家去 Aesop 伊索的新店,去探索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也祝大家 看 建筑看得开心。
建筑真好。赞美建筑。
Aesop 伊索上海洛克·外滩源店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香港路8号真光大楼1层HU101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 - 22:0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