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近年来,江阴镇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加快在已恢复耕地上种植农作物,力争让每一块土地都发挥效益。
走进江阴镇潘厝村
村里的耕地恢复工作现场人头攒动
复耕后的土地上
绿油油的菜苗长势良好
村民们正分工协作,有的用锄头奋力地铲土除草,有的开闸浇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为村民丰收描摹底色,种满希望。
“长期闲置抛荒不复耕,土地就报废了,复耕以后,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土地,农民还可以增加收入。”
江阴镇潘厝村村民姚规兴对复耕工作赞不绝口。作为村农业生产带头人,姚规兴认为,土地对农村、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资产,土地长期闲置,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减少。
据悉,江阴镇潘厝村部分耕地一直处于弃耕状态。去年以来,江阴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土地整治相关精神,高效率、高标准推进项目,不打折扣地完成土地整治任务。经过整改,潘厝村新增16.569亩净田面积,并选取当季、带土球、长势好的花菜苗进行种植,采用滴灌技术,补齐缺水的短板,既保证了成活率,也为后期长势提供了保障。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阴镇坚持把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把推动农田改造提升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土、水、苗的质量提升。为高效开展土地整治项目,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年度变更和入库,该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针对各项目的开展情况,采取“一周一例会、一周一协调”的办法,高效率、高标准地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此外,
江阴镇还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在镇、村和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要求施工队严格按设计方案的要求,做好清理矿渣、平整土地、配套田间道路和灌溉管网等。同时,做好土、肥、水、苗要素保障工作,“土”,是就近选取有机质与矿质营养丰富的耕作土填补到项目区;“肥”,是在种植前,将有机肥和土壤充分搅拌,促进有机肥发酵,待肥与土充分混合发酵后再次翻耕、起垄;“水”,是结合江阴镇地理条件和降雨特点,引进滴灌技术,并用薄膜覆盖,起到省水节能,有效减少深层渗漏和地面蒸发,使土壤水分保持在最佳,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苗”,是引进专业种植大户,选取优良的甜豆种子,采取专业的育苗和种植技术,在适合的季节全面种植,及时补植,保证地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据统计,
2022年江阴镇已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共3宗,新增耕地指标65.23亩,其中新增旱地61.67亩,新增水田3.56亩;旱改水29.47亩。2023年开展2宗土地整治项目,共“造出”耕地52.42亩,其中旱地29.03亩,水田23.39亩。增加的耕地指标可为市财政节省2500余万元,同时增加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培植集体财源,同时,可以完善项目区的交通、水利设施,改善生态条件,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江阴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造地摸排工作,不断造良田、种硕果、增效益、惠民生,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力量。
文 滕端钦 图 林鑫
编辑 薛雅平 何晓丽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 峰 方仁平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